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折叠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4811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犁。一种多功能折叠犁,包括一折叠犁,折叠犁包括一支撑架,支撑架包括一车轮安装架、一农具安装杆、至少三个连接杆、一推杆,至少三个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下部安有一耙,第二连接杆的下部安有一锄,第三连接杆的下部安有一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此设计,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折叠犁,结构简单,当用户使用时,利用第一螺栓可将耙、锄、犁自农具安装杆拆卸或安装,对松土、除草、犁地起到了较佳的效果,同时通过至少两个第二螺栓的配合,可将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折叠,减少推杆的长度,便于运输及使用,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折叠犁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具体地,涉及犁。
技术介绍
犁是一种耕地的农具,用来破碎土块并耕出槽沟从而为播种做好准备,但现有的犁功能较为单一,对松土、除草不能起到较佳的效果,也不便于携带和运输,若农耕者同时携带多种用于松土及除草的农具,则会导致运输困难,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折叠犁,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折叠犁,包括一折叠犁,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犁包括一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一车轮安装架、一农具安装杆、至少三个连接杆、一推杆;所述车轮安装架的前部安有一车轮,所述车轮安装架的后部固定有所述农具安装杆;所述农具安装杆的下方设有至少三个所述连接杆,至少三个所述连接杆的上部通过第一螺栓固定到所述农具安装杆上,至少三个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部安有一耙,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部安有一锄,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下部安有一犁;所述推杆包括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至少两个第二螺栓,所述第一固定杆设置在所述农具安装杆的上方,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后部设有至少两个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前部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第一螺栓孔的位置相匹配的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螺栓孔与所述第二螺栓孔,进而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前部通过第二螺栓固定到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后部;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后部设有一把手。所述第一螺栓孔为三个,三个所述第一螺栓孔等间距排布在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后部。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均可采用不锈钢圆管。所述把手上安有一橡胶防滑套。所述车轮安装架包括两块板状体,两块所述板状体上均设有至少两个所述车轮的转轴的安装孔,所述车轮设置在两块所述板状体之间,两块所述板状体的后部固定到第一固定板上,所述农具安装杆固定到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中部。所述农具安装杆的横截面呈方形,至少三个所述连接杆的上部均设有一用于卡合到所述农具安装杆上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纵截面呈“凵”状。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部设有一纵截面呈倒“凵”状的钢刀固定件,所述钢刀固定件的下方安有一纵截面呈“凵”状的钢刀,所述钢刀的两侧部均设有第三螺栓孔,进而所述钢刀通过第三螺栓固定在所述钢刀固定件的下方。本技术通过此设计,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折叠犁,结构简单,当用户使用时,利用第一螺栓可将耙、锄、犁自农具安装杆拆卸或安装,对松土、除草、犁地起到了较佳的效果,同时通过至少两个第二螺栓的配合,可将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折叠,减少推杆的长度,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推杆处的部分结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多功能折叠犁,包括一折叠犁,折叠犁包括一支撑架,支撑架包括一车轮安装架1、一农具安装杆4、至少三个连接杆、一推杆;车轮安装架的前部安有一车轮5,车轮安装架的后部固定有农具安装杆;农具安装杆的下方设有至少三个连接杆,至少三个连接杆的上部通过第一螺栓固定到农具安装杆上,至少三个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杆6、第二连接杆7、第三连接杆8,第一连接杆的下部安有一耙9,第二连接杆的下部安有一锄10,第三连接杆的下部安有一犁11;推杆包括第一固定杆2、第二固定杆3、至少两个第二螺栓,第一固定杆设置在农具安装杆的上方,第一固定杆的后部设有至少两个第一螺栓孔,第二固定杆的前部设有至少两个与第一螺栓孔的位置相匹配的第二螺栓孔,第二螺栓12穿过第一螺栓孔与第二螺栓孔,进而第二固定杆的前部通过第二螺栓固定到第一固定杆的后部;第二固定杆的后部设有一把手13。