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大气污染的深度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5035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空气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针对大气污染的深度净化装置,包括混合箱、加热管、制冷管、除水箱、吸水箱和过滤箱,混合箱使进气管进入的受污染的空气与加热的水混合,受污染的空气在从第二排气管逸出时形成气泡,第二排气管上方的加热电阻丝使混合箱中的水保持沸腾,气泡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被第三固定块上的搅拌杆搅拌,气泡破碎使受污染的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与沸水充分接触,杀灭有害病菌,通过加热电阻丝使水沸腾对受污染的空气进行高温杀菌,混合气体通过加热管后被进一步加热,在制冷管中水蒸汽液化,在除雾箱中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水珠。

A deep purification device for air pollu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对大气污染的深度净化装置
本技术属于空气净化
,特别涉及一种针对大气污染的深度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很多活动造成了无法避免的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环境或人产生有害影响的那些物质,为了能给大家提供优越舒适的生活环境,我国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的投入以及治理都是非常积极的,大气污染物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另一种是气体状态污染物,其中PM2.5因其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大,而因起广泛的关注,目前的空气净化设备除去粒径小的污染物需要使用高效滤网,但高效滤网为耗材,更换成本高使用时间短不能实现对大量空气的持续过滤,同时一般的空气净化设备对空气的净化也不够彻底,不能杀灭有害细菌,不能起到深度净化空气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针对大气污染的深度净化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所述装置本体包括混合箱、加热管、制冷管、除雾箱、吸水箱、过滤箱,所述装置本体左侧板下方设置有进气管,进气管下方设置有加水管,进气管穿过侧板进入混合箱内,混合箱中进气管上方设置有第二排气管,第二排气管上端有向上倾斜且顺时针弯曲的喷气口,喷气口上方设置有加热电阻丝,加热电阻丝上方中部设置有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轴通过轴承固定在电机箱上,第二传动轴外侧设置有若干齿轮,齿轮与外侧内齿轮啮合,内齿轮外侧固定有若干固定架,固定架通过弧形固定杆固定在第二传动轴上,第二传动轴与电机箱内的电机连接,电机箱上侧设置有第一铰支座,第一铰支座上侧铰接有连杆,连杆上侧铰接有第二铰支座,第二铰支座固定在转盘上,固定架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第三固定块,第三固定块远离固定架一端设置有搅拌杆,所述加热管右侧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箱,半导体制冷箱左侧固定有第一传导块,第一传导块上设置有加热板,半导体制冷箱右侧设置有制冷管,半导体制冷箱右侧固定有第二传导块,第二传导块上设置有制冷板,制冷管右侧管道连接除雾箱,除雾箱上方管道连接有吸水箱,吸水箱右侧通过管道连接过滤箱,过滤箱右侧连接有第一排气管。优选的,所述混合箱下部设置有汇集管,汇集管下方设置有电动阀,混合箱上方设置有加热管。优选的,所述加热管下端内壁左侧固定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下端固定有温度计,加热管下端内壁右侧固定有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下端固定有液位计。优选的,所述除雾箱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之间设置有除雾板,除雾箱下方设置有弧形挡板,除雾箱底板上设置有水泵,水泵右侧设置有抽水管,水泵下侧设置有排水管。优选的,所述混合箱内的固定架有四层,上下两层固定架上的搅拌杆交错设置。优选的,所述除雾箱中固定板设置有通孔。优选的,所述半导体制冷箱左侧为热端右侧为冷端。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混合箱使受污染的空气与沸水充分混合,高温杀灭受污染空气中的细菌,混合气体在加热管中进一步加热,在制冷管中对混合气体进行降温,使空气中的水蒸汽液化形成雾,进入除雾箱后将气体中的水雾去除,进入吸水箱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经过干燥后的在过滤箱中进一步过滤,最后排出实现对污染空气的深度净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B-B截面图;图4为本技术图2中C处放大图。