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花瓶生产用上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5365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陶瓷生产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陶瓷花瓶生产用上釉装置,包括上釉机体、操作台、储釉箱和承载台,所述上釉机体底部具有余釉收集箱,所述余釉收集箱一侧设有两个连通管,所述上釉机体内部固定连接有所述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直线导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直线导轨与承载台完成花瓶的上釉过程,此时花瓶整体自动位于承载台上,受不到其他方向的作用力,由于该装置采用的是侧面喷涂釉的方式,相对比使用固定支架固定花瓶浸入式上釉来说,喷涂釉对花瓶胚的作用力要远远小于浸入式对花瓶胚的作用力,载具与花瓶接触面积较少,受到重力的影响较小,从而可以有效的避免花瓶本体发生开裂与破损。

A glaze device for ceramic vase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瓷花瓶生产用上釉装置
本技术属于陶瓷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陶瓷花瓶生产用上釉装置。
技术介绍
陶瓷花瓶陶瓷花瓶是易碎物品,保养陶瓷,主要是防止外界破坏因素,陶瓷花瓶集实用与装饰一体,是家居的时尚摆设,陶瓷花瓶以工艺性,观赏性为核心,陶瓷花瓶的色彩素雅,样式新颖,长久盛水不易腐臭,上釉,就是所谓在烧制陶、瓷器时,首先应该烧制毛胚,烧好后拿出来上釉,然后再烧的一种方式,现有的自动化上釉装置多数使用浸入式上釉,但是由于花瓶比起碗之类的小型陶瓷来说较大,不太适用。现有的自动化上釉方式,受到花瓶自重的影响,使固定夹具与花瓶之间受力较大,容易造成花瓶损害和开裂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陶瓷花瓶生产用上釉装置,具有保证花瓶质量和便于上釉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上釉机体、操作台、储釉箱和承载台,所述上釉机体底部具有余釉收集箱,所述余釉收集箱一侧设有两个连通管,所述上釉机体内部固定连接有所述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直线导轨,所述操作台上端面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落料孔,所述落料孔贯通所述操作台,所述上釉机体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储釉箱,所述储釉箱上端面铰接有保护盖,所述储釉箱内部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水泵输出端密封连接有喷釉管,所述喷釉管位于所述上釉机体内壁一侧,所述操作台上端面滑动连接有所述承载台,所述承载台上端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台。优选的,所述承载台底面开设有两个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直线导轨卡合,所述直线导轨滑动在所述滑槽内壁。优选的,所述喷釉管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喷釉管侧面均安装有四个沿所述喷釉管长边线性分布的喷头。优选的,两个所述连通管呈一条直线上下分布在所述余釉收集箱侧面,上方所述余釉收集箱贴近所述操作台,所述余釉收集箱内部底面设有导向坡面,所述导向坡面导向下方的所述连通管。优选的,所述承载台内部安装有马达和电池箱,所述马达输出端与所述转动台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上釉机体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触发块,所述触发块位于所述操作台上方,所述承载台一侧安装有触点开关,所述触点开关与所述电池箱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直线导轨与承载台完成花瓶的上釉过程,此时花瓶整体自动位于承载台上,受不到其他方向的作用力,由于该装置采用的是侧面喷涂釉的方式,相对比使用固定支架固定花瓶浸入式上釉来说,喷涂釉对花瓶胚的作用力要远远小于浸入式对花瓶胚的作用力,载具与花瓶接触面积较少,受到重力的影响较小,从而可以有效的避免花瓶本体发生开裂与破损;2、本技术底部设有转动台,通过马达进行控制,当整个承载台推入时,触发块与触电开关时,马达带动转动台转动,从而使花瓶胚转动,侧面喷釉管上的喷头将釉液喷涂在花瓶胚上,随着转动台的转动,使花瓶胚外壁均匀上釉后,取出即可,操作方便。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储釉箱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转动台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余釉收集箱剖面示意图。图中:1、上釉机体;11、余釉收集箱;111、连通管;112、导向坡面;12、触发块;2、操作台;21、直线导轨;22、落料孔;3、储釉箱;31、喷釉管;32、喷头;33、保护盖;34、水泵;4、承载台;41、滑槽;42、马达;43、电池箱;44、触点开关;45、轴承;46、转动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陶瓷花瓶生产用上釉装置,包括上釉机体1、操作台2、储釉箱3和承载台4,上釉机体1底部具有余釉收集箱11,余釉收集箱11一侧设有两个连通管111,上釉机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操作台2,操作台2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直线导轨21,操作台2上端面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落料孔22,落料孔22贯通操作台2,上釉机体1一侧固定连接有储釉箱3,储釉箱3上端面铰接有保护盖33,储釉箱3内部安装有水泵34,水泵34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水泵34输出端密封连接有喷釉管31,喷釉管31位于上釉机体1内壁一侧,操作台2上端面滑动连接有承载台4,承载台4上端面通过轴承45转动连接有转动台46。