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4872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8:00
一种调节扣,其包括壳体、基座件、止压件、作用件和弹性复位件,基座件装设于壳体内,作用件的一端与基座件转动连接,作用件的另一端伸出至壳体外而可用于推动,止压件活动连接于作用件上,并可随作用件联动,止压件与作用件之间形成有可穿设织带的第一走线孔,在基座件上设有可穿设织带的第二走线孔和用于与止压件形成夹压空间而共同止压织带的夹压部,弹性复位件作用于作用件上,在默认状态时,止压件对应于夹压部而可止压穿过止压件与夹压部之间的织带,当推动作用件时,作用件相对基座件转动而联动止压件,使得止压件活动至与第二走线孔相对的位置而使得可抽动穿过止压件与夹压部之间的织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调节扣可方便省力的进行调节,其使用十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调节扣
本技术涉及调节扣。
技术介绍
儿童安全座椅是是一种专为不同年龄(或体重)的儿童设计、可安装在汽车内、能有效提高儿童乘车安全性的座椅。为将儿童安全座椅固定在汽车座位上,通常在汽车座位上设有相应的固定件,在儿童安装座椅上也设有相应的连接件。其中,有一种固定方式是:在汽车座椅上设有固定扣,在儿童安装座椅的后侧或两侧设有固定织带,在固定织带的端部设有连接扣,连接扣可扣在固定扣上而使得儿童安全座椅固定在汽车座位上。为方便将固定织带端部的连接扣扣在汽车座位上的固定扣上,通常需要调节固定织带的长短,在未扣紧时,需要将固定织带拉长,以方便连接扣可够着固定扣;当连接扣与固定扣扣紧时,便需将固定织带抽紧至合适长度,以防止儿童安全座椅前倾或松动。为方便调节固定织带的长度,通常会在固定织带上设置调节扣,通过调节扣来调节固定织带的长短。现有的调节扣通常都是将织带重叠压在推扭和底座之间,当沿活动方向推动推扭时,推扭与底座错开,织带不被压住而可抽动,当复位时,推扭重叠在底座之上而将织带压紧在推扭与底座之间。这种调节扣,由于其通过重叠压迫织带,织带被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节扣,其包括壳体(10),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基座件(20)、止压件(30)、作用件(40)和弹性复位件(50),所述基座件(20)装设于所述壳体(10)内,所述作用件(40)的一端与所述基座件(20)转动连接,所述作用件(40)的另一端伸出至壳体(10)外而可用于推动,所述止压件(30)活动连接于所述作用件(40)上,并可随所述作用件(40)联动,所述止压件(30)与所述作用件(40)之间形成有可穿设织带(60)的第一走线孔(70),在所述基座件(20)上设有可穿设织带(60)的第二走线孔(26)和用于与所述止压件(30)形成夹压空间而共同止压织带(60)的夹压部(27),所述弹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节扣,其包括壳体(10),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基座件(20)、止压件(30)、作用件(40)和弹性复位件(50),所述基座件(20)装设于所述壳体(10)内,所述作用件(40)的一端与所述基座件(20)转动连接,所述作用件(40)的另一端伸出至壳体(10)外而可用于推动,所述止压件(30)活动连接于所述作用件(40)上,并可随所述作用件(40)联动,所述止压件(30)与所述作用件(40)之间形成有可穿设织带(60)的第一走线孔(70),在所述基座件(20)上设有可穿设织带(60)的第二走线孔(26)和用于与所述止压件(30)形成夹压空间而共同止压织带(60)的夹压部(27),所述弹性复位件(50)作用于所述作用件(40)上,在默认状态时,所述止压件(30)对应于所述夹压部(27)而可止压穿过所述止压件(30)与夹压部(27)之间的织带(60),当推动所述作用件(40)时,所述作用件(40)相对所述基座件(20)转动而联动所述止压件(30),使得所述止压件(30)活动至与所述第二走线孔(26)相对的位置而可抽动穿过所述止压件(30)与夹压部(27)之间的织带(6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扣,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件(40)设有作用部(41),在所述作用部(41)的两端分别设有支臂部(42),所述支臂部(42)相对间隔,在所述支臂部(42)的与作用部(41)相对的另一端分别设有第一转轴部(43),所述第一转轴部(43)与所述基座件(20)转动连接;在所述支臂部(42)上还分别设有连接所述止压件(30)的第一转轴孔(44),所述第一转轴孔(44)位于所述作用部(41)与第一转轴部(43)之间的支臂部(42)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部(43)分别设于所述支臂部(42)的相对的内侧表面上,其呈柱状并垂直于所述支臂部(42)的表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孔(44)为条形孔。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压件(30)设有呈平板状的止压部(31),在所述止压部(31)的相对两端的端部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转轴孔(44)活动连接的第二转轴部(32),所述第二转轴部(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邱宗
申请(专利权)人:联扬塑胶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