图中标号1、装置本体;2、混合箱;3、进气管;4、加水管;5、汇集管;6、电动阀;7、加热管;8、第一传导块;9、加热板;10、半导体制冷箱;11、第二传导块;12、制冷板;13、吸水箱;14、过滤箱;15、第一排气管;16、除雾箱;17、除雾板;18、固定板;19、弧形挡板;20、抽水管;21、排水管;22、水泵;23、第一铰支座;24、第二排气管;25、连杆;26、固定架;27、齿轮;28、温度计;29、第一固定块;31、转盘;32、第二铰支座;33、电机;34、电机箱;35、第二固定块;36、液位计;37、第二传动轴;38、搅拌杆;39、第三固定块;40、弧形固定杆;41、加热电阻丝;42、内齿轮;43、制冷管;44、喷气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4所示,一种针对大气污染的深度净化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包括混合箱2、加热管7、制冷管43、除雾箱16、吸水箱13、过滤箱14,所述装置本体1左侧板下方设置有进气管3,进气管3下方设置有加水管4,进气管4穿过侧板进入混合箱2内,混合箱2中进气管3上方设置有第二排气管24,第二排气管24上侧设置向上倾斜且顺时针弯曲的喷气口44,第二排气管24上方设置有加热电阻丝41,加热电阻丝41上方中部设置有第二传动轴37,第二传动轴37外侧设置有四个齿轮27,齿轮27与外侧内齿轮42啮合,内齿轮42外侧固定有五个固定架26,固定架26通过弧形固定杆40固定在第二传动轴上37,第二传动轴37与电机箱34内的电机33连接,电机箱34上侧设置有第一铰支座23,第一铰支座23上侧铰接有连杆25,连杆25上侧铰接有第二铰支座32,第二铰支座32固定在转盘31上,所述转盘31后方设置的电动机驱动下匀速转动,固定架26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第三固定块39,第三固定块39远离固定架26一端设置有搅拌杆38,所述混合箱2内的固定架26有四层,上下了两层固定架26交错设置,混合箱2下部设置有汇集管5,汇集管5下方设置有电动阀6,混合箱2上方设置有加热管7,加热管7下端内壁左侧固定有第一固定块29,第一固定块29下端固定有温度计28,加热管7下端内壁右侧固定有第二固定块35,第二固定块35下端固定有液位计36。所述加热管7右侧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箱10,半导体制冷箱10左侧为热端右侧为冷端,半导体制冷箱10左侧固定有第一传导块8,第一传导块8上设置有加热板9,半导体制冷箱10右侧设置有制冷管43,半导体制冷箱10右侧固定有第二传导块11,第二传导块11上设置有制冷板12,制冷管43右侧管道连接除雾箱16,除雾箱16设置有固定板18,除雾箱16中固定板18设置有通孔,固定板18之间设置有除雾板17,除雾箱16下方设置有弧形挡板,除雾箱16底板上设置有水泵22,水泵22右侧设置有抽水管20,水泵22下侧设置有排水管21,除雾箱16上方管道连接有吸水箱13,吸水箱13右侧通过管道连接过滤箱14,过滤箱14右侧连接有第一排气管15。受污染的空气从进气管3进入混合箱2,受污染的空气通过进气管3上的第二排气管24排出,第二排气管24上端管径缩小,受污染的空气在通过缩小的管径时,气压增大气流加速,高速的空气通过射流进入沸水中,空气排出时经过喷气口44,喷气口44使空气形成螺旋向上的气泡,螺旋上升的气泡形成旋流,使受污染的空气与沸水混合,加热电阻丝41对空气进行加热使水保持沸腾,对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对大气污染的深度净化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包括混合箱,混合箱上方设置有加热管,所述装置本体左侧板下方设置有进气管,进气管下方设置有加水管,进气管穿过侧板进入混合箱内,混合箱中进气管上方设置有第二排气管,第二排气管上端设置有向上倾斜且顺时针弯曲的喷气口,喷气口上方设置有加热电阻丝,加热电阻丝上方中部设置有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轴通过轴承固定在电机箱上,第二传动轴外侧设置有若干齿轮,齿轮与外侧内齿轮啮合,内齿轮外侧固定有若干固定架,固定架通过弧形固定杆固定在第二传动轴上,第二传动轴与电机箱内的电机连接,电机箱上侧设置有第一铰支座,第一铰支座上侧铰接有连杆,连杆上侧铰接有第二铰支座,第二铰支座固定在转盘上,固定架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第三固定块,第三固定块远离固定架一端设置有搅拌杆,所述加热管右侧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箱,半导体制冷箱左侧固定有第一传导块,第一传导块上设置有加热板,半导体制冷箱右侧设置有制冷管,半导体制冷箱右侧固定有第二传导块,第二传导块上设置有制冷板,制冷管右侧管道连接除雾箱,除雾箱上方管道连接有吸水箱,吸水箱右侧通过管道连接过滤箱,过滤箱右侧连接有第一排气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对大气污染的深度净化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包括混合箱,混合箱上方设置有加热管,所述装置本体左侧板下方设置有进气管,进气管下方设置有加水管,进气管穿过侧板进入混合箱内,混合箱中进气管上方设置有第二排气管,第二排气管上端设置有向上倾斜且顺时针弯曲的喷气口,喷气口上方设置有加热电阻丝,加热电阻丝上方中部设置有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轴通过轴承固定在电机箱上,第二传动轴外侧设置有若干齿轮,齿轮与外侧内齿轮啮合,内齿轮外侧固定有若干固定架,固定架通过弧形固定杆固定在第二传动轴上,第二传动轴与电机箱内的电机连接,电机箱上侧设置有第一铰支座,第一铰支座上侧铰接有连杆,连杆上侧铰接有第二铰支座,第二铰支座固定在转盘上,固定架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第三固定块,第三固定块远离固定架一端设置有搅拌杆,所述加热管右侧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箱,半导体制冷箱左侧固定有第一传导块,第一传导块上设置有加热板,半导体制冷箱右侧设置有制冷管,半导体制冷箱右侧固定有第二传导块,第二传导块上设置有制冷板,制冷管右侧管道连接除雾箱,除雾箱上方管道连接有吸水箱,吸水箱右侧通过管道连接过滤箱,过滤箱右侧连接有第一排气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亮郭志富王荷
申请(专利权)人:商丘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