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阴极外旋式起搏器植入测试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5059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8: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阴极外旋式起搏器植入测试线,包括测试线,测试线包括阳极环测试线,阴极测试线,皮下阳极测试线;阳极环测试线和皮下阳极测试线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鳄鱼夹;阴极测试线一端固定连接有鳄鱼夹,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外旋式阴极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阴极外旋式起搏器植入测试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外旋式阴极夹既可以固定3830(Medtronic公司SelectSecure 3830)起搏电极导线电极端的阴极,又可以通过手动旋转导电转筒带动阴极旋转,使术者可以持续监测旋入端拧入情况。

A test line for implanting pacemaker with cathode external ro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阴极外旋式起搏器植入测试线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阴极外旋式起搏器植入测试线。
技术介绍
人工心脏起膊器,因其能发出有规律的电脉冲,能使心脏保持跳动,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起搏器、起搏电极导线及程控仪组成了起搏系统,其中起搏器和起搏电极导线通过手术植入人体。Medtronic公司SelectSecure3830起搏电极导线,是一种实芯电极导线,在输送导管帮助下,可用于心腔内任意部位起搏,目前主要用于希氏束与左束支区域起搏。该电极导线一端为电极端,用于连接起搏器,另一端为旋入端,用于植入病人心脏,电极端和旋入端均设有阴极和阳极。由于所述电极端阳极为环状结构,因此又称为阳极环。术者通过转动3830起搏电极导线的外皮,带动整根电极导线转动,从而将3830起搏电极导线的旋入端植入病人心脏里。术者在手术中,旋入端拧入过程需要用监测仪与起搏器程控仪随时监测起搏状态下旋入端阴极腔内图以及电极阻抗变化情况,尤其是电极由室间隔右侧面顺时针拧入左侧面过程,监测尤为重要。现行技术中,3830起搏电极导线电极端的阴极由鳄鱼夹固定并通过阴极测试线连接到监测仪,将病人皮肤作为阳极,由鳄鱼夹固定并通过阳极测试线连接到监测仪与起搏程控仪,监测过程中,根据不同情况,可以选择在阳极环上也夹上鳄鱼夹,并通过阳极环测试线连接到监测仪与起搏程控仪,以获取更多更准确的数据;在术者转动3830起搏电极导线的外皮时,测试线被鳄鱼夹固定的一端不能同步旋转,致使该位置的测试线缠绕打结,因此不得不中断阴极腔内心电与电极阻抗监视,导致拧入行程无法实时持续监测心电与电极阻抗变化,然而此心电变化本身是指导旋入端拧入是否抵达位点的重要依据,现行的做法多数处于“拧入-中断监测;监测-中断拧入”状态,或在拧入一段行程后松开鳄鱼夹,再解开测试线缠绕打结部分,然后再夹上鳄鱼夹,来监测是否拧到位,如此反复操作,给术者带来不便,且常因监测不及时导致旋入端拧入过位需要回旋退出,给病人带来痛苦。因此,需要一种新型测试延长线,其阴极测试夹既可以固定3830起搏电极导线电极端的阴极,又可以随之一起转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阴极外旋式起搏器植入测试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阴极外旋式起搏器植入测试线,包括测试线,所述的测试线包括阳极环测试线,阴极测试线,皮下阳极测试线;所述的阳极环测试线和皮下阳极测试线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鳄鱼夹;所述的阴极测试线一端固定连接有鳄鱼夹,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外旋式阴极夹;所述的外旋式阴极夹包括下外壳和上外壳;所述的下外壳和上外壳内部从前到后均依次设有第一放置槽,第二放置槽,第三放置槽,