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并联输入串联输出的老化电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4598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7: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并联输入串联输出的老化电源装置,属于电力电子系统控制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由主机、从机、供电模块、负载装置、显示板、控制板、第一风扇、第二风扇、第一热敏电阻和第二热敏电阻模块组成。主机与所述从机的输入端并联,主机与从机的输入端并联后并与供电模块的电网相连。主机的输出与从机的输出串联之后与所述负载装置相连,输出串联之后与负载装置相连作为老化电源装置的输出端,从而实现输入并联输出串联。主机与从机的内部拓扑结构相同,主机、从机内部拓扑结构均包括单相AC/DC变换器电路、隔离LLC谐振变换器电路、双向BUCK‑BOOST变换器电路三个控制电路。本发明专利技术能量能够双向流动,不对电网造成污染,且损耗小、成本低,可靠性和实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并联输入串联输出的老化电源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电子系统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老化电源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国家正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出台电动汽车国家标准,鼓励发展电动汽车,绿色出行,2015年是电动汽车高速发展的开始,市场将出现大量电动汽车,与其配套的充电器、充电桩需求量很大,为满足市场需求,特推出电动汽车充电机及其节能老化装置。一方面满足汽车生产厂家对配置的充电机需求,另一方面解决其他充电机厂家老化的难题,因为电动汽车充电器功率较大,出厂老化时耗费大量电能,电能转化为热能,使环境温度很高,易发生火灾,还有老化时老化房的电线电流很大,发热严重,容易跳闸,节能老化装置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目前,老化测试设备的主要问题体现在:(1)采用电阻或类似的假负载,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加以消耗,这种最原始的放电方式,虽然简单、廉价,但造成了能量的巨大浪费,与今世界“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主题相违背的。同时,电阻放电装置的散热很难处理,老化用电量大电流大,导线空开发热严重,容易引发火灾、电气短路等危险。另外电阻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并联输入串联输出的老化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主机、从机、供电模块、负载装置、显示板、控制板、第一风扇、第二风扇、第一热敏电阻和第二热敏电阻模块组成;所述主机与所述从机的输入端并联,主机与从机的输入端并联后并与供电模块的电网相连;所述主机的输出与所述从机的输出串联之后与所述负载装置相连,输出串联之后与所述负载装置相连作为所述一种并联输入串联输出的老化电源装置的输出端,从而实现输入并联输出串联;所述主机与从机的内部拓扑结构相同,即所述主机内部拓扑结构包括单相AC/DC变换器电路、隔离LLC谐振变换器电路、双向BUCK-BOOST变换器电路三个控制电路,所述从机内部拓扑结构包括单相AC...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并联输入串联输出的老化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主机、从机、供电模块、负载装置、显示板、控制板、第一风扇、第二风扇、第一热敏电阻和第二热敏电阻模块组成;所述主机与所述从机的输入端并联,主机与从机的输入端并联后并与供电模块的电网相连;所述主机的输出与所述从机的输出串联之后与所述负载装置相连,输出串联之后与所述负载装置相连作为所述一种并联输入串联输出的老化电源装置的输出端,从而实现输入并联输出串联;所述主机与从机的内部拓扑结构相同,即所述主机内部拓扑结构包括单相AC/DC变换器电路、隔离LLC谐振变换器电路、双向BUCK-BOOST变换器电路三个控制电路,所述从机内部拓扑结构包括单相AC/DC变换器电路、隔离LLC谐振变换器电路、双向BUCK-BOOST变换器电路三个控制电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联输入串联输出的老化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通过与所述从机通过信号通信模块实现传输,所述主机与所述显示板的相连,所述显示板的通过通信协议与上位机相连,所述控制板通过产生控制信号对主机和从机进行对应控制;
所述第一风扇、第二风扇用于为主机、从机散热;另外,主机、从机分别通过第一热敏电阻和第二热敏电阻感应装置温度,然后将温度信号传递给主机从而实现温度控制,如果出现异常使温度过高,触发保护以避免更大损失。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并联输入串联输出的老化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于所述主机与从机的内部拓扑结构相同,通过内部拓扑结构内的双向开关切换实现能量双向流动,即由于所述主机与从机组成能量双向流动的隔离AC-DC模块,进而使所述一种并联输入串联输出的老化电源装置能够高效的将能量回馈于电网;能量正向流动时,所述AC端为输入,所述DC端为输出,能量反向流动时,所述AC端为输出,所述DC端为输入,通过模块的能量双向流动性实现电压反灌时不影响模块性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并联输入串联输出的老化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相AC/DC变换器电路包括原边直流母线电容、两组并联的DC/DC变换器电路,所述两组并联的DC/DC变换器电路分别为第一DC/DC变换器电路,第二DC/DC变换器电路;所述第一DC/DC变换器电路与所述第二DC/DC变换器电路拓扑结构相同;
所述DC/DC变换器电路包括隔离LLC谐振变换器电路,副边直流母线电容,双向BUCK-BOOST变换器电路和BUCK输出电容;
在所述主机中,所述单相AC/DC变换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于供电模块的输出端,所述单相AC/DC变换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原边直流母线电容相连,所述第一DC/DC变换器电路与所述第二DC/DC变换器电路的输入端并联于所述原边直流母线电容;
所述单相AC/DC变换器电路为全桥整流电路,所述全桥整流电路包括第一IGBT、第二IGBT、第三IGBT和第四IGBT,所述第一IGBT、所述第二IGBT、所述第三IGBT和所述第四IGBT的两端均反并联一个二极管;
所述第一IGBT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二IGBT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第三IGBT的发射极和所述第四IGBT的发射极相连,所述第一IGBT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三IGBT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第二IGBT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四IGBT的集电极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并联输入串联输出的老化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LLC谐振变换器电路包括第一H桥电路,原边侧谐振电容,变压器和第二H桥电路;
所述第一H桥电路包括第一MOSFET、第二MOSFET、第三MOSFET和第四MOSFET,所述第一MOSFET的漏极和所述第二MOSFET的漏极相连,所述第三MOSFET的源极和所述第四MOSFET的源极相连,所述第一MOSFET的源极和所述第三MOSFET的漏极相连,所述第二MOSFET的源极和所述第四MOSFET的漏极相连;
所述第一H桥电路的输入端与原边直流母线电容相连,所述原边侧谐振电容串联于第一H桥电路的输出端与变压器原边之间,所述变压器的原边与副边的匝数比为25:30;
所述第二H桥电路包括第五MOSFET、第六MOSFET、第七MOSFET和第八MOSFET,所述第五MOSFET的漏极和所述第六MOSFET的漏极相连,所述第七MOSFET的源极和所述第八MOSFET的源极相连,所述第五MOSFET的源极和所述第七MOSFET的漏极相连,所述第六MOSFET的源极和所述第八MOSFET的漏极相连;
所述第二H桥电路的输入端与变压器副边相连,所述第二H桥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副边直流母线电容相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并联输入串联输出的老化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BUCK变换器电路包括第五IGBT,第六IGBT,BUCK电感,所述第五IGBT和所述第六IGBT的两端均反向并联一个二极管;
所述第五IGBT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五MOSFET的漏极相连,所述第六IGBT的发射极和所述第八MOSFET的源极相连,所述第五IGBT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六IGBT的集电极相连,所述BUCK电感与所述第五IGBT的发射极串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并联输入串联输出的老化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双向BUCK-BOOST变换器电路的输出端与BUCK输出电容相连,所述双向BUCK-B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但汉兵曾鹏胡子恒粟梅孙尧王辉刘永露熊文静徐菁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