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著专利>正文

一种生猪养殖用喂食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4838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生猪养殖用喂食槽,喂食槽主体,所述喂食槽主体顶面向下凹陷开设有食槽,喂食槽主体通过侧壁连通设置有导流管,导流管的上端设置有倒料口,所述喂食槽主体内沿其长边设置有推料杆组件,所述推料杆组件包括设置于食槽内并可推动猪食的推片和与推片连接的推杆,所述推杆贯穿出喂食槽主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在给生猪喂食的过程中,避免流动性较差的猪食堆积在倒入的位置导致生猪之间发生抢食的目的。

A feeding trough for pig bree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猪养殖用喂食槽
本技术涉及养殖
,具体是指一种生猪养殖用喂食槽。
技术介绍
养猪是我国的传统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过去农民靠“养猪来肥田,养猪过大年”的小农经济已逐步变为农业中非常活跃的部分,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成为各地农村中重点发展的项目。当前我国是世界生猪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占世界生产和消费的几乎一半,然而由于我国生产力水平相对比较落后,养猪生产在我国长期处于副业地位,猪肉供应曾经严重不足。目前在养殖厂内生猪喂食的方法大多是通过工人将猪食倒入喂食槽的一边,在倒入流动性较高的猪食时,猪食可均匀的散布在喂食槽内,而倒入流动性较差的猪食时,往往会导致猪食堆积在倒入位置,甚至漫出喂食槽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猪养殖用喂食槽。本技术可实现在给生猪喂食的过程中,避免流动性较差的猪食堆积在倒入的位置导致生猪之间发生抢食的目的,通过在喂食槽主体内设置推料杆组件和在其侧壁设置导流管,导流管上端设置倒料口,解决了现有喂食槽结构简单,导致流动性较差的猪食堆积在倒入位置从而引发生猪之间抢食的问题。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生猪养殖用喂食槽,喂食槽主体,所述喂食槽主体顶面向下凹陷开设有食槽,喂食槽主体通过侧壁连通设置有导流管,导流管的上端设置有倒料口,所述喂食槽主体内沿其长边设置有推料杆组件,所述推料杆组件包括设置于食槽内并可推动猪食的推片和与推片连接的推杆,所述推杆贯穿出喂食槽主体。在本技术中,可通过倒料口向导流管内倒入流动性较差的猪食,猪食沿导流管进入喂食槽主体内,由于猪食自身的重力和内部粘性的作用,会使其在喂食槽主体内移动,在此过程中通过拉动喂食槽主体内的推杆使推片在食槽内移动,从而将进入食槽内的猪食较为均匀的分布在喂食槽主体内。本技术可实现在给生猪喂食的过程中,避免流动性较差的猪食堆积在倒入的位置导致生猪之间发生抢食的目的,通过在喂食槽主体内设置推料杆组件和在其侧壁设置导流管,导流管上端设置倒料口,解决了现有喂食槽结构简单,导致流动性较差的猪食堆积在倒入位置从而引发生猪之间抢食的问题。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推杆通过套筒与喂食槽主体连接,所述套筒贯穿喂食槽主体并设置于其侧壁上,所述套筒内腔设有密封圈,所述推杆通过穿过密封圈与套筒实现密封,所述套筒内设有两组固定设置的环形片,所述密封圈卡于两环形片之间。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导流管设置在喂食槽主体的短边侧面,所述推料杆组件设置在与导流管相对的一面。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喂食槽主体上端铰接设置有翻盖,翻盖内埋设有磁性元件一,喂食槽主体内对应位置埋设有可与磁性元件一相吸的磁性元件二。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翻盖上表面沿长边设置有滑槽,滑槽远离导流管的一端贯通翻盖,滑槽内卡设有拉杆并与其滑动连接,拉杆的上端设置有拉环。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翻盖上表面且远离导流管的一端设置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有透明罩。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喂食槽主体远离导流管的一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设置有控制阀。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喂食槽主体下表面设置有多个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分别位于喂食槽主体的两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可实现在给生猪喂食的过程中,避免流动性较差的猪食堆积在倒入的位置导致生猪之间发生抢食的目的,通过在喂食槽主体内设置推料杆组件和在其侧壁设置导流管,导流管上端设置倒料口,解决了现有喂食槽结构简单,导致流动性较差的猪食堆积在倒入位置从而引发生猪之间抢食的问题。