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尺、桡动脉穿刺手垫
本技术涉及手垫
,具体为一种尺、桡动脉穿刺手垫。
技术介绍
关于桡动脉穿刺患者手臂的摆放,教科书及相关资料上未见介绍。常规方法穿刺时,患者手臂自然平放,因操作者左手示指需触摸桡动脉搏动,无法绷紧穿刺部位的皮肤,使穿刺部位皮肤松弛,进针时患者明显感到穿刺部位疼痛,有的患者因无法耐受,甚至拒绝穿刺;因不能很好地固定桡动脉,穿刺时桡动脉易滑动,至使反复穿刺或容易穿刺失败;当操作者左手示指腹面平放在桡动脉上,由于感受的搏动面积大,所选择的穿刺点范围相应增大,不易找到最佳穿刺点,这也是造成反复穿刺和失败的原因。改进方法后将患者手臂伸直,抬高,略向外展;手指掌面向下压,手掌背曲呈反弓状,使穿刺部位皮肤自然绷紧,桡动脉血管亦相应拉直固定,行穿刺时不易滚动,此时桡动脉也更接近体表,易把握进针深度。用左手示指指尖触摸欲穿刺的桡动脉搏动,尽量减少操作者感受博动的面积,穿刺范围缩小,易找到最佳穿刺点,提高成功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尺、桡动脉穿刺手垫,有效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尺、桡动脉穿刺手垫,包括主体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架(1)的右侧设有放置槽,放置槽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竖直设置的滑动槽(7),滑动槽(7)内滑动连接有移动板(11),移动板(11)的左侧沿竖直方向固定连接有齿条(12),所述放置槽的底端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板(15),定位板(15)的顶端设有转动槽,转动槽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6),转动轴(16)的后端固定连接有齿轮(13),齿轮(13)的位置与齿条(12)的位置相对应且啮合连接,所述转动轴(16)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调节螺母(9),所述移动板(1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固定块(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两条平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尺、桡动脉穿刺手垫,包括主体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架(1)的右侧设有放置槽,放置槽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竖直设置的滑动槽(7),滑动槽(7)内滑动连接有移动板(11),移动板(11)的左侧沿竖直方向固定连接有齿条(12),所述放置槽的底端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板(15),定位板(15)的顶端设有转动槽,转动槽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6),转动轴(16)的后端固定连接有齿轮(13),齿轮(13)的位置与齿条(12)的位置相对应且啮合连接,所述转动轴(16)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调节螺母(9),所述移动板(1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固定块(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两条平行的连接杆(5),连接杆(5)垂直于固定块(4),且连接杆(5)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手心垫(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尺、桡动脉穿刺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架(1)的前侧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宗强,姚艳萍,侯惠春,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潭中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