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式辅助分流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3655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电力行业带电作业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捷式辅助分流线,包括一根软铜线,在软铜线的两端固定焊接有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同时在软铜线的两端搭接有一组分叉线头,在分叉线头的端面均固定连接有后备线夹,第一接头和与其相对应的后备线夹对接于输电线路上,第二接头和与其相对应的后备线夹对接于分流线路上。本装置通过采用两组活动接头和后备线夹同步固定的方式,节省了时间体力,也通过固定后备线夹和活动接头的方式避免了因传统方法绑扎不紧造成分流线脱落的隐患,大大提高了作业的安全系数。

A convenient auxiliary shunt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捷式辅助分流线
本技术涉电力行业带电作业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捷式辅助分流线。
技术介绍
目前带电处理引流接头发热缺陷时,绑扎分流线需要以下几个繁琐的步骤:首先是将截面积为25平方毫米粗的软铜线两端先后紧紧缠绕到导线端和引流线夹端,再确认缠绕紧后,再使用绑扎丝(细铁丝)进行紧固后方可开始作业,以330千伏双分裂导线为例,在绑扎完导线端,绑扎引流线端需要作业人员弯腰进行绑扎,整体耗费时间约5-10分钟,这样不仅耗费体力,而且耗费时间长,对作业人员专业技能和细心程度要求高。因为如果分流线绑扎不紧,在作业人员作作业过程中则有可能导致分流线因松动而掉落,对作业人员和线路运行造成极大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捷式辅助分流线,有效的解决了传统绑扎分流线操作难度大、效率低的问题,本装置通过采用两组活动接头和后备线夹同步固定的方式,节省了时间体力,也通过固定后备线夹和活动接头的方式避免了因传统方法绑扎不紧造成分流线脱落的隐患,大大提高了作业的安全系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种便捷式辅助分流线,包括一根软铜线1,其特征在于,在软铜线1的两端固定焊接有第一接头2和第二接头3,同时在软铜线1的两端搭接有一组分叉线头4,在分叉线头4的端面均固定连接有后备线夹5,第一接头2和与其相对应的后备线夹5对接于输电线路上,第二接头3和与其相对应的后备线夹5对接于分流线路上。所述第一接头2和第二接头3均由固定接头6和活动接头7组成,固定接头6分为三部分,分别为弧形部、纵向部和横向部。所述固定接头6的纵向部设置导槽601,导槽601与活动接头7上的滑块701相互啮合。所述固定接头6的横向部安装有可活动嵌套有螺杆8,螺杆8的一端可活动安装于活动接头7上,螺杆8的另一端安装有转柄9。所述第一接头2和第二接头3的横向部安装有固定螺杆8的定销10。所述活动接头7上端面为与固定接头6弧形部相对应的圆弧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装置通过计算针对不同电压等级线路上导线和引流的直径将分流线两端设置为直径可调节模式,其调节范围可适应220千伏至750千伏线路导线直径,作业人员只需将接头卡到导线和引流线上后拧紧四个螺丝即可,时间可控制在一分钟内,不但节省了时间体力,也通过上紧后备线夹和接头的方式避免了因传统方法绑扎不紧造成分流线脱落的隐患,大大提高了作业的安全系数。相比于传统分流线,便携式辅助分流线的优势一在于通过增加一组后备线夹避免了引流线绑扎不紧造成脱落的安全隐患,优势二在于将缠绕绑扎软铜线的方式改为卡住后上紧螺丝即可,只需一分钟便可完成,大大节省了时间和体力,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结构示意图;图3是活动接头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软铜线1、第一接头2、第二接头3、分叉线头4、后备线夹5、固定接头6、导槽601、活动接头7、滑块701、螺杆8、转柄9、固定销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例1如图1~3所述的一种便捷式辅助分流线,旨在提供一种取代传统分流线的便捷安装式分流线。本装置将一根软铜线变成了两端为Y形分叉的软铜线,采用横截面积为35平方毫米(或70平方毫米)的软铜线为主体,两端Y字分叉,安装接头和后备线夹结构,实现分流线高效、快捷、安全固定。具体结构、原理和操作流程如下所述。软铜线1的主体线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接头2和第二接头3。在软铜线1的两端搭接有一组分叉线头4,从而形成两个Y型结构。在分叉线头4的端面连接有后备线夹5。第一接头2和第二接头3的结构相同,如图2所示,均由固定接头6和活动接头7组成。固定接头6整体按照位置结构分为三部分,分别为弧形部、纵向部和横向部。纵向部设置导槽601,导槽601与活动接头7上的滑块701相互啮合。横向部安装有可活动嵌套有螺杆8,螺杆8的一端可活动安装于活动接头7上,螺杆8的另一端安装有转柄9。在螺杆8旋转时,可以使得活动接头7相对于固定接头6上升或者下降。使用时,第一接头2的弧形部挂接于输电线路上,旋转转柄9,使得活动接头7与固定接头6之间的距离缩小,进而将输电线路卡接于活动接头7和固定接头6之间。当第一接头2固定后,旋转位于横向部安装的定销10,使得定销抵触于螺杆8上,使得螺杆8保持稳定,不松动。第二接头3则用于卡接分流线,卡接方式和第一接头2的卡接方式相同。两个后备线夹5与同位置的第一接头2和第二接头3对应安装,即第一接头2和与其相对应的后备线夹5对接于输电线路上,第二接头3和与其相对应的后备线夹5对接于分流线路上。后备线夹5的作用是辅助固定和辅助传输,防止第一接头2和第二接头3过热传输。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捷式辅助分流线,包括一根软铜线,其特征在于,在软铜线的两端固定焊接有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同时在软铜线的两端搭接有一组分叉线头,在分叉线头的端面均固定连接有后备线夹,第一接头和与其相对应的后备线夹对接于输电线路上,第二接头和与其相对应的后备线夹对接于分流线路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捷式辅助分流线,包括一根软铜线,其特征在于,在软铜线的两端固定焊接有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同时在软铜线的两端搭接有一组分叉线头,在分叉线头的端面均固定连接有后备线夹,第一接头和与其相对应的后备线夹对接于输电线路上,第二接头和与其相对应的后备线夹对接于分流线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式辅助分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均由固定接头和活动接头组成,固定接头分为三部分,分别为弧形部、纵向部和横向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李宏涛吕强郑晶晶马国强张海涛南江成保赵为纲李彩宏杨健李永强张步勇翟耀乾王伟任亚军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