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处理机及其散热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4942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品处理机及其散热组件,该散热组件包括底板、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风扇,第一壳体盖设于底板上,进而与底板配合形成一具有入风口和出风口的风道;第二壳体盖设于第一壳体上,进而与第一壳体配合形成第一容置空间,且第二壳体上设有与入风口对应的导流壁;风扇容置于第一容置空间内,以在第一容置空间内形成气流,气流在导流壁的导流作用下经入风口流动至风道,并进一步从出风口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包括位于不同层的第一容置空间和风道的散热组件,能够改变气流的方向,并延长气流排出的路径,以降低气流的速度,从而减小散热组件产生的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品处理机及其散热组件
本技术涉及厨房电器
,特别涉及一种食品处理机及其散热组件。
技术介绍
食品处理机能够实现对食品的打磨、搅拌、榨汁等多种功能,从而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接受。食品处理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温度过高会影响食品处理机的正常工作,因此通常需要设置散热组件对食品处理机的驱动器等进行散热。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在长期的研发中发现,现有的食品处理机中可通过风扇直接将热气从底部格栅排出,由于气流速度过快,气流撞击底部格栅会产生较大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食品处理机及其散热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食品处理机的散热组件中气流速度过快造成噪音较大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食品处理机的散热组件,包括:底板;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盖设于所述底板上,进而与所述底板配合形成一具有入风口和出风口的风道;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盖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进而与所述第一壳体配合形成第一容置空间,且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入风口对应的导流壁;风扇,所述风扇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以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形成气流,所述气流在所述导流壁的导流作用下经所述入风口流动至所述风道,并进一步从所述出风口排出。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顶壁以及与所述第一顶壁连接且向所述第一顶壁的侧向延伸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其中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彼此间隔设置,并支撑于所述底板上,进而在所述第一顶壁和所述底板之间以及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形成所述风道。其中,所述入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一顶壁上,所述导流壁设置于所述入风口的上方。其中,所述风道的尺寸设置成使得在从所述入风口到所述出风口的方向上,所述气流的流速逐渐变小。其中,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的间隔在从所述入风口到所述出风口的方向上变大,和/或所述第一顶壁和所述底板之间的间隔在从所述入风口到所述出风口的方向上变大。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与所述第一顶壁连接且从所述第一顶壁延伸至所述风道内部的导流片。其中,所述第二壳体呈蜗壳式设置,包括第二顶壁以及与所述第二顶壁连接且向所述第二顶壁的侧向延伸的第三侧壁,所述第三侧壁绕所述风扇呈螺旋状展开,其中所述第三侧壁上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沿所述风扇的径向间隔设置且沿所述风扇的周向重叠,所述导流壁连接所述第三侧壁上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二顶壁,并相对于所述第二顶壁倾斜设置。其中,所述导流壁相对所述第二顶壁的倾斜角度为15°至75°。其中,所述第二顶壁进一步设置有开口,所述散热组件进一步包括第三壳体、电机以及密封圈,所述第三壳体盖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上,进而与所述第二壳体配合形成第二容置空间,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经所述开口延伸至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并连接所述风扇,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三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接合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食品处理机,包括上述的散热组件。本技术通过设置包括位于不同层的第一容置空间和风道的散热组件,能够改变气流的方向,并延长气流排出的路径,以降低气流的速度,从而减小散热组件产生的噪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技术食品处理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散热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散热组件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散热组件一实施例中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散热组件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散热组件实施例中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食品处理机另一实施例中第四壳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食品处理机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食品处理机另一实施例中底板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食品处理机的散热组件一实施例包括底板100、第一壳体200、第二壳体300和风扇400,第一壳体200盖设于底板100上,进而与底板100配合形成一具有入风口211和出风口212的风道210;第二壳体300盖设于第一壳体200上,进而与第一壳体200配合形成第一容置空间310,且第二壳体300上设有与入风口211对应的导流壁320;风扇400容置于第一容置空间310内,以在第一容置空间310内形成气流,气流在导流壁320的导流作用下经入风口211流动至风道210,并进一步从出风口212排出。本技术实施例通过设置包括位于不同层的第一容置空间和风道的散热组件,能够改变气流的方向,并延长气流排出的路径,以降低气流的速度,从而减小散热组件产生的噪音。一并参见图4,第一壳体200包括第一顶壁220以及与第一顶壁220连接且向第一顶壁220的侧向延伸的第一侧壁230和第二侧壁240,其中第一侧壁230和第二侧壁240彼此间隔设置,并支撑于底板100上,进而在第一顶壁230和底板100之间以及第一侧壁230和第二侧壁240之间形成风道210。在本实施例中,入风口211设置于第一顶壁220上,导流壁320设置于入风口211的上方。其中,风道210的尺寸设置成使得在从入风口211到出风口212的方向上,气流的流速逐渐变小。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壁230和第二侧壁240之间的间隔在从入风口211到出风口212的方向上变大,和/或第一顶壁230和底板100之间的间隔在从入风口211到出风口212的方向上变大,由于气流的速度与风道210的截面积成反比,因此随着风道210的截面积的增大,气流的速度会逐渐变小。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00还包括与第一顶壁220连接且从第一顶壁220延伸至风道210内部的导流片250。其中,导流片250可设置于靠近出风口212的位置。通过设置导流片250能够将风道210内的气流分成至少两个风道并使得紊乱的气流逐渐变得有序,从而进一步减小风道210内气流的速度,以降低风噪。参见图5,在散热组件另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00的第一侧壁230和/或第二侧壁240上还可以设有凸筋241,以进一步增大风道210内的风阻,减小气流的速度,同时还可以使风道内的气流相互碰撞,以减小回音,从而进一步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品处理机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板;/n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盖设于所述底板上,进而与所述底板配合形成一具有入风口和出风口的风道;/n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盖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进而与所述第一壳体配合形成第一容置空间,且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入风口对应的导流壁;/n风扇,所述风扇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以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形成气流,所述气流在所述导流壁的导流作用下经所述入风口流动至所述风道,并进一步从所述出风口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品处理机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盖设于所述底板上,进而与所述底板配合形成一具有入风口和出风口的风道;
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盖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进而与所述第一壳体配合形成第一容置空间,且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入风口对应的导流壁;
风扇,所述风扇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以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形成气流,所述气流在所述导流壁的导流作用下经所述入风口流动至所述风道,并进一步从所述出风口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顶壁以及与所述第一顶壁连接且向所述第一顶壁的侧向延伸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其中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彼此间隔设置,并支撑于所述底板上,进而在所述第一顶壁和所述底板之间以及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形成所述风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入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一顶壁上,所述导流壁设置于所述入风口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的尺寸设置成使得在从所述入风口到所述出风口的方向上,所述气流的流速逐渐变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的间隔在从所述入风口到所述出风口的方向上变大,和/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后才胡冬辉游守庆王为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