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赛车外形的动感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5077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动感座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赛车外形的动感座椅,是针对现有动感座椅安全保护措施单一所提出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座椅本体、座椅安装上支架、摇摆驱动组件、座椅安装下支架和平台底座,座椅本体固定在座椅安装上支架上,在座椅本体外侧套设有座椅外罩,且座椅外罩为封闭式框架结构,在座椅外罩的一侧设有可进出座椅外罩的车门;摇摆驱动组件为六组,每组摇摆驱动组件的两端首尾相接地铰接在座椅安装上支架与座椅安装下支架之间,且摇摆驱动组件可使座椅本体实现360度摇摆;座椅安装下支架通过滑移驱动组件前后滑动安装在平台底座上,平台底座固定在地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座椅的安全保护性能。

A kind of dynamic seat with racecar sha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赛车外形的动感座椅
:本技术属于动感座椅
,具体涉及一种赛车外形的动感座椅。
技术介绍
:动感座椅是一种沉浸感很强的互动设备,虽然市面上已有动感座椅经应用在3D、4D影院中,但是传统三自由度动感座椅由于自由度少,只能进行前后、左右和上下运动,难以满足部分电影场景的互动需求,观影者的沉浸感体验差,此外,传统三自由度动感座椅其底部垂直排列的电缸受到电缸高度的限制,不得不把座椅高度设置地较高,空间利用不好,而且由于其座椅多以敞开式结构为主,在观影时座椅根据剧情的需要产生的晃动容易产生磕碰,且安全保护功能较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赛车外形的动感座椅,通过多自由度的动感体验增强观影者的沉浸感体验度,并且提高动感座椅的安全保护措施。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赛车外形的动感座椅,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座椅本体、座椅安装上支架、摇摆驱动组件、座椅安装下支架和平台底座,所述座椅本体固定在座椅安装上支架上,在座椅本体外侧套设有座椅外罩,且座椅外罩为封闭式框架结构,在座椅外罩的一侧设有可进出座椅外罩的车门;所述摇摆驱动组件为六组,每组摇摆驱动组件的两端首尾相接地铰接在座椅安装上支架与座椅安装下支架之间,且摇摆驱动组件可使座椅本体实现360度摇摆;所述座椅安装下支架通过滑移驱动组件前后滑动安装在平台底座上,所述平台底座固定在地面上。优选地,所述座椅外罩整体呈赛车造型。优选地,在座椅安装上支架和座椅安装下支架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三个上支座和三个下支座,三个上支座和三个下支座均呈等边三角形分布,两个等边三角形的中心在同一轴线上,且每一个下支座均与三个上支座构成的等边三角形中的一条中线处于同一平面,每组摇摆驱动组件的两端分别与一个上支座和一个下支座连接。优选地,每组摇摆驱动组件均包括电缸和安装在其两端的关节轴承,关节轴承分别安装在上支座和下支座上,且电缸与座椅安装下支架的空间夹角≤30°。优选地,滑移驱动组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移动导轨和滑移驱动装置,在每根移动导轨上分别套设有两块与其滑动配合的滑块,且每个滑块均固定在座椅安装下支架的底部,滑移驱动装置固定在平台底座的两根移动导轨之间,滑移驱动装置的伸出端通过固定块固定在座椅安装下支架的底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摇摆驱动组件根据剧情需要摆动幅度会较大,为了避免摇摆过程中观影者受到意外撞伤或相邻间的外界干扰,本技术在座椅本体的外侧设置座椅外罩,用来增强座椅本体的安全性能。2、为了增强座椅本体的灵活性,在座椅本体下设置六组倾斜的电缸,座椅本体整体高度相较传统垂直排列的三自由或四自由度的动感座椅高度明显降低,并通过电缸的伸缩运动配合,使座椅本体完成在空间多个自由度的运动,从而可以模拟出与影片场景相同的空间运动姿态,使观影者能够带来更真实的沉浸式体验效果。3、本技术改进了现有动感座椅的驱动装置,增强了动感座椅的灵活度、互动性和安全性,使体验的真实感增强,安全保护性能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正视图;图3为图1的侧视图;其中:1座椅本体、2座椅外罩、201车门、202方向盘、203脚踏台、204倒车镜、301座椅安装上支架、302座椅安装下支架、303上支座、304下支座、4摇摆驱动组件、401电缸、402关节轴承、5滑移驱动组件、501移动导轨、502滑移驱动装置、503滑块、504固定块、6平台底座、7体感监测装置、8减压凸起。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为一种赛车外形的动感座椅,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座椅本体1、座椅安装上支架301、摇摆驱动组件4、座椅安装下支架302和平台底座6,所述座椅本体1固定在座椅安装上支架301上,在座椅本体1上设有安全带,为了提高座椅本体1的安全性能,防止在摇摆过程中观影者发生意外撞伤或相邻间的相互干扰,在座椅本体1外侧套设有座椅外罩2,所述座椅外罩2与座椅本体1为一体结构。