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扩皮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4968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扩皮针,包括针芯,所述针芯的上端一体化式连接有针尖,所述针尖的倾斜面开设有针孔,所述针芯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针座,所述针鞘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下端与针座的上端贴合连接,所述连接座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卡块,所述卡块卡合在卡槽内部。该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扩皮针,在针芯的外侧设置有一个针鞘,且针鞘的内壁与针芯的外壁无缝贴合连接,针芯进入皮肤之后,把针鞘一同带入到皮肤内,然后再拔出针芯,通过针鞘上的刻度尺能够观察针芯刺入的深度,然后再利用自动活检枪通过针鞘插入到皮肤内,降低对皮肤的穿刺次数,减轻对会阴皮肤的损伤,降低血肿及感染的发生率,减缓患者的疼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扩皮针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扩皮针。
技术介绍
经会阴模板定位下前列腺穿刺活检,因其具有穿刺阳性率高,安全性好,穿刺点分布均匀,能够穿刺到外周带等前列腺癌高发区等优点,已经成为临床上确诊前列腺癌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是现如今的穿刺方法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穿刺时需经过皮肤、皮下各层,因此与经直肠穿刺相比会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为提高前列腺癌的检出率需要获得更多的活检样本,从而增加前列腺穿刺针数,导致叠加性疼痛,使疼痛增加,另外,穿刺针数增加也会增加对会阴皮肤的损害,使会阴血肿及感染的风险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扩皮针,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穿刺时需经过皮肤、皮下各层,因此与经直肠穿刺相比会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为提高前列腺癌的检出率需要获得更多的活检样本,从而增加前列腺穿刺针数,导致叠加性疼痛,使疼痛增加,另外,穿刺针数增加也会增加对会阴皮肤的损害,使会阴血肿及感染的风险增加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扩皮针,包括针芯(1),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芯(1)的上端一体化式连接有针尖(2),所述针尖(2)的倾斜面开设有针孔(3),所述针芯(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针座(4),所述针座(4)的外侧开设有防滑螺纹(5),所述针座(4)外圈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6),所述连接块(6)的上端开设有卡槽(7),所述针芯(1)的外部贴合连接有针鞘(8),所述针鞘(8)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刻度尺(11),所述针鞘(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9),所述连接座(9)的下端与针座(4)的上端贴合连接,所述连接座(9)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卡块(10),所述卡块(10)卡合在卡槽(7)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扩皮针,包括针芯(1),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芯(1)的上端一体化式连接有针尖(2),所述针尖(2)的倾斜面开设有针孔(3),所述针芯(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针座(4),所述针座(4)的外侧开设有防滑螺纹(5),所述针座(4)外圈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6),所述连接块(6)的上端开设有卡槽(7),所述针芯(1)的外部贴合连接有针鞘(8),所述针鞘(8)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刻度尺(11),所述针鞘(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9),所述连接座(9)的下端与针座(4)的上端贴合连接,所述连接座(9)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卡块(10),所述卡块(10)卡合在卡槽(7)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扩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尖(2)完全裸露在针鞘(8)的外部,针尖(2)设计为楔形,且针鞘(8)的内壁与针芯(1)的外壁无缝贴合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雪飞栾阳高鹰王飞徐耀宗朱良勇郭程浩朗沙曼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