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加热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3881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5: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包括:设有第一安装孔的容器本体;设有进料口且位于容器本体内的滤筒;滤筒盖,可拆卸地盖装在滤筒的进料口上;支撑管,一端安装在滤筒盖上,与滤筒盖内侧连通,另一端可拆卸地且能沿容器本体的高度方向上下运动地安装在第一安装孔内,通过第一安装孔伸出容器本体外;支撑管从容器本体上拆卸下来且滤筒从滤筒盖上拆卸下来后,滤筒能够拆卸地安装在支撑管远离滤筒盖的一端上与支撑管连通,滤筒安装在支撑管上时,滤筒的进料口位于滤筒远离滤筒盖的一端上。该方案滤筒、滤筒盖和支撑管可进行不同组合以通过同一液体加热容器实现淋茶、泡茶等功能,同时可通过升降滤筒以合理调整茶叶等的冲泡时间,以防止茶汤过浓。

Liquid heating vess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体加热容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厨房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技术介绍
现有配有滤筒的液体加热容器,可将茶叶放在滤筒里面以实现泡茶的功能,但这种液体加热容器不能够实现淋茶,而对于现有的具有淋茶功能的液体加热容器而言,其又不能够实现泡茶功能,这就使得用户无法通过同一液体加热容器既实现淋茶又实现泡茶。因此,如何提出一种既能够实现淋茶又能够实现泡茶的液体加热容器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滤筒,位于所述容器本体内,且所述滤筒的一端上设置有进料口;滤筒盖,能够拆卸地盖装在所述滤筒的所述进料口上,所述滤筒盖上设置有进水通道;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一端安装在所述滤筒盖上,并与所述滤筒盖的内侧连通,所述支撑管的另一端能够拆卸地且能够沿所述容器本体的高度方向上下运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并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伸出所述容器本体外;其中,所述支撑管从所述容器本体上拆卸下来,且所述滤筒从所述滤筒盖上拆卸下来后,所述滤筒能够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支撑管远离所述滤筒盖的一端上,并与所述支撑管连通,且所述滤筒安装在所述支撑管上时,所述滤筒的进料口位于所述滤筒远离所述滤筒盖的一端上。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本体、滤筒盖、支撑管和滤筒,其中,容器本体用于盛装冲泡茶叶等所需的水,以进行泡茶或淋茶等操作,滤筒用于盛装茶叶等原材料,滤筒盖能够拆卸地安装在滤筒上,以对滤筒进行封口,而支撑管的一端与滤筒盖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安装孔安装到容器本体,比如容器体和容器盖上,这样便能够将滤筒、滤筒盖和支撑管组装成泡茶等所需的形态并将其整体能够拆卸地安装在容器本体上,以使液体加热容器能够通过该滤筒和滤筒盖进行泡茶等操作,而在该过程中,茶叶等原材料被放在滤筒和滤筒盖之间,因此滤筒盖还能够防止茶叶等原材料从滤筒中漂浮出来。而支撑管的另一端能够拆卸地且能够沿容器本体的高度方向上下运动地安装在第一安装孔内,并通过第一安装孔伸出容器本体外,即支撑管能够在容器本体内上下运动,而支撑管位于容器本体内的一端与滤筒盖连接,而滤筒盖又盖装在滤筒上,因此,支撑管在容器本体内上下运动时,便能够带动滤筒盖和滤筒上下运动,这样便能够实现滤筒和滤筒盖在容器本体内的升降,这样用户在利用该液体加热容器进行泡茶等操作时,能够将支撑管向上提升,以将滤筒向容器本体的开口提升,这样便能够在泡好茶等原材料以后,将滤筒向上提到液面以上,以防止茶叶等饮品继续浸泡在水中,这样用户便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茶叶等原材料的浸泡时间,以防止茶叶等原材料浸泡时间过长而导致茶水等过浓的情况发生。而在下次进行泡茶等操作时,可通过将支撑管向下降,以使滤筒又能够继续浸泡在水中,以继续进行泡茶等操作。而支撑管的一端伸出容器本体,这样便能够在容器本体外进行支撑管的升降操作,因而在升降滤筒时,便不用打开容器本体的容器盖,因而能够使滤筒的升降更加便利。