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盐碱地分布式抽咸改淡排灌耦合改良系统
本技术涉及盐碱地改良
,尤其涉及到一种盐碱地分布式抽咸改淡排灌耦合改良系统。
技术介绍
国内外数百年来的盐碱地开发治理和利用经验表明,灌水洗盐是盐碱地治理的最有效措施。灌水洗盐是根据“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自然规律,利用大量淡水/微咸水冲洗土壤,带走土壤中的盐分,从而改良盐渍土。因此,拥有充沛的淡水资源是盐碱地改良利用的根本和保证,淡水资源缺乏往往成为盐渍化地区开发的最大制约因素。在淡水缺乏地区,人们发展了微咸水灌溉、咸水结冰灌溉、咸淡轮灌技术,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土壤脱盐,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作物灌溉淡水资源缺乏的问题。同时,咸水占据着盐渍化地区土壤浅层空间,若排水途径不畅,长期闲置只能使其矿化度越来越高。科学开发利用咸水,可加速地下水的垂直交替作用,打破咸水区地下水的平衡状态,使咸水区的地下水位得到调控,促进土壤盐分向下部和外部运移。暗管排水技术的迅速发展应用,使农田地下水的收集成为可能,目前暗管集水全部用于外排,缺乏回灌利用技术。反渗透淡化技术是通过反渗透膜(R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盐碱地分布式抽咸改淡排灌耦合改良系统,包括管理房(1)和能源动力子系统,以及依次连通的排盐暗管(2)、咸水调节横井(3)和咸水调节竖井(4),所述咸水调节竖井(4)内设有排水潜水泵(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膜淡化装置(6),以及与所述膜淡化装置的出水口通过淡水/微咸水出水管(7)连通的淡水/微咸水调节井(8),膜淡化装置的进水口通过咸水入水管(5)与排水潜水泵(12)的出口连通,膜淡化装置的反渗透浓盐水出口连通伸至排水沟(10)的浓盐水管(11),所述淡水/微咸水调节井(8)内设有与灌溉水管(9)连通的灌溉潜水泵(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盐碱地分布式抽咸改淡排灌耦合改良系统,包括管理房(1)和能源动力子系统,以及依次连通的排盐暗管(2)、咸水调节横井(3)和咸水调节竖井(4),所述咸水调节竖井(4)内设有排水潜水泵(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膜淡化装置(6),以及与所述膜淡化装置的出水口通过淡水/微咸水出水管(7)连通的淡水/微咸水调节井(8),膜淡化装置的进水口通过咸水入水管(5)与排水潜水泵(12)的出口连通,膜淡化装置的反渗透浓盐水出口连通伸至排水沟(10)的浓盐水管(11),所述淡水/微咸水调节井(8)内设有与灌溉水管(9)连通的灌溉潜水泵(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盐碱地分布式抽咸改淡排灌耦合改良系统,其特征在于:咸水入水管(5)通过微咸水直灌水管(15)与灌溉水管(9)连通,微咸水直灌水管(15)上安装有灌溉电磁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盐碱地分布式抽咸改淡排灌耦合改良系统,其特征在于:咸水入水管(5)通过三通电磁阀与膜淡化装置的进水口连通,三通电磁阀的另一通口通过咸水直排水管(14)与浓盐水管(1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盐碱地分布式抽咸改淡排灌耦合改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管理房(1)内的控制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为峰,孙若钧,张华斌,宋希亮,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