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无菌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3934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5: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次性无菌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包括植入管体、外延管和连接体,所述的植入管体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座上,所述的外延管的一端也固定在固定座上,且植入管体与外延管在固定座的内部连通,外延管的自由端与连接体固定并连通;在连接体的内部设有控制阀垫,控制阀垫上设有正压阀和负压阀,正常输液时,正压阀打开负压阀关闭,确保液体正向流动;当使用回抽设备反向回抽时,两侧的负压阀打开正压阀关闭,保证液体从侧孔回流;当不进行输液或者回抽时,正压阀和负压阀同时关闭,起到平衡连接体内外压力的作用,以避免回抽设备从连接体上拔出时产生负压,连接体内的负压会导致血液回流造成堵管。

Disposable sterile peripherally central cathe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无菌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
,特别涉及一种一次性无菌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技术介绍
中心静脉导管是重症患者术中及术后监测、补液输血、输入各种抢救药物的重要通道。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者由于需要长期输液、输入血制品、接受静脉营养治疗等外周反复静脉穿刺不可避免地造成患者痛苦,另外药物及高渗液体等可能对血管的破坏造成外周血管穿刺困难,此时中心静脉导管是较好的选择。中心静脉导管通常包括如下四个种类:经皮穿刺中心静脉导管(CVC)、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CVTC)和静脉输液港(PORT)。PICC—由外周静脉穿刺将一根中心静脉导管插入并使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右心房入口处的深静脉导管置入术,且在其外端连接有置于人体外的外延管,外延管作为与外界设备连通的连接体,对患者进行输液或者抽血,外延管上设有控制导管通断的导管夹,当进行输液或者抽血时,打开导管夹,输液或者抽血完成后关闭导管夹,在导管夹开、关时与输液或者抽血的动作之间存在时间差,很难做到一致,由于管内压力差的作用,容易导致使用过程中导管内形成气栓,或者出现血液倒流凝固堵塞导管,影响治疗效果并造成患者情绪不安,甚至需要重新置管,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痛,因此,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一次性无菌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具体内容如下:一次性无菌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包括植入管体、外延管和连接体,其特征是:所述的植入管体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座上,所述的外延管的一端也固定在固定座上,且植入管体与外延管在固定座的内部连通,外延管的自由端与连接体固定并连通;所述的连接体包括上盖体、下盖体和控制阀垫;所述的上盖体为两端连通的空心壳体,在上盖体下端的内表面设有自该端面向里切除的第一上台阶面,在上盖体下端的内表面还设有自第一上台阶面向里切除的第二上台阶面,第二上台阶面的尺寸小于第一上台阶面的尺寸,在第二上台阶面的根部设有环形的定位槽,在上盖体的下表面设有向下凸出的环形的固定凸起;所述的下盖体为两端连通的空心壳体,下盖体的下端与外延管固定并连通,在下盖体的上端设有向上凸出的第一下台阶体,第一下台阶体与上述的第一上台阶面的尺寸、形状对应匹配,在第一下台阶体的上端设有环形的第二下台阶体,在第一下台阶体的根部设有环形固定槽,该固定槽的与上述的固定凸起的尺寸、形状对应匹配;所述的控制阀垫的轮廓形状与上述的第二上台阶面的形状匹配,控制阀垫的上表面边沿设有环形的上固定条,该上固定条的尺寸形状与上述的定位槽对应匹配,控制阀垫的下表面边沿设有环形下固定条,该下固定条的内侧面与第二下台阶体的外侧面匹配,控制阀垫放置于上盖体的第二上台阶面内,将上盖体的下端与下盖体的上端对应扣合使两者固定在一起,上盖体的固定凸起对应插入下盖体的固定槽内,控制阀垫的上固定条对应卡在定位槽内,控制阀垫的下固定条套在第二下台阶体的外侧,控制阀垫被密封紧压在上盖体和下盖体之间;所述的控制阀垫的中部轴线上设有向下凸出的正压阀,在正压阀上设有竖向贯通的切缝甲,在控制阀垫上且位于正压阀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向上凸出的负压阀,在负压阀上设有竖向贯通的切缝乙,负压阀的整体尺寸小于正压阀。优选的,所述的正压阀和负压阀均为对称瓣膜构成的瓣膜止回阀。优选的,所述的上盖体和下盖体的材质均为医用塑料。优选的,所述的控制阀垫、上固定条和下固定条的材质均为硅胶。优选的,所述的上盖体的上半部为圆筒状,在筒体的外侧面设有外螺纹。优选的,所述的固定座的侧面设有两块对称的固定耳,每块固定耳上设有通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是一种一次性无菌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包括植入管体、外延管和连接体,所述的植入管体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座上,所述的外延管的一端也固定在固定座上,且植入管体与外延管在固定座的内部连通,外延管的自由端与连接体固定并连通;在连接体的内部设有控制阀垫,控制阀垫上设有正压阀和负压阀,避免瓣膜受力翻折,正常输液时,正压阀打开负压阀关闭,确保液体正向流动;当使用回抽设备反向回抽时,两侧的负压阀打开正压阀关闭,保证液体从侧孔回流;当不进行输液或者回抽时,正压阀和负压阀同时关闭,起到平衡连接体内外压力的作用,以避免回抽设备从连接体上拔出时产生负压,连接体内的负压会导致血液回流造成堵管,使用方便,应用范围广,性价比高。