所述座椅外罩2为封闭式框架结构,座椅外罩2整体呈赛车造型,为了方便观影者进出座椅外罩2,在座椅外罩2的一侧设有可进出座椅外罩2的车门201。在座椅外罩2内设有方向盘202和脚踏台203,方向盘202和脚踏台203与座椅本体1处同一平面上,且位于座椅本体1的前方,所述方向盘202和脚踏台203在影片播放驾驶场景时,可以模拟驾驶驰骋状态,同时方向盘202还可以在座椅本体1进行摇摆时,尤其是前倾运动时通过把持方向盘202,提高摇摆过程中的安全性。所述方向盘202上设有减压凸起8,所述减压凸起8均匀间隔设置在方向盘202上,所述减压凸起8为橡胶状半圆形凸起,在观影者紧张时,可以通过按压提到缓解紧张的作用。通过将脚踏台203设置在座椅本体1前方,可以合理的利用空间,解决了传统座椅本体1设置较高的缺陷。在座椅外罩2的外部设有倒车镜204,所述倒车镜204固定在座椅外罩2前部的侧壁上。为了能收集到观影者的真实观影感受,在方向盘202上设有体感监测装置7,所述体感监测装置7通过防盗绳与方向盘202连接,防止丢失。体感监测装置7设有监测端和输出端,体感监测装置7的监测端与观影者进行绑定,用来监测观影者的体征变化,例如心率、血压等,同时体感监测装置7的输出端通过有线连接方式与中央控制系统连接,所述中央控制系统为电脑,用来收集观影者的实时数据,通过监测、分析观影者在观影时的心率和血压的变化,来真实反映影片的惊险程度,以此来推荐适合哪些群众观看,此外还能通过收集用户的实时体验感受适当调整动感座椅的互动强度。所述体感监测装置7可以选用腕式心率传感器,系在观影者的手腕处,所述体感监测装置7可以选用SiliconLabsSi1144光电式心率传感器,或其他同等功效的产品,该传感器采用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PPG,当一定波长的光束照射到指端皮肤表面时,光束将通过透射或反射方式传送到光电接收器,具有操作简单、性能稳定、无创伤和适应性强等诸多优点。为了让每个观影者都能及时了解自身的监测情况,在倒车镜204上可设置一个显示屏,在观影结束后,在显示屏上显示观影者的心率趋势图,所述显示屏与中央控制系统连接。摇摆驱动组件4的两端铰接在座椅安装上支架301与座椅安装下支架302之间,且摇摆驱动组件4可使座椅本体1实现360度摇摆,在座椅安装上支架301和座椅安装下支架302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三个上支座303和三个下支座304,三个上支座303和三个下支座304均呈等边三角形分布,两个等边三角形的中心在同一轴线上,且每一个下支座304均与三个上支座303构成的等边三角形中的一条中线处于同一平面;所述摇摆驱动组件4为六组,每组摇摆驱动组件4均包括电缸401和关节轴承402,每个电缸401的两端分别通过关节轴承402分别与一个上支座303和一个下支座304连接。摇摆驱动组件4中的电缸401与座椅安装下支架302的空间夹角≤30°,每个电缸401与中央控制系统连接,由中央控制系统控制其运动。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赛车外形的动感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座椅本体(1)、座椅安装上支架(301)、摇摆驱动组件(4)、座椅安装下支架(302)和平台底座(6),所述座椅本体(1)固定在座椅安装上支架(301)上,在座椅本体(1)外侧套设有座椅外罩(2),且座椅外罩(2)为封闭式框架结构,在座椅外罩(2)的一侧设有可进出座椅外罩(2)的车门(201);所述摇摆驱动组件(4)为六组,每组摇摆驱动组件(4)的两端首尾相接地铰接在座椅安装上支架(301)与座椅安装下支架(302)之间,且摇摆驱动组件(4)可使座椅本体(1)实现360度摇摆;所述座椅安装下支架(302)通过滑移驱动组件(5)前后滑动安装在平台底座(6)上,所述平台底座(6)固定在地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赛车外形的动感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座椅本体(1)、座椅安装上支架(301)、摇摆驱动组件(4)、座椅安装下支架(302)和平台底座(6),所述座椅本体(1)固定在座椅安装上支架(301)上,在座椅本体(1)外侧套设有座椅外罩(2),且座椅外罩(2)为封闭式框架结构,在座椅外罩(2)的一侧设有可进出座椅外罩(2)的车门(201);所述摇摆驱动组件(4)为六组,每组摇摆驱动组件(4)的两端首尾相接地铰接在座椅安装上支架(301)与座椅安装下支架(302)之间,且摇摆驱动组件(4)可使座椅本体(1)实现360度摇摆;所述座椅安装下支架(302)通过滑移驱动组件(5)前后滑动安装在平台底座(6)上,所述平台底座(6)固定在地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赛车外形的动感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外罩(2)整体呈赛车造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赛车外形的动感座椅,其特征在于:在座椅安装上支架(301)和座椅安装下支架(302)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三个上支座(303)和三个下支座(304),三个上支座(3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丹杨凯王晨世亲陈伟张广才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哈工科创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