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回收利用快速粉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4818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秸秆回收装置技术领域的一种秸秆回收利用快速粉碎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顶部设置有料斗,所述料斗贯穿机壳的顶部,所述料斗的底部设置有送料传送带,所述机壳的内腔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小带轮,所述电机一的底部设置有上碾压辊,所述上碾压辊的底部设置有下碾压辊,所述上碾压辊和下碾压辊的轴心处均设置有大带轮,所述上碾压辊上的大带轮与小带轮通过皮带连接,两组所述大带轮通过皮带交叉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进行粉碎工序之间的传送较为方便,不需要进行人工转运,通过碾压辊进行初步碾压粉碎,再通过粉碎刀片进行再次粉碎,粉碎效果较好,回收速度较快。

A fast crusher for straw recyc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秸秆回收利用快速粉碎机
本技术涉及秸秆回收装置
,具体为一种秸秆回收利用快速粉碎机。
技术介绍
粉碎机是将大尺寸的固体原料粉碎至要求尺寸的机械,粉碎机由粗碎、细碎、风力输送等装置组成,以高速撞击的形式达到粉碎机之目的,利用风能一次成粉,取消了传统的筛选程序,在粉碎过程中施加于物料的外力有压轧、晶体粉碎机刀组晶体粉碎机刀组剪切、冲击(打击)、研磨四种,压轧主要用在粗、中碎,适用于硬质料和大块料的破碎,剪切主要用在破碎或粉碎,适于韧性或纤维性物料的粉碎,冲击(打击)主要用在粉碎和解聚,适于脆性物料的粉碎,研磨主要在超细粉碎以及超微粉碎,适于中细度粉碎后的超微粉碎,其中秸秆粉碎机可粉碎玉米秆、秸秆、花柴等能燃烧的农作物废料秆,普通粉碎机体积较大,工作效率较低,需要大量的人员进行操作,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粉碎效果不好。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秸秆回收利用快速粉碎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秸秆回收利用快速粉碎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普通粉碎机体积较大,工作效率较低,需要大量的人员进行操作,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粉碎效果不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秸秆回收利用快速粉碎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顶部设置有料斗,所述料斗贯穿机壳的顶部,所述料斗的底部设置有送料传送带,所述机壳的内腔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小带轮,所述电机一的底部设置有上碾压辊,所述上碾压辊的底部设置有下碾压辊,所述上碾压辊和下碾压辊的轴心处均设置有大带轮,所述上碾压辊上的大带轮与小带轮通过皮带连接,两组所述大带轮通过皮带交叉连接,所述下碾压辊的底部设置有斜板,所述斜板的底部设置有粉碎料筒,所述粉碎料筒的内腔设置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有粉碎刀片,所述粉碎料筒的底部插接有漏料管,所述漏料管的底部连接有出料传送带,所述机壳上设置有供出料传送带贯穿的出口。优选的,所述送料传送带、上碾压辊、下碾压辊、斜板、粉碎料筒和出料传送带均与机壳的内壁连接。优选的,所述上碾压辊和下碾压辊的圆周外壁均开设有凹槽,相邻两组所述凹槽之间设置有凸台。优选的,所述上碾压辊和下碾压辊上的凹槽与凸台之间相互配合。优选的,所述漏料管上设置有电磁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进行粉碎工序之间的传送较为方便,不需要进行人工转运,通过碾压辊进行初步碾压粉碎,再通过粉碎刀片进行再次粉碎,粉碎效果较好,回收速度较快。