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的车辆通行卡管理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4878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高速公路智能通行卡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的车辆通行卡管理箱,包括:第一箱体,第一箱体包括第一容腔、第一提手和第一锁具,第一容腔内设有多个卡槽,每个卡槽设有多个卡格,卡格适于插入车辆通行卡;第一提手呈U型,且第一提手的握持部设有贯通槽,贯通槽的开口朝向远离第一箱体的方向;第二箱体,第二箱体包括第二容腔、第二提手和第二锁具;第二锁具与所述第一锁具适配;第二提手呈U型,且第二提手的握持部为杆状,适于将圆杆插入所述贯通槽中,以实现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的转动连接。通过上述设置,不仅实现车辆通行卡的收纳管理,还介入人机工程设计确保工作人员使用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的车辆通行卡管理箱
本技术属于高速公路智能通行卡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的车辆通行卡管理箱。
技术介绍
我国高速公路路网已逐步形成,正在日益拓展与密集。路网中道路纵横交错、相互联通,为了实现按实际行车路径收费以及通行费精确拆分,目前四川、浙江和广东等省将或已采用基于RFID技术的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该系统采用车辆通行卡(高85.60mm;宽53.98mm;厚5mm,公差为±0.2mm;重约26克,又称双频通行卡、厚卡等),代替目前的非接触IC卡(高85.60mm,最大85.72mm,最小85.47mm;宽53.98mm,最大54.03m,最小53.92mm;厚0.76mm,公差为±0.08mm;重约2克);车辆通行卡复合了有源433MHz电子标签和非接触(13.56MHz)IC卡两个模块,能够在完全保留原通行卡所有功能的基础上增加路径识别功能。但该卡与目前使用的非接触式IC通行卡相比,厚度是其6.5倍,重量约13倍。卡重对卡盒强度也提出很高要求。目前广东省卡盒一般采用不锈钢板折成,储卡200张的卡盒,盒重就有约2.5~3.5公斤,满卡时卡重约5.2公斤,收费员携带和搬运都十分辛苦,是收费管理中非常繁重的工作。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文献CN203819675U中公开了一种带有计量与存储信息功能的车辆通行卡卡盒,技术方案为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部设有多个储卡格,所述每个储卡格由多个卡位组成,所述每个卡位用于存放一张车辆通行卡,相邻的两个卡位之间部分分隔或完全分隔。但是上述带有计量与存储信息功能的车辆通行卡卡盒仍存在如下问题:1、储卡格的设置方便分区计数管理,但是不利于其内部卡位的插卡和取卡,尤其是靠近储卡格侧壁位置处的卡位;2、每个储卡格单独技术,不够直观明了,同时,储卡格的侧壁会遮挡部分视线,不能直接观察是否出现缺卡的情况;3、卡盒为平铺结构,长时间重复插卡容易引起身体不适。因此,针对以上不足,本技术急需提供一种车辆通行卡管理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通行卡管理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方便插卡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可折叠的车辆通行卡管理箱,包括: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包括第一容腔、第一提手和第一锁具,所述第一容腔内设有多个卡槽,每个所述卡槽设有多个卡格,所述卡格适于插入车辆通行卡;所述第一提手和第一锁具分设于所述第一箱体的两侧;第一提手呈U型,且所述第一提手的握持部设有贯通槽,所述贯通槽的开口朝向远离所述第一箱体的方向;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包括第二容腔、第二提手和第二锁具,第二提手和第二锁具分设于所述第二箱体的两侧;所述第二锁具与所述第一锁具适配;所述第二提手呈U型,且所述第二提手的握持部为杆状,所述第二提手的握持部适于嵌入所述贯通槽中,以实现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的转动连接。如上所述的可折叠的车辆通行卡管理箱,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提手和所述第二提手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的侧面上,且所述第二箱体中,用于连接所述第二提手的侧面为斜面。如上所述的可折叠的车辆通行卡管理箱,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提手的握持部与所述第一箱体的顶面边缘、底面边缘的连线所成的夹角的大小为25-40°,所述第二提手的握持部与所述第二箱体的顶面边缘、底面边缘的连线所成的夹角的大小为25-40°。如上所述的可折叠的车辆通行卡管理箱,进一步优选为,还包括卡条,所述卡条为长条形,并安装在所述第一箱体的底面,且多根所述卡条相互平行,相邻两所述卡条之间适于形成所述卡槽;所述卡条的两侧面设有多个卡口,相邻两所述卡条的卡口的位置一一对应,适于形成所述卡格。如上所述的可折叠的车辆通行卡管理箱,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卡条的顶面还设有刻度线和位置读数;所述刻度线与所述卡口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位置读数与所述刻度线一一对应。如上所述的可折叠的车辆通行卡管理箱,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卡条形成的所述卡槽的槽深小于所述车辆通行卡的高度,所述车辆通行卡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容腔的深度。