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车载充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3715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6: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功能车载充电设备,包括前壳、后壳、充电PCB、驱动电机、上齿条、下齿条、上连接臂、下连接臂、前导轨和后导轨,前导轨靠近后导轨的一侧设置有前导槽,后导轨靠近前导轨的一侧设置有后导槽,前导槽与后导槽共同包覆在上连接臂与下连接臂的外侧,上连接臂的下端与上齿条固定连接,下连接臂的上端与下齿条固定连接,上齿条与下齿条均与驱动电机的活动端传动连接,前壳和后壳共同包覆在前导轨与后导轨的外侧,充电PCB位于前壳与后壳之间,充电PCB与前导轨的外侧固定连接,充电PCB上还设置有蓝牙耳机充电接口。该多功能车载充电设备能够在车载时给手机进行无线充电,还能对蓝牙耳机进行充电,整体的结构新颖合理,使用便利。

A multifunctional vehicle charg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车载充电设备
本技术涉及车载配件的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车载充电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现在手机及其它移动数码产品的迅速发展,越来越来的手机和蓝牙耳机被应用在日常当中,不管手机还是蓝牙耳机,每天都需要充电两次以上,甚至更多,使用者也经常需要在汽车上进行充电,但是现在的有线充电经常需要找线头,而且对蓝牙耳机而言,充电也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车载充电设备,该多功能车载充电设备能够在车载时给手机进行无线充电,还能对蓝牙耳机进行充电,整体的结构新颖合理,使用便利。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车载充电设备,包括前壳、后壳、充电PCB、驱动电机、上齿条、下齿条、上连接臂、下连接臂、前导轨和后导轨,所述前导轨靠近所述后导轨的一侧设置有前导槽,所述后导轨靠近所述前导轨的一侧设置有后导槽,所述前导槽与所述后导槽共同包覆在所述上连接臂与所述下连接臂的外侧,所述上连接臂的下端与所述上齿条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接臂的上端与所述下齿条固定连接,所述上齿条位于所述上连接臂靠近所述下连接臂的一侧,所述下齿条位于所述下连接臂靠近所述上连接臂的一侧,驱动电机位于所述上齿条与所述下齿条之间,所述上齿条与所述下齿条均与所述驱动电机的活动端传动连接,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共同包覆在所述前导轨与所述后导轨的外侧,所述充电PCB位于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之间,所述充电PCB与所述前导轨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充电PCB上还设置有蓝牙耳机充电接口。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连接臂的顶部固定有上夹持板,所述下连接臂的底部固定有下夹持板。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夹持板靠近所述下夹持板的一侧与所述下夹持板靠近所述上夹持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滑胶垫。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后壳上固定有电机架,所述驱动电机的固定端安装在所述电机架的内部。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后壳远离所述前壳的一侧固定有夹紧头,所述夹紧头的外侧螺纹连接有锁定螺母。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后壳的上端一侧设置有蓝牙耳机充电插槽,所述蓝牙耳机充电插槽的下端与所述蓝牙耳机充电接口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包括蓝牙耳机,所述蓝牙耳机插在所述蓝牙耳机充电插槽中,所述蓝牙耳机与所述蓝牙耳机充电接口电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蓝牙耳机包括铝合金外壳、锂聚合物电池、磁铁、上盖、下盖、耳机PCB、顶盖和硅胶套,所述锂聚合物电池位于所述铝合金外壳的内部,所述磁铁固定在所述铝合金外壳靠近所述蓝牙耳机充电接口的一端,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包覆所述耳机PCB,所述耳机PCB与所述锂聚合物电池电性连接,所述顶盖固定在所述上盖上,所述硅胶套套在所述顶盖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多功能车载充电设备,该多功能车载充电设备能够在车载时给手机进行无线充电,还能对蓝牙耳机进行充电,整体的结构新颖合理,使用便利。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车载充电设备的第一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车载充电设备的第二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车载充电设备的第一爆炸图;图4为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车载充电设备的第二爆炸图;图5为实施例所述的蓝牙耳机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所述的蓝牙耳机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1至图6中:1、前壳;2、后壳;3、充电PCB;4、驱动电机;5、上齿条;6、下齿条;7、上连接臂;8、下连接臂;9、前导轨;10、后导轨;11、上夹持板;12、下夹持板;13、防滑胶垫;14、电机架;15、夹紧头;16、锁定螺母;17、蓝牙耳机充电插槽;18、铝合金外壳;19、上盖;20、下盖;21、硅胶套;22、蓝牙耳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至图6所示,于本实施例中,一种多功能车载充电设备,包括前壳1、后壳2、充电PCB3、驱动电机4、上齿条5、下齿条6、上连接臂7、下连接臂8、前导轨9和后导轨10,所述前导轨9靠近所述后导轨10的一侧设置有前导槽,所述后导轨10靠近所述前导轨9的一侧设置有后导槽,所述前导槽与所述后导槽共同包覆在所述上连接臂7与所述下连接臂8的外侧,所述上连接臂7的下端与所述上齿条5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接臂8的上端与所述下齿条6固定连接,所述上齿条5位于所述上连接臂7靠近所述下连接臂8的一侧,所述下齿条6位于所述下连接臂8靠近所述上连接臂7的一侧,驱动电机4位于所述上齿条5与所述下齿条6之间,所述上齿条5与所述下齿条6均与所述驱动电机4的活动端传动连接,所述前壳1和所述后壳2共同包覆在所述前导轨9与所述后导轨10的外侧,所述充电PCB3位于所述前壳1与所述后壳2之间,所述充电PCB3与所述前导轨9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充电PCB3上还设置有蓝牙耳机充电接口。