第四放置槽;所述的第一放置槽内设有导电片;所述的第二放置槽内设有弹簧;所述的第三放置槽内设有电刷;所述的第四放置槽内设有导电转筒;所述的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且弹簧的两端分别抵设在导电片和电刷上;所述的电刷通过弹簧的弹力抵设在与所述导电转筒的接触面上;所述的导电转筒前端设有配合所述第四放置槽的凸缘,后端外表面设有限位条,内表面导通连接有左右对称的两个导电弹片;所述的导电转筒外侧套有防滑套;所述的防滑套内表面设有与所述限位条相匹配的凹槽;所述的导电片和电刷之间导通连接有导电线;进一步地,所述的下外壳和上外壳左右两侧均设有两个连接扣;所述的连接扣中间均设有贯穿的小孔,小孔内设有螺纹;所述的下外壳和上外壳通过螺丝旋紧于所述小孔的方式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下外壳和上外壳外表面中部均设有平行于外旋式阴极夹轴心的第一指示线。进一步地,所述的下外壳和上外壳均为绝缘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的导电片固定卡紧于所述第一放置槽中。进一步地,所述的导电转筒前端的凸缘活动放置于第四放置槽中,且导电转筒前端的凸缘与第四放置槽接触部分涂有润滑剂。进一步地,所述的防滑套外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一指示线相配合的第二指示线;所述的防滑套外表面设有还防滑花纹,且所述防滑套为绝缘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的阴极测试线连接外旋式阴极夹一端的线芯焊接于所述导电片远离弹簧的一面。进一步地,所述的阳极环测试线为红色外皮,所述的阴极测试线为蓝色外皮,所述的皮下阳极测试线为黄色外皮。本技术的一种阴极外旋式起搏器植入测试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外旋式阴极夹既可以固定3830起搏电极导线电极端的阴极,又可以通过手动旋转导电转筒带动阴极旋转,使术者可以持续监测旋入端拧入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外旋式阴极夹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导电弹片的结构剖视图。图中,1-测试线,2-鳄鱼夹,3-外旋式阴极夹;1.1-阳极环测试线,1.2-阴极测试线,1.3-皮下阳极测试线;3.1-下外壳,3.2-上外壳,3.3-第一放置槽,3.4-第二放置槽,3.5-第三放置槽,3.6-第四放置槽,3.7-导电片,3.8-弹簧,3.9-电刷,3.10-导电转筒,3.11-导电线,3.12-连接扣,3.13-螺丝,3.14-第一指示线,3.15-限位条,3.16-导电弹片,3.17-防滑套,3.18-凹槽,3.19-第二指示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种阴极外旋式起搏器植入测试线作详细说明。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阴极外旋式起搏器植入测试线,包括测试线1,测试线1包括阳极环测试线1.1,阴极测试线1.2,皮下阳极测试线1.3;阳极环测试线1.1和皮下阳极测试线1.3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鳄鱼夹2;阴极测试线1.2一端固定连接有鳄鱼夹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外旋式阴极夹3;外旋式阴极夹3包括下外壳3.1和上外壳3.2;下外壳3.1和上外壳3.2内部从前到后均依次设有第一放置槽3.3,第二放置槽3.4,第三放置槽3.5,第四放置槽3.6;第一放置槽3.3内设有导电片3.7;第二放置槽3.4内设有弹簧3.8;第三放置槽3.5内设有电刷3.9;第四放置槽3.6内设有导电转筒3.10;弹簧3.8处于压缩状态,且弹簧3.8的两端分别抵设在导电片3.7和电刷3.9上;电刷3.9通过弹簧3.8的弹力抵设在与导电转筒3.10的接触面上;导电转筒3.10前端设有配合第四放置槽3.6的凸缘,后端外表面设有限位条3.15,内表面导通连接有左右对称的两个导电弹片3.16;导电转筒3.10外侧套有防滑套3.17;防滑套3.17内表面设有与限位条3.15相匹配的凹槽;导电片3.7和电刷3.9之间导通连接有导电线3.11;下外壳3.1和上外壳3.2左右两侧均设有两个连接扣3.12;连接扣3.12中间均设有贯穿的小孔,小孔内设有螺纹;下外壳3.1和