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布料染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5681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自动布料染色装置,涉及纺织设备技术领域,一种全自动布料染色装置,包括功能腔和供料部,功能腔包括进入腔、预处理腔以及染色腔,进入腔上设置有进入门,预处理腔内设置有第一传递棍、第二传递辊、加热件和鼓风机,染色腔的高度低于进入腔的高度,染色腔设置有凸起腔,凸起腔内设置有搅拌机,染色腔内设置有染色架和染色辊,染色腔至少有一部分为弧形,且染色腔内壁设置有沿染色腔的轴向延伸的双螺旋纹,供料部包括第一储料桶、第二储料桶以及搅拌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全自动布料染色装置结构简单,染色均匀,染色效果好,对布料损伤小,染料可重复使用,且可自动完成染色过程,无需人工操作。

A fully automatic cloth dye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布料染色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织设备
,尤其是,本技术涉及一种全自动布料染色装置。
技术介绍
染色即染上颜色,也称上色,是指用化学的或其他的方法影响物质本身而使其着色。在技术允许的条件下,通过染色可以使物体呈现出人们所需要的各种颜色,用五颜六色来装点生活。染色之法自古有之,并不断发展。现有技术对布料进行染色时,常常需要人工将布料扔进染缸,并不断进行搅拌,最终捞出晾干成型,存在着工序复杂费时费力,而且人工对染料的直接接触也会对身体造成损害的问题。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设计一种合理的全自动布料染色装置对于布料生产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染色均匀,染色效果好,对布料损伤小,染料可重复使用,且可自动完成染色过程,无需人工操作的全自动布料染色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全自动布料染色装置,包括功能腔和供料部4,所述功能腔包括进入腔1、预处理腔2以及染色腔3,所述进入腔1上设置有进入门11,所述预处理腔2内设置有第一传递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布料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功能腔和供料部(4),所述功能腔包括进入腔(1)、预处理腔(2)以及染色腔(3),所述进入腔(1)上设置有进入门(11),所述预处理腔(2)内设置有第一传递棍(21)、第二传递辊(22)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递棍(21)和第二传递辊(22)之间的加热件(23)和鼓风机(24),所述染色腔(3)的高度低于所述进入腔(1)的高度,所述染色腔(3)远离所述预处理腔(2)的一端设置有凸起腔(31),所述凸起腔(31)内设置有搅拌机(32),所述染色腔(3)内设置有染色架(33)和设置于所述染色架(33)端部的染色辊(34),所述染色腔(3)至少有一部分为弧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布料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功能腔和供料部(4),所述功能腔包括进入腔(1)、预处理腔(2)以及染色腔(3),所述进入腔(1)上设置有进入门(11),所述预处理腔(2)内设置有第一传递棍(21)、第二传递辊(22)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递棍(21)和第二传递辊(22)之间的加热件(23)和鼓风机(24),所述染色腔(3)的高度低于所述进入腔(1)的高度,所述染色腔(3)远离所述预处理腔(2)的一端设置有凸起腔(31),所述凸起腔(31)内设置有搅拌机(32),所述染色腔(3)内设置有染色架(33)和设置于所述染色架(33)端部的染色辊(34),所述染色腔(3)至少有一部分为弧形,且所述染色腔(3)内壁设置有沿所述染色腔(3)的轴向延伸的双螺旋纹,所述供料部(4)包括第一储料桶(41)、第二储料桶(42)以及分别于所述第一储料桶(41)和第二储料桶(42)连通的搅拌腔(43),所述第一储料桶(41)和第二储料桶(42)均和所述功能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布料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入腔(1)内设置有拉扯架(12),所述拉扯架(12)为多棱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布料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入腔(1)内设置有辅助所述拉扯架(12)进行传递布料的辅助辊(13),且所述辅助辊(13)为两个相互接触的橡胶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颢邓作友刘泽彬何宏忠吴建波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宏港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