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器及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3716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6: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器及电器,充电器包括壳体、安装座、卷线结构、插电结构、电源线及插头,壳体的内部设有容置腔,且壳体还设有与容置腔连通的第一避位孔及第二避位孔,安装座、卷线结构及插电结构均位于容置腔内;卷线结构包括线轮及接电部,线轮与安装座转动连接,接电部与线轮连接,电源线绕设于线轮,且电源线的一端与接电部连接,另一端穿设于第一避位孔,并用于与用电装置连接;插电结构包括导电部,导电部设置于安装座上,并与插头连接,插头穿设于第二避位孔,并用于与电源插座连接,导电部在电源线未完全拉出时与接电部间隔设置,且导电部能够在电源线完全拉出时与接电部接触,以避免导电部与接电部摩擦。

Charger and electric appli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器及电器
本技术涉及电气
,尤其涉及一种充电器及电器。
技术介绍
目前,电器的使用已经越来越普遍,常见的电器有手机、电脑、电饭煲、电视机等。电器一般包括用电装置及电源线,电源线用于将外部电源接入至用电装置,以使用电装置能够正常工作或对用电装置进行充电。由于电器与电源插座之间的距离是不确定的,为了适应广大用户的需求,电器上所配置的电源线一般都比较长。这样,用户不需要使用电器时,过长的电源线容易缠绕在一起,给用户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器及电器,旨在解决现有电器的电源线过长而给用户带来不便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充电器,包括壳体、安装座、卷线结构、插电结构、电源线及插头,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容置腔,且所述壳体还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第一避位孔及第二避位孔,所述安装座、所述卷线结构及所述插电结构均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卷线结构包括线轮及接电部,所述线轮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接电部与所述线轮连接,所述电源线绕设于所述线轮,且所述电源线的一端与所述接电部连接,另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避位孔,并用于与用电装置连接;所述插电结构包括导电部,所述导电部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并与所述插头连接,所述插头穿设于所述第二避位孔,并用于与电源插座连接,所述导电部在所述电源线未完全拉出时与所述接电部间隔设置,且所述导电部能够在所述电源线完全拉出时与所述接电部接触。可选地,所述充电器还包括第一磁吸件及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与所述电源线连接,所述第二磁吸件与所述导电部连接,所述第一磁吸件能够跟随所述电源线移动,并在所述电源线完全拉出时吸附所述第二磁吸件,以使所述导电部与所述接电部接触。可选地,所述导电部包括绝缘座及端子,所述绝缘座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磁吸件及所述端子均设置于所述绝缘座上,且所述端子与所述插头电连接,所述绝缘座能够在所述第一磁吸件吸附所述第二磁吸件时相对所述安装座转动,以使所述端子与所述接电部接触,所述充电器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绝缘座连接,所述复位件能够在所述第一磁吸件与所述第二磁吸件分离时驱动所述绝缘座复位,以使所述端子与所述接电部分离。可选地,所述安装座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磁吸件在所述电源线完全拉出时位于所述限位槽内。可选地,所述壳体还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避位槽,所述充电器还包括开关,所述开关穿设于所述避位槽内,并能够相对所述壳体移动,所述开关还设有第一斜面,且所述第一斜面能够在所述开关移动时驱动所述导电部与所述接电部分离,以使所述电源线能够收卷至所述线轮。可选地,所述充电器包括限位件及弹性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安装座滑动连接,所述开关还设有第二斜面,且所述第二斜面能够在所述开关移动时驱动所述限位件移动,并使所述弹性件储存弹性势能。可选地,所述充电器还包括发条弹簧,所述发条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线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且所述发条弹簧与所述线轮同轴设置。可选地,所述线轮包括相连接的轮体及凸起,所述电源线绕设于所述轮体上,所述凸起能够跟随所述轮体转动,且所述凸起能够在所述电源线拉出时推动所述限位件移动,并能够在所述电源线拉出时限制所述电源线完全收卷至所述线轮上。可选地,所述充电器包括印制电路板,所述印制电路板与所述安装座连接,所述插头及所述导电部均与所述印制电路板电连接。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器,包括所述用电装置及上述任一项所述充电器。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上述充电器,通过设置线轮,不需要使用电源线时,电源线能够绕设在线轮上,方便收纳。需要使用电器时,将电源线拉出即可,操作简便。而且,导电部在电源线完全拉出时与接电部间隔设置,并能够在电源线完全拉出时与接电部接触。这样,接电部在电源线拉出及收卷的过程中均能够避免与导电部摩擦,以延长接电部及导电部的使用寿命。此外,导电部与接电部间隔设置还能够避免接电部与导电部摩擦产生电火花,以提高充电器及使用该充电器的电器的安全性能。而且,充电器仅在电源线完全拉出时才能正常使用,能够避免充电器在使用时因电源线卷绕在壳体内产生大量热量而引起的安全隐患。