上外壳3.2通过螺丝3.13旋紧于小孔的方式固定连接;下外壳3.1和上外壳3.2外表面中部均设有平行于外旋式阴极夹3轴心的第一指示线3.14;下外壳3.1和上外壳3.2均为绝缘材料制成;导电片3.7固定卡紧于第一放置槽3.3中;导电转筒3.10前端的凸缘活动放置于第四放置槽3.6中,且导电转筒3.10前端的凸缘与第四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阴极外旋式起搏器植入测试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线(1),所述的测试线(1)包括阳极环测试线(1.1),阴极测试线(1.2),皮下阳极测试线(1.3);所述的阳极环测试线(1.1)和皮下阳极测试线(1.3)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鳄鱼夹(2);所述的阴极测试线(1.2)一端固定连接有鳄鱼夹(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外旋式阴极夹(3);所述的外旋式阴极夹(3)包括下外壳(3.1)和上外壳(3.2);所述的下外壳(3.1)和上外壳(3.2)内部从前到后均依次设有第一放置槽(3.3),第二放置槽(3.4),第三放置槽(3.5),第四放置槽(3.6);所述的第一放置槽(3.3)内设有导电片(3.7);所述的第二放置槽(3.4)内设有弹簧(3.8);所述的第三放置槽(3.5)内设有电刷(3.9);所述的第四放置槽(3.6)内设有导电转筒(3.10);所述的弹簧(3.8)处于压缩状态,且弹簧(3.8)的两端分别抵设在导电片(3.7)和电刷(3.9)上;所述的电刷(3.9)通过弹簧(3.8)的弹力抵设在与所述导电转筒(3.10)的接触面上;所述的导电转筒(3.10)前端设有配合所述第四放置槽(3.6)的凸缘,后端外表面设有限位条(3.15),内表面导通连接有左右对称的两个导电弹片(3.16);所述的导电转筒(3.10)外侧套有防滑套(3.17);所述的防滑套(3.17)内表面设有与所述限位条(3.15)相匹配的凹槽;所述的导电片(3.7)和电刷(3.9)之间导通连接有导电线(3.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阴极外旋式起搏器植入测试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线(1),所述的测试线(1)包括阳极环测试线(1.1),阴极测试线(1.2),皮下阳极测试线(1.3);所述的阳极环测试线(1.1)和皮下阳极测试线(1.3)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鳄鱼夹(2);所述的阴极测试线(1.2)一端固定连接有鳄鱼夹(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外旋式阴极夹(3);所述的外旋式阴极夹(3)包括下外壳(3.1)和上外壳(3.2);所述的下外壳(3.1)和上外壳(3.2)内部从前到后均依次设有第一放置槽(3.3),第二放置槽(3.4),第三放置槽(3.5),第四放置槽(3.6);所述的第一放置槽(3.3)内设有导电片(3.7);所述的第二放置槽(3.4)内设有弹簧(3.8);所述的第三放置槽(3.5)内设有电刷(3.9);所述的第四放置槽(3.6)内设有导电转筒(3.10);所述的弹簧(3.8)处于压缩状态,且弹簧(3.8)的两端分别抵设在导电片(3.7)和电刷(3.9)上;所述的电刷(3.9)通过弹簧(3.8)的弹力抵设在与所述导电转筒(3.10)的接触面上;所述的导电转筒(3.10)前端设有配合所述第四放置槽(3.6)的凸缘,后端外表面设有限位条(3.15),内表面导通连接有左右对称的两个导电弹片(3.16);所述的导电转筒(3.10)外侧套有防滑套(3.17);所述的防滑套(3.17)内表面设有与所述限位条(3.15)相匹配的凹槽;所述的导电片(3.7)和电刷(3.9)之间导通连接有导电线(3.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阴极外旋式起搏器植入测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外壳(3.1)和上外壳(3.2)左右两侧均设有两个连接扣(3.12);所述的连接扣(3.12)中间均设有贯穿的小孔,小孔内设有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隆福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