(2)本技术中推杆通过套筒与喂食槽主体连接,所述套筒贯穿喂食槽主体并设置于其侧壁上,所述套筒内腔设有密封圈,所述推杆通过穿过密封圈与套筒实现密封,所述套筒内设有两组固定设置的环形片,所述密封圈卡于两环形片之间。通过推杆穿过密封圈并挤压密封圈使其形变,从而使其在密封的同时还能使推杆在密封圈内移动,通过拉动喂食槽主体内的推杆,使猪食更为均匀。(3)本技术中导流管设置在喂食槽主体的短边侧面,所述推料杆组件设置在与导流管相对的一面,通过将推料杆组合和导流管相对设置,便于将通过导流管流入喂食槽主体内的猪食拉动到另一端,使猪食在喂食槽主体内分布更为均匀。(4)本技术中喂食槽主体上端铰接设置有翻盖,翻盖内埋设有磁性元件一,喂食槽主体内对应位置埋设有可与磁性元件一相吸的磁性元件二,通过磁性元件一和磁性元件二的磁吸作用使翻盖和喂食槽主体贴合在一起,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在倒入猪食的过程中将翻盖盖在喂食槽主体上,避免在倾倒猪食的过程中生猪跑入喂食槽主体内污染猪食,也再次避免生猪之间发生抢食的问题。(5)本技术通过翻盖上表面沿长边设置有滑槽,滑槽远离导流管的一端贯通翻盖,滑槽(3)内卡设有拉杆并与其滑动连接,拉杆的上端设置有拉环,使拉杆可从滑槽贯通翻盖的一端装入滑槽内,再拉动拉杆即可打开翻盖,并且可通过拉环将拉杆挂在特定位置从而保持翻盖常开的状态,便于生猪进食;还可将拉杆划至贴近导流管的一端,再拉动拉杆使喂食槽抬起,在冲洗喂食槽和导流管内部时水流可快速冲刷掉污物。(6)本技术中翻盖上表面且远离导流管的一端设置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有透明罩,通过透明罩可清楚的知道喂食槽内的猪食流动的位置,从而来控制倒入猪食的量,实现喂食过程中的食量调节。(7)本技术中喂食槽主体远离导流管的一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设置有控制阀,通过打开出料口上的控制阀可便于清洗喂食槽主体时水流的流出,提高清洗效率。(8)本技术中喂食槽主体下表面设置有多个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分别位于喂食槽主体的两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局部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B-B的剖视图。其中,1-喂食槽主体、2-翻盖、3-滑槽、4-透明罩、6-拉杆、7-拉环、8-磁性元件二、9-磁性元件一、10-导流管、11-倒料口、12-安装座、13-推片、14-推杆、15-出料口、16-套筒、17-环形片、18-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实施例1:参见图1~3,一种生猪养殖用喂食槽,喂食槽主体1,所述喂食槽主体1顶面向下凹陷开设有食槽,喂食槽主体1通过侧壁连通设置有导流管10,导流管10的上端设置有倒料口11,所述喂食槽主体1内沿其长边设置有推料杆组件,所述推料杆组件包括设置于食槽内并可推动猪食的推片13和与推片13连接的推杆14,所述推杆14贯穿出喂食槽主体1。在本技术中,可通过倒料口向导流管内倒入流动性较差的猪食,猪食沿导流管进入喂食槽主体内,由于猪食自身的重力和内部粘性的作用,会使其在喂食槽主体内移动,在此过程中通过拉动喂食槽主体内的推杆使推片在食槽内移动,从而将进入食槽内的猪食较为均匀的分布在喂食槽主体内。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猪养殖用喂食槽,喂食槽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喂食槽主体(1)顶面向下凹陷开设有食槽,喂食槽主体(1)通过侧壁连通设置有导流管(10),导流管(10)的上端设置有倒料口(11),所述喂食槽主体(1)内沿其长边设置有推料杆组件,所述推料杆组件包括设置于食槽内并可推动猪食的推片(13)和与推片(13)连接的推杆(14),所述推杆(14)贯穿出喂食槽主体(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猪养殖用喂食槽,喂食槽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喂食槽主体(1)顶面向下凹陷开设有食槽,喂食槽主体(1)通过侧壁连通设置有导流管(10),导流管(10)的上端设置有倒料口(11),所述喂食槽主体(1)内沿其长边设置有推料杆组件,所述推料杆组件包括设置于食槽内并可推动猪食的推片(13)和与推片(13)连接的推杆(14),所述推杆(14)贯穿出喂食槽主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猪养殖用喂食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14)通过套筒(16)与喂食槽主体(1)连接,所述套筒(16)贯穿喂食槽主体(1)并设置于其侧壁上,所述套筒(16)内腔设有密封圈(18),所述推杆(14)通过穿过密封圈(18)与套筒(16)实现密封,所述套筒(16)内设有两组固定设置的环形片(17),所述密封圈(18)卡于两环形片(17)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猪养殖用喂食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10)设置在喂食槽主体(1)的短边侧面,所述推料杆组件设置在与导流管(10)相对的一面。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著
申请(专利权)人:陈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