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充电器的电源线收卷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充电器的电源线拉出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充电器移除壳体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卷线结构的示意图;图5为图4中卷线结构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6为图2中充电器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图7为图6中结构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8为图3中A处省略滑动座时的放大图;图9为电源线完全拉出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6中B处省略滑动座时的放大图;图11为发条弹簧与壳体的安装示意图;图12为图10中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0中限位件限制线轮回退的结构示意图。说明书中附图标记如下:10、壳体;11、避位槽;12、第二固定部;121、第二安装槽;20、安装座;21、轴承孔;22、槽口;23、滑动座;24、安装件;25、限位件;251、施力面;252、止退面;201、限位槽;30、卷线结构;31、线轮;301、置物孔;302、第一固定部;303、第一安装槽;311、轮体;312、凸起;3121、第一端面;3122、第二端面;32、接电部;33、轴承;40、插电结构;41、导电部;411、绝缘座;412、端子;50、电源线;60、插头;71、第一磁吸件;72、第二磁吸件;80、开关;81、拨动体;82、本体;801、第一斜面;802、第二斜面;90、发条弹簧;101、印制电路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器的充电器,该电器还包括用电装置,充电器用于将用电装置与电源插座连接。如图1至图3所示,充电器包括壳体10、安装座20、卷线结构30、插电结构40、电源线50及插头60。壳体10的内部设有容置腔,且壳体10还设有与容置腔连通的第一避位孔及第二避位孔。安装座20、卷线结构30及插电结构40均位于容置腔内,且安装座20与壳体10连接。主要参考图4及图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安装座、卷线结构、插电结构、电源线及插头,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容置腔,且所述壳体还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第一避位孔及第二避位孔,所述安装座、所述卷线结构及所述插电结构均位于所述容置腔内;/n所述卷线结构包括线轮及接电部,所述线轮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接电部与所述线轮连接,所述电源线绕设于所述线轮,且所述电源线的一端与所述接电部连接,另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避位孔,并用于与用电装置连接;/n所述插电结构包括导电部,所述导电部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并与所述插头连接,所述插头穿设于所述第二避位孔,并用于与电源插座连接,所述导电部在所述电源线未完全拉出时与所述接电部间隔设置,且所述导电部能够在所述电源线完全拉出时与所述接电部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安装座、卷线结构、插电结构、电源线及插头,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容置腔,且所述壳体还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第一避位孔及第二避位孔,所述安装座、所述卷线结构及所述插电结构均位于所述容置腔内;
所述卷线结构包括线轮及接电部,所述线轮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接电部与所述线轮连接,所述电源线绕设于所述线轮,且所述电源线的一端与所述接电部连接,另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避位孔,并用于与用电装置连接;
所述插电结构包括导电部,所述导电部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并与所述插头连接,所述插头穿设于所述第二避位孔,并用于与电源插座连接,所述导电部在所述电源线未完全拉出时与所述接电部间隔设置,且所述导电部能够在所述电源线完全拉出时与所述接电部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还包括第一磁吸件及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与所述电源线连接,所述第二磁吸件与所述导电部连接,所述第一磁吸件能够跟随所述电源线移动,并在所述电源线完全拉出时吸附所述第二磁吸件,以使所述导电部与所述接电部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部包括绝缘座及端子,所述绝缘座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磁吸件及所述端子均设置于所述绝缘座上,且所述端子与所述插头电连接,所述绝缘座能够在所述第一磁吸件吸附所述第二磁吸件时相对所述安装座转动,以使所述端子与所述接电部接触,所述充电器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绝缘座连接,所述复位件能够在所述第一磁吸件与所述第二磁吸件分离时驱动所述绝缘座复位,以使所述端子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国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亿林云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