本技术通过此设计,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折叠犁,结构简单,当用户使用时,利用第一螺栓可将耙、锄、犁自农具安装杆拆卸或安装,对松土、除草、犁地起到了较佳的效果,同时通过至少两个第二螺栓的配合,可将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折叠,减少推杆的长度,便于运输及使用,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在折叠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时,由于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之间通过第二螺栓固定,拧除第二螺栓,将第二固定杆翻转180°后,使第二固定杆与第一固定杆均位于农具安装杆的上侧,再通过第二螺栓固定住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防止第二固定杆在运输或存储途中滑落。同时通过车轮辅助降低了劳动强度,使用时往前推动或往后拉动推杆进行耕地,通过下压第二固定杆的程度可调整耕地效果;也便于运输及使用。第一螺栓孔为三个,三个第一螺栓孔等间距排布在第一固定杆的后部。通过拧入不同位置的第一螺栓孔,便于调节推杆长度。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均可采用不锈钢圆管。不锈钢圆管具有防锈效果,也便于用户手部握紧使用。把手上安有一橡胶防滑套。以增加把手与用户手部的摩擦力,便于使用。车轮安装架包括两块板状体,两块板状体上均设有至少两个车轮的转轴的安装孔,车轮设置在两块板状体之间,两块板状体的后部固定到第一固定板上,农具安装杆固定到第一固定板的中部。农具安装杆与第一固定板之间通过焊接连接。农具安装杆可采用一不锈钢方管。板状体上设有至少两个车轮的转轴的安装孔,便于更换车轮,也便于适应不同大小的车轮。农具安装杆的横截面呈方形,至少三个连接杆的上部均设有一用于卡合到农具安装杆上的固定件,固定件的纵截面呈“凵”状。农具安装杆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通过第四螺栓固定到农具安装杆上,第一固定杆的前部通过第五螺栓固定在第二固定板上。或,第一固定杆的前部焊接到第二固定板上。以增加耙、锄、犁安装到农具安装杆后的连接强度及稳定性,减少在使用过程中农具发生偏转导致降低使用效果的状况发生。为了便于更换用于除草的钢刀,第二连接杆的下部设有一纵截面呈倒“凵”状的钢刀固定件,钢刀固定件的下方安有一纵截面呈“凵”状的钢刀,钢刀的两侧部均设有第三螺栓孔,进而钢刀通过第三螺栓固定在钢刀固定件的下方。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折叠犁,包括一折叠犁,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犁包括一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一车轮安装架、一农具安装杆、至少三个连接杆、一推杆;/n所述车轮安装架的前部安有一车轮,所述车轮安装架的后部固定有所述农具安装杆;/n所述农具安装杆的下方设有至少三个所述连接杆,至少三个所述连接杆的上部通过第一螺栓固定到所述农具安装杆上,至少三个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部安有一耙,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部安有一锄,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下部安有一犁;/n所述推杆包括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至少两个第二螺栓,所述第一固定杆设置在所述农具安装杆的上方,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后部设有至少两个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前部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第一螺栓孔的位置相匹配的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螺栓孔与所述第二螺栓孔,进而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前部通过第二螺栓固定到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后部;/n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后部设有一把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折叠犁,包括一折叠犁,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犁包括一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一车轮安装架、一农具安装杆、至少三个连接杆、一推杆;
所述车轮安装架的前部安有一车轮,所述车轮安装架的后部固定有所述农具安装杆;
所述农具安装杆的下方设有至少三个所述连接杆,至少三个所述连接杆的上部通过第一螺栓固定到所述农具安装杆上,至少三个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部安有一耙,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部安有一锄,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下部安有一犁;
所述推杆包括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至少两个第二螺栓,所述第一固定杆设置在所述农具安装杆的上方,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后部设有至少两个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前部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第一螺栓孔的位置相匹配的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螺栓孔与所述第二螺栓孔,进而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前部通过第二螺栓固定到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后部;
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后部设有一把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折叠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栓孔为三个,三个所述第一螺栓孔等间距排布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欣颖
申请(专利权)人:日照孝心农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