在需要进行车载充电时,启动所述驱动电机4,在所述驱动电机4的活动端上所安装的齿轮的带动下,所述上齿条5向上攀升,所述下齿条6向下下落,带动所述上连接臂7沿着所述后导槽滑动,所述下连接臂8沿着所述前导槽滑动,使得所述上连接臂7与所述下连接臂8之间的相对距离拉开,在所述前壳1上放置手机后,所述上连接臂7与所述下连接臂8之间的相对距离开始缩短,使得所述上连接臂7与所述下连接臂8分别从上方和下方分别对手机进行夹持固定,而所述充电PCB3开始工作,对手机进行一个无线充电;另外位于所述充电PCB3上的所述蓝牙耳机充电接口还能够插入蓝牙耳机22,并且进行蓝牙耳机22的充电,实现多功能用途。于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连接臂7的顶部固定有上夹持板11,所述下连接臂8的底部固定有下夹持板12。由于汽车在移动的时候回颠簸,通过所述上夹持板11和所述下夹持板12共同夹紧手机,防止手机在充电的过程中发生移动,影响了充电。于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夹持板11靠近所述下夹持板12的一侧与所述下夹持板12靠近所述上夹持板1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滑胶垫13。现在的手机外壳的边沿多半为弧形或者带有圆角,直接用平板进行夹持手机会非常的不稳定,增设所述防滑胶垫13能够增大所述上夹持板11与所述下夹持板12对手机的摩擦,使得抓取更加牢固。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后壳2上固定有电机架14,所述驱动电机4的固定端安装在所述电机架14的内部。设计所述电机架14便于较好地安装并固定所述驱动电机4。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后壳2远离所述前壳1的一侧固定有夹紧头15,所述夹紧头15的外侧螺纹连接有锁定螺母16。将所述夹紧头15套在汽车上的固定位置上,通过旋转所述锁定螺母16将所述夹紧头15紧紧夹持在汽车的固定位置上。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后壳2的上端一侧设置有蓝牙耳机充电插槽17,所述蓝牙耳机充电插槽17的下端与所述蓝牙耳机充电接口连接。蓝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车载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壳、后壳、充电PCB、驱动电机、上齿条、下齿条、上连接臂、下连接臂、前导轨和后导轨,所述前导轨靠近所述后导轨的一侧设置有前导槽,所述后导轨靠近所述前导轨的一侧设置有后导槽,所述前导槽与所述后导槽共同包覆在所述上连接臂与所述下连接臂的外侧,所述上连接臂的下端与所述上齿条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接臂的上端与所述下齿条固定连接,所述上齿条位于所述上连接臂靠近所述下连接臂的一侧,所述下齿条位于所述下连接臂靠近所述上连接臂的一侧,驱动电机位于所述上齿条与所述下齿条之间,所述上齿条与所述下齿条均与所述驱动电机的活动端传动连接,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共同包覆在所述前导轨与所述后导轨的外侧,所述充电PCB位于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之间,所述充电PCB与所述前导轨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充电PCB上还设置有蓝牙耳机充电接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车载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壳、后壳、充电PCB、驱动电机、上齿条、下齿条、上连接臂、下连接臂、前导轨和后导轨,所述前导轨靠近所述后导轨的一侧设置有前导槽,所述后导轨靠近所述前导轨的一侧设置有后导槽,所述前导槽与所述后导槽共同包覆在所述上连接臂与所述下连接臂的外侧,所述上连接臂的下端与所述上齿条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接臂的上端与所述下齿条固定连接,所述上齿条位于所述上连接臂靠近所述下连接臂的一侧,所述下齿条位于所述下连接臂靠近所述上连接臂的一侧,驱动电机位于所述上齿条与所述下齿条之间,所述上齿条与所述下齿条均与所述驱动电机的活动端传动连接,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共同包覆在所述前导轨与所述后导轨的外侧,所述充电PCB位于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之间,所述充电PCB与所述前导轨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充电PCB上还设置有蓝牙耳机充电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车载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臂的顶部固定有上夹持板,所述下连接臂的底部固定有下夹持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车载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持板靠近所述下夹持板的一侧与所述下夹持板靠近所述上夹持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滑胶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兴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慧衍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