一种变电站软基处理用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软基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5713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2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软基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变电站软基处理用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软基加固结构,包括加固网、砂砾层和多个排水板,加固网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四个固定板,四个固定板固定套接有圆筒,且圆筒的两端呈闭合设置,圆筒设有多个第一转板和第二转板,且第一转板与第二转板呈交错设置,圆筒的两侧壁均开设有多个与第一转板和第二转板相匹配的通孔,圆筒内还对称设有两个转杆,且两个转杆分别与多个第一转板和多个第二转板固定套接设置,两个转杆的两端均通过转槽与圆筒的内壁转动连接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排水板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保证地基处理的效果,便于人们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电站软基处理用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软基加固结构
本技术涉及软基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变电站软基处理用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软基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软土地基压缩性高、强度低,直接在软土地基上进行市政道路建设难以满足工后沉降的要求,须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现有的地基处理方法多种多样,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是在真空预压和堆载预压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通过负压真空和堆载使土体中的孔隙水产生不平衡的水压力,孔隙水在这种不平衡力的作用下通过竖向排水通道,即塑料排水板或袋装砂井逐渐排出,使土体产生固结变形,具有真空预压和堆载预压的双重加固效果,现有技术中,塑料排水板在使用过程中固定性不好不,容易发生移位,影响地基处理的效果,不便于人们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塑料排水板在使用过程中固定性不好不,容易发生移位,影响地基处理的效果,不便于人们使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变电站软基处理用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软基加固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电站软基处理用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软基加固结构,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电站软基处理用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软基加固结构,包括加固网(1)、砂砾层(2)和多个排水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网(1)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四个固定板(4),四个所述固定板(4)固定套接有圆筒(5),且圆筒(5)的两端呈闭合设置,所述圆筒(5)设有多个第一转板(6)和第二转板(7),且第一转板(6)与第二转板(7)呈交错设置,所述圆筒(5)的两侧壁均开设有多个与第一转板(6)和第二转板(7)相匹配的通孔,所述圆筒(5)内还对称设有两个转杆(8),且两个转杆(8)分别与多个第一转板(6)和多个第二转板(7)固定套接设置,两个所述转杆(8)的两端均通过转槽与圆筒(5)的内壁转动连接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软基处理用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软基加固结构,包括加固网(1)、砂砾层(2)和多个排水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网(1)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四个固定板(4),四个所述固定板(4)固定套接有圆筒(5),且圆筒(5)的两端呈闭合设置,所述圆筒(5)设有多个第一转板(6)和第二转板(7),且第一转板(6)与第二转板(7)呈交错设置,所述圆筒(5)的两侧壁均开设有多个与第一转板(6)和第二转板(7)相匹配的通孔,所述圆筒(5)内还对称设有两个转杆(8),且两个转杆(8)分别与多个第一转板(6)和多个第二转板(7)固定套接设置,两个所述转杆(8)的两端均通过转槽与圆筒(5)的内壁转动连接设置,两个所述转杆(8)的靠近固定板(4)的一端均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9),两个所述第一齿轮(9)通过齿链(10)转动连接设置,所述圆筒(5)内还设有第二齿轮(11),且第二齿轮(11)与齿链(10)呈啮合设置,所述第二齿轮(11)固定套接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的一端贯穿圆筒(5)的内壁并向外延伸设置,且转轴(12)通过轴承与圆筒(5)转动连接设置,所述转轴(12)延伸至外部的一端还设有限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软基处理用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软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杰梁海健周前方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辰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