附图说明图1为一次性无菌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连接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方向的剖面图;图4为图3中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上盖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上盖体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下盖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下盖体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控制阀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C-C方向的剖面图;图中:11.植入导管、21.固定座、22.固定耳、23.通孔、31.外延管、41.下盖体、411.第一下台阶体、412.固定槽、413.第二下台阶体、42.上盖体、421.固定凸起、422.第一上台阶面、423.第二上台阶面、424.定位槽、43.上盖体圆筒状的上半部、44.外螺纹、51.控制阀垫、52.正压阀、53.切缝甲、54.负压阀、55.切缝乙、56.上固定条、57.下固定条。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参见图1-10,一次性无菌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包括植入管体、外延管和连接体;所述的植入管体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座上,所述的外延管的一端也固定在固定座上,且植入管体与外延管在固定座的内部连通,外延管的自由端与连接体固定并连通;所述的连接体包括上盖体、下盖体和控制阀垫;所述的上盖体为两端连通的空心壳体,在上盖体下端的内表面设有自该端面向里切除的第一上台阶面,在上盖体下端的内表面还设有自第一上台阶面向里切除的第二上台阶面,第二上台阶面的尺寸小于第一上台阶面的尺寸,在第二上台阶面的根部设有环形的定位槽,在上盖体的下表面设有向下凸出的环形的固定凸起;所述的下盖体为两端连通的空心壳体,下盖体的下端与外延管固定并连通,在下盖体的上端设有向上凸出的第一下台阶体,第一下台阶体与上述的第一上台阶面的尺寸、形状对应匹配,在第一下台阶体的上端设有环形的第二下台阶体,在第一下台阶体的根部设有环形固定槽,该固定槽的与上述的固定凸起的尺寸、形状对应匹配;所述的控制阀垫的轮廓形状与上述的第二上台阶面的形状匹配,控制阀垫的上表面边沿设有环形的上固定条,该上固定条的尺寸形状与上述的定位槽对应匹配,控制阀垫的下表面边沿设有环形下固定条,该下固定条的内侧面与第二下台阶体的外侧面匹配,控制阀垫放置于上盖体的第二上台阶面内,将上盖体的下端与下盖体的上端对应扣合使两者固定在一起,上盖体的固定凸起对应插入下盖体的固定槽内,控制阀垫的上固定条对应卡在定位槽内,控制阀垫的下固定条套在第二下台阶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次性无菌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包括植入管体、外延管和连接体,其特征是:/n所述的植入管体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座上,所述的外延管的一端也固定在固定座上,且植入管体与外延管在固定座的内部连通,外延管的自由端与连接体固定并连通;/n所述的连接体包括上盖体、下盖体和控制阀垫;/n所述的上盖体为两端连通的空心壳体,在上盖体下端的内表面设有自该端面向里切除的第一上台阶面,在上盖体下端的内表面还设有自第一上台阶面向里切除的第二上台阶面,第二上台阶面的尺寸小于第一上台阶面的尺寸,在第二上台阶面的根部设有环形的定位槽,在上盖体的下表面设有向下凸出的环形的固定凸起;/n所述的下盖体为两端连通的空心壳体,下盖体的下端与外延管固定并连通,在下盖体的上端设有向上凸出的第一下台阶体,第一下台阶体与上述的第一上台阶面的尺寸、形状对应匹配,在第一下台阶体的上端设有环形的第二下台阶体,在第一下台阶体的根部设有环形固定槽,该固定槽的与上述的固定凸起的尺寸、形状对应匹配;/n所述的控制阀垫的轮廓形状与上述的第二上台阶面的形状匹配,控制阀垫的上表面边沿设有环形的上固定条,该上固定条的尺寸形状与上述的定位槽对应匹配,控制阀垫的下表面边沿设有环形下固定条,该下固定条的内侧面与第二下台阶体的外侧面匹配,控制阀垫放置于上盖体的第二上台阶面内,将上盖体的下端与下盖体的上端对应扣合使两者固定在一起,上盖体的固定凸起对应插入下盖体的固定槽内,控制阀垫的上固定条对应卡在定位槽内,控制阀垫的下固定条套在第二下台阶体的外侧,控制阀垫被密封紧压在上盖体和下盖体之间;/n所述的控制阀垫的中部轴线上设有向下凸出的正压阀,在正压阀上设有竖向贯通的切缝甲,在控制阀垫上且位于正压阀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向上凸出的负压阀,在负压阀上设有竖向贯通的切缝乙,负压阀的整体尺寸小于正压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次性无菌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包括植入管体、外延管和连接体,其特征是:
所述的植入管体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座上,所述的外延管的一端也固定在固定座上,且植入管体与外延管在固定座的内部连通,外延管的自由端与连接体固定并连通;
所述的连接体包括上盖体、下盖体和控制阀垫;
所述的上盖体为两端连通的空心壳体,在上盖体下端的内表面设有自该端面向里切除的第一上台阶面,在上盖体下端的内表面还设有自第一上台阶面向里切除的第二上台阶面,第二上台阶面的尺寸小于第一上台阶面的尺寸,在第二上台阶面的根部设有环形的定位槽,在上盖体的下表面设有向下凸出的环形的固定凸起;
所述的下盖体为两端连通的空心壳体,下盖体的下端与外延管固定并连通,在下盖体的上端设有向上凸出的第一下台阶体,第一下台阶体与上述的第一上台阶面的尺寸、形状对应匹配,在第一下台阶体的上端设有环形的第二下台阶体,在第一下台阶体的根部设有环形固定槽,该固定槽的与上述的固定凸起的尺寸、形状对应匹配;
所述的控制阀垫的轮廓形状与上述的第二上台阶面的形状匹配,控制阀垫的上表面边沿设有环形的上固定条,该上固定条的尺寸形状与上述的定位槽对应匹配,控制阀垫的下表面边沿设有环形下固定条,该下固定条的内侧面与第二下台阶体的外侧面匹配,控制阀垫放置于上盖体的第二上台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荆文普邢正伟梁承君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迪奥医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