此外,该种结构,还可将滤筒与滤筒盖分离,并将支撑管从容器本体上拆卸下来后,将滤筒能够拆卸地安装在支撑管远离滤筒盖的一端,并与支撑管的内部连通,而滤筒盖直接安装在支撑管的另一端,这样便可将滤筒和滤筒盖分别安装在支撑管的两端,从而便能够将滤筒、支撑管和滤筒盖重新组装成淋茶等操作所需的形态,这样便可利用该液体加热容器进行淋茶等操作,具体地,在具体使用时,可将滤筒盖直接扣在容器本体的底壁上,以使滤筒盖能够与容器本体底部形成一独立空腔,具体地,比如可将滤筒盖直接罩设安装在容器本体底部的加热装置上,这样滤筒盖内的水在加热装置的不断加热的作用下,便能够逐渐沸腾,从而沸腾的水便能够被支撑管引导到滤筒内,并直接淋到滤筒内的茶叶等原材料上,以实现淋茶等操作,这样就使得液体加热容器具有淋茶等功能。该种设置由于滤筒既能够与滤筒盖拆卸地安装在一起,以实现泡茶等操作,又能够安装在支撑管的另一端,以与滤筒盖和支撑管重新组装成淋茶等所需的形态,以进行淋茶等操作,这就使得用户在具体使用该液体加热容器时,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将滤筒盖、支撑管和滤筒进行不同方式的组装,以组合成淋茶等所需的形态或组合成泡茶等所需的形态,这样即可通过同一液体加热容器既实现淋茶等操作,又实现泡茶等操作,从而便能够扩大产品的功能,提高产品的实用性,进而便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多方面的需求,以提高用户体验。其中,通过滤筒盖上设置有进水通道一方面能够在进行泡茶等操作时,使容器本体内的水通过进水通道进入到滤筒内,另一方面能够在进行淋茶等操作时,使容器本体内的水能够不断地进入到滤筒盖内,以确保滤筒盖内具有足够多的水,从而能够确保淋茶等操作的效果。当然,也可不在滤筒盖上设置进水通道,该种设置,在进行泡茶等操作时,可通过滤筒上的孔向滤筒内进水,而在进行淋茶等操作时,可通过滤筒盖与容器本体底部的间隙向滤筒盖内加水,以确保滤筒盖的水量。其中,进水通道优选为设置在滤筒盖上的进水孔或进水通道优选为设置在滤筒盖的边缘上的进水缺口。其中,容器本体的侧壁上设置容器嘴,而通过在容器本体的侧壁上设置容器嘴,能够通过容器嘴来进行容器本体内的茶水等的倒出,这样在倒出茶水等时,便不用打开容器盖,取出滤筒和滤筒盖组成的泡制组件等,因而能够使茶水等的倒出更加方便。当然,也可不设置容器嘴,而直接通过容器本体的开口进行茶水等的倒出。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滤筒盖与所述支撑管为一体式结构,或所述滤筒盖与所述支撑管能够拆卸地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滤筒盖与支撑管优选为一体式结构,因为一体式结构的力学性能好,因而能够确保滤筒盖与支撑管之间的连接强度,此外,还可将滤筒盖与支撑管一体制成,批量生产,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产品的生产加工成本。当然,滤筒盖与支撑管也可为分体式结构,即可拆卸结构,这样便能够在不使用液体加热容器时将滤筒盖和支撑管分开收纳与存放,以提高收纳和存放的便利性,同时,滤筒盖与支撑管为能够拆卸地结构,还能够在滤筒盖与支撑管污损以后,单独对滤筒盖或支撑管进行更换,以提高产品的维修便利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支撑管为能够伸长或缩短的伸缩杆。在该些技术方案中,支撑管能够伸长或缩短使得用户在利用该液体加热容器进行泡茶时,能够将支撑管缩短,以将滤筒向容器本体的开口提升,这样便能够在泡好茶以后,将滤筒向上提到液面以上,以防止茶叶等饮品继续浸泡在水中,这样用户便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茶叶等原材料的浸泡时间,以防止茶叶等原材料浸泡时间过长而导致茶水等过浓的情况发生。而在下次进行泡茶等操作时,可通过将支撑管伸长,以使滤筒又能够继续浸泡在水中,以继续进行泡茶。此外,支撑管为能够伸长或缩短的伸缩杆,还可通过支撑管的伸长或缩短来调节支撑管的整体强度,以使其能够适应不同高度的容器本体。在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n滤筒,位于所述容器本体内,且所述滤筒的一端上设置有进料口;/n滤筒盖,能够拆卸地盖装在所述滤筒的所述进料口上,所述滤筒盖上设置有进水通道;/n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一端安装在所述滤筒盖上,并与所述滤筒盖的内侧连通,所述支撑管的另一端能够拆卸地且能够沿所述容器本体的高度方向上下运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并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伸出所述容器本体外;/n其中,所述支撑管从所述容器本体上拆卸下来,且所述滤筒从所述滤筒盖上拆卸下来后,所述滤筒能够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支撑管远离所述滤筒盖的一端上,并与所述支撑管连通,且所述滤筒安装在所述支撑管上时,所述滤筒的进料口位于所述滤筒远离所述滤筒盖的一端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