如上所述的可折叠的车辆通行卡管理箱,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卡条的数量为五根,适于形成六个卡槽;每个所述卡槽内的所述卡口为35个,适于使所述卡槽插入35张车辆通行卡。如上所述的可折叠的车辆通行卡管理箱,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二箱体的底部还设有观测窗,所述观测窗适于观测所述第一箱体中的车辆通行卡。如上所述的可折叠的车辆通行卡管理箱,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箱体的底边设有凸缘,所述第二箱体的底面设有凹腔,所述凸缘与所述凹腔适配。如上所述的可折叠的车辆通行卡管理箱,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箱体内设有卡箱内置标识卡。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本技术中可折叠的车辆通行卡管理箱包括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并进一步通过具有贯通槽的第一提手以及具有圆杆状握持部的第二提手的设置,使得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具有两种状态,一种用于封装,一种用于收纳,不仅实现车辆通行卡的收纳管理,还介入人机工程设计确保工作人员使用的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中可折叠的车辆通行卡管理箱的一种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可折叠的车辆通行卡管理箱的另一种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左视图;图4为图2中卡条的主视图;图5为图2中第一箱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箱体,2-第一内腔,3-卡条,4-卡口,5-第一提手,6-第一锁具,7-第二箱体,8-第二提手,9-第二锁具,10-刻度线,11-位置读数,12-凸缘,13-贯通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可折叠的车辆通行卡管理箱,如图1-5所示,包括第一箱体1,所述第一箱体1包括第一容腔、第一提手5和第一锁具6,所述第一容腔内设有多个卡槽,每个所述卡槽设有多个卡格,所述卡格适于插入车辆通行卡;所述第一提手5和第一锁具6分设于所述第一箱体1的两侧;第一提手5呈U型,且所述第一提手5的握持部设有贯通槽13,所述贯通槽13的开口朝向远离所述第一箱体1的方向;第二箱体7,所述第二箱体7包括第二容腔、第二提手8和第二锁具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的车辆通行卡管理箱,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包括第一容腔、第一提手和第一锁具,所述第一容腔内设有多个卡槽,每个所述卡槽设有多个卡格,所述卡格适于插入车辆通行卡;所述第一提手和第一锁具分设于所述第一箱体的两侧;第一提手呈U型,且所述第一提手的握持部设有贯通槽,所述贯通槽的开口朝向远离所述第一箱体的方向;/n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包括第二容腔、第二提手和第二锁具,第二提手和第二锁具分设于所述第二箱体的两侧;所述第二锁具与所述第一锁具适配;所述第二提手呈U型,且所述第二提手的握持部为杆状,所述第二提手的握持部适于嵌入所述贯通槽中,以实现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的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的车辆通行卡管理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包括第一容腔、第一提手和第一锁具,所述第一容腔内设有多个卡槽,每个所述卡槽设有多个卡格,所述卡格适于插入车辆通行卡;所述第一提手和第一锁具分设于所述第一箱体的两侧;第一提手呈U型,且所述第一提手的握持部设有贯通槽,所述贯通槽的开口朝向远离所述第一箱体的方向;
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包括第二容腔、第二提手和第二锁具,第二提手和第二锁具分设于所述第二箱体的两侧;所述第二锁具与所述第一锁具适配;所述第二提手呈U型,且所述第二提手的握持部为杆状,所述第二提手的握持部适于嵌入所述贯通槽中,以实现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的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车辆通行卡管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手和所述第二提手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的侧面上,且所述第二箱体中,用于连接所述第二提手的侧面为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的车辆通行卡管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手的握持部与所述第一箱体的顶面边缘、底面边缘的连线所成的夹角的大小为25-40°,所述第二提手的握持部与所述第二箱体的顶面边缘、底面边缘的连线所成的夹角的大小为25-4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的车辆通行卡管理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条,所述卡条为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刚胡天宇张发宽钮月冬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博宇通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