本实施例中:推动承载台4,使触发块12与触点开关44接触,从而开启马达42,马达42带动转动台46转动,水泵34将储釉箱3内的釉液抽至喷釉管31,通过喷头32喷射在花瓶胚上,从而完成上釉的过程,马达42型号为COLS-1107,水泵34型号为PH-101E。本实施方案中:包括上釉机体1、操作台2、储釉箱3和承载台4,上釉机体1底部具有余釉收集箱11,由于喷涂的方式可能有一些釉液受到重力影响下落,通过余釉收集箱11可以将釉液进行收集再次使用,余釉收集箱11一侧设有两个连通管111,连通管111由于余釉收集箱11的注入与流入,上釉机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操作台2,操作台2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直线导轨21,直线导轨21可以对整个花瓶胚的移动方向进行定位,使滑动时更加稳定,操作台2上端面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落料孔22,落料孔22贯通操作台2,喷射釉液时,多余的釉液通过落料孔22落入底部余釉收集箱11内,起到连通的作用,上釉机体1一侧固定连接有储釉箱3,储釉箱3主要时储存全新的釉液供应喷涂,储釉箱3上端面铰接有保护盖33,保护盖33可以有效的保护灰尘不会落在釉液表面,防止喷涂出现杂质,储釉箱3内部安装有水泵34,水泵34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水泵34主要起到供液的作用,水泵34输出端密封连接有喷釉管31,喷釉管31可以将喷射的范围进行延长,增加喷射范围的高度,喷釉管31位于上釉机体1内壁一侧,操作台2上端面滑动连接有承载台4,承载台4主要为了承载花瓶胚的作用,承载台4上端面通过轴承45转动连接有转动台46,转动台46可以使花瓶胚转动。具体的,承载台4底面开设有两个滑槽41,滑槽41与直线导轨21卡合,直线导轨21滑动在滑槽41内壁;滑槽41与直线导轨21进行贴合,有效地对承载台4进行水平方向限位,防止发生滑动方向偏移,从而导致喷涂不均匀。具体的,喷釉管31数量为两个,每个喷釉管31侧面均安装有四个沿喷釉管31长边线性分布的喷头32;两个喷釉管31可以有效的增加上釉的喷射范围,四个喷头32可以增加喷射的高度,使花瓶胚喷涂釉液的速度提高,并且比起单一喷头32更加均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陶瓷花瓶生产用上釉装置,包括上釉机体(1)、操作台(2)、储釉箱(3)和承载台(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釉机体(1)底部具有余釉收集箱(11),所述余釉收集箱(11)一侧设有两个连通管(111),所述上釉机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所述操作台(2),所述操作台(2)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直线导轨(21),所述操作台(2)上端面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落料孔(22),所述落料孔(22)贯通所述操作台(2),所述上釉机体(1)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储釉箱(3),所述储釉箱(3)上端面铰接有保护盖(33),所述储釉箱(3)内部安装有水泵(34),所述水泵(34)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水泵(34)输出端密封连接有喷釉管(31),所述喷釉管(31)位于所述上釉机体(1)内壁一侧,所述操作台(2)上端面滑动连接有所述承载台(4),所述承载台(4)上端面通过轴承(45)转动连接有转动台(4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花瓶生产用上釉装置,包括上釉机体(1)、操作台(2)、储釉箱(3)和承载台(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釉机体(1)底部具有余釉收集箱(11),所述余釉收集箱(11)一侧设有两个连通管(111),所述上釉机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所述操作台(2),所述操作台(2)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直线导轨(21),所述操作台(2)上端面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落料孔(22),所述落料孔(22)贯通所述操作台(2),所述上釉机体(1)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储釉箱(3),所述储釉箱(3)上端面铰接有保护盖(33),所述储釉箱(3)内部安装有水泵(34),所述水泵(34)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水泵(34)输出端密封连接有喷釉管(31),所述喷釉管(31)位于所述上釉机体(1)内壁一侧,所述操作台(2)上端面滑动连接有所述承载台(4),所述承载台(4)上端面通过轴承(45)转动连接有转动台(4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花瓶生产用上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4)底面开设有两个滑槽(41),所述滑槽(41)与所述直线导轨(21)卡合,所述直线导轨(21)滑动在所述滑槽(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裕彬郭锐郭赛莲李志琼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裕丰陶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