滤筒,位于所述容器本体内,且所述滤筒的一端上设置有进料口;
滤筒盖,能够拆卸地盖装在所述滤筒的所述进料口上,所述滤筒盖上设置有进水通道;
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一端安装在所述滤筒盖上,并与所述滤筒盖的内侧连通,所述支撑管的另一端能够拆卸地且能够沿所述容器本体的高度方向上下运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并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伸出所述容器本体外;
其中,所述支撑管从所述容器本体上拆卸下来,且所述滤筒从所述滤筒盖上拆卸下来后,所述滤筒能够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支撑管远离所述滤筒盖的一端上,并与所述支撑管连通,且所述滤筒安装在所述支撑管上时,所述滤筒的进料口位于所述滤筒远离所述滤筒盖的一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筒盖与所述支撑管为一体式结构,或所述滤筒盖与所述支撑管能够拆卸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管伸出所述容器本体的一端上设置有提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管沿所述支撑管的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卡扣结构,所述容器本体上、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边缘上设置有配合结构,任一所述卡扣结构均能够与所述配合结构配合,以将所述支撑管安装在所述容器本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扣结构为设置在所述支撑管的侧壁上的环形卡槽,所述环形卡槽沿所述支撑管的周向方向设置,所述配合结构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周向分布在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边缘上的弹性柱塞;
其中,所述弹性柱塞靠近所述支撑管的一端能够卡入到任一所述环形卡槽内,以将所述支撑管能够沿所述容器本体的高度方向上下运动地安装在所述容器本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管能够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卡扣结构为设置在所述支撑管的侧壁上的限位凸起,所述配合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边缘上的止位部和避空槽;
其中,所述止位部能够与任一所述限位凸起卡扣配合,以将所述支撑管固定安装在所述容器本体上,且转动所述支撑管使所述限位凸起对应所述避空槽设置时,任一所述限位凸起能够在所述避空槽内上下滑动,使所述支撑管能够沿所述容器本体的高度方向上下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滤筒上,所述滤筒能够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支撑管远离所述滤筒盖的一端上时,所述固定件的另一端能够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支撑管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包括:
容器体,所述容器体上设置有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向阳南春来罗金柳生唐小玲刘云祥柳维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