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上碾压辊和下碾压辊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机壳,2-料斗,3-送料传送带,4-电机一,5-小带轮,6-上碾压辊,7-下碾压辊,8-大带轮,9-斜板,10-粉碎料筒,11-电机二,12-粉碎刀片,13-漏料管,14-电磁阀,15-出料传送带,16-出口,17-凸台,18-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秸秆回收利用快速粉碎机,包括机壳1,机壳1的顶部设置有料斗2,料斗2贯穿机壳1的顶部,料斗2的底部设置有送料传送带3,机壳1的内腔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一4,电机一4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小带轮5,电机一4的底部设置有上碾压辊6,上碾压辊6的底部设置有下碾压辊7,上碾压辊6和下碾压辊7的轴心处均设置有大带轮8,上碾压辊6上的大带轮8与小带轮5通过皮带连接,两组大带轮8通过皮带交叉连接,下碾压辊7的底部设置有斜板9,斜板9的底部设置有粉碎料筒10,粉碎料筒10的内腔设置有电机二11,电机二11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有粉碎刀片12,粉碎料筒10的底部插接有漏料管13,漏料管13的底部连接有出料传送带15,机壳1上设置有供出料传送带15贯穿的出口16。其中,送料传送带3、上碾压辊6、下碾压辊7、斜板9、粉碎料筒10和出料传送带15均与机壳1的内壁连接,上碾压辊6和下碾压辊7的圆周外壁均开设有凹槽18,相邻两组凹槽18之间设置有凸台17,上碾压辊6和下碾压辊7上的凹槽18与凸台17之间相互配合,凸台17插接在凹槽18中,漏料管13上设置有电磁阀14,电磁阀14控制漏料管13的开闭,送料传送带3、电机一4、电机二11、电磁阀14和出料传送带15均通过开关与电源电性连接。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向料斗2中投入秸秆,秸秆掉入送料传送带3上,送料传送带3对秸秆进行传送,将秸秆传送到上碾压辊6和下碾压辊7之间,电机一4转动,通过大带轮8与小带轮5带动上碾压辊6和下碾压辊7转动,上碾压辊6和下碾压辊7通过皮带交叉连接,使上碾压辊6和下碾压辊7可以进行相向旋转,凸台17插接在凹槽18中,对进入的秸秆进行碾压破碎,碾压破碎后的秸秆由斜板9落入粉碎料筒10中,通过电机二11带动粉碎刀片12进行转动,使粉碎刀片12对碾压后的秸秆进行深度破碎,打开电磁阀14,粉碎后的秸秆落入出料传送带15上传送出粉碎机,进行打包回收利用。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秸秆回收利用快速粉碎机,包括机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顶部设置有料斗(2),所述料斗(2)贯穿机壳(1)的顶部,所述料斗(2)的底部设置有送料传送带(3),所述机壳(1)的内腔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一(4),所述电机一(4)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小带轮(5),所述电机一(4)的底部设置有上碾压辊(6),所述上碾压辊(6)的底部设置有下碾压辊(7),所述上碾压辊(6)和下碾压辊(7)的轴心处均设置有大带轮(8),所述上碾压辊(6)上的大带轮(8)与小带轮(5)通过皮带连接,两组所述大带轮(8)通过皮带交叉连接,所述下碾压辊(7)的底部设置有斜板(9),所述斜板(9)的底部设置有粉碎料筒(10),所述粉碎料筒(10)的内腔设置有电机二(11),所述电机二(11)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有粉碎刀片(12),所述粉碎料筒(10)的底部插接有漏料管(13),所述漏料管(13)的底部连接有出料传送带(15),所述机壳(1)上设置有供出料传送带(15)贯穿的出口(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秸秆回收利用快速粉碎机,包括机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顶部设置有料斗(2),所述料斗(2)贯穿机壳(1)的顶部,所述料斗(2)的底部设置有送料传送带(3),所述机壳(1)的内腔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一(4),所述电机一(4)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小带轮(5),所述电机一(4)的底部设置有上碾压辊(6),所述上碾压辊(6)的底部设置有下碾压辊(7),所述上碾压辊(6)和下碾压辊(7)的轴心处均设置有大带轮(8),所述上碾压辊(6)上的大带轮(8)与小带轮(5)通过皮带连接,两组所述大带轮(8)通过皮带交叉连接,所述下碾压辊(7)的底部设置有斜板(9),所述斜板(9)的底部设置有粉碎料筒(10),所述粉碎料筒(10)的内腔设置有电机二(11),所述电机二(11)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有粉碎刀片(12),所述粉碎料筒(10)的底部插接有漏料管(13),所述漏料管(13)的底部连接有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谊邵静朱文君周晋超程燕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