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华雄专利>正文

陶瓷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3653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关一种陶瓷面板,其主要包括有一体成型具适当外形的本体,该本体包括表面与底面,该底面具有预定深度及长、宽的加强框肋,加强框肋间形成内凹的空心部,在运用于建筑物面板时,各加强框肋具有连通的横向通孔,在运用于家具桌面板时,加强框肋在结合处设有纵向的结合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面板具有增加强度及施工容易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瓷面板

技术介绍
一般建筑物的内壁或外墙大都会设置石材或瓷砖,而现今的施工方法不外 乎湿式与干式两种。其中湿式施工方法在预定贴合壁面上涂上一层水泥,再将 瓷砖等待贴合物贴附,因为已全瓷化的瓷砖无法与水泥结合固定,造成湿式施 工方法其水泥附着力有限,故仅能贴附尺寸较小的瓷砖。而干式施工方法使用 尺寸较大的花冈石或大理石等石材,预先在待结合壁面架设架体,并在石材侧 面安装若干固定片,再以此固定片与架体结合。该种干式方法固定结构以已获台湾专利为例,公告第00372567号"干式施工法石材固定构造改良"专利(1999 年10月21日专利公告数据参照),该专利包括有固定件、活动片及嵌固件; 其中,该固定件主要具有较长且厚的插杆,可插入并固定于结构墙内,及较短 且扁平的定位片,可平贴于石材顶面;活动片枢设于固定件定位片上,而可转动调整,其两侧并具有对应的缺槽;嵌固件则具有嵌片,可插入该活动片的缺槽及石材的圆弧切槽,以将石材固定,而达施工便捷,可节省工时与工件,精度较佳且牢固等功效。台湾专利公告第00470106号"石材固定件"专利("2001 年12月21日专利公告数据参照"),其主要具有一L形状轮廓的结合体,该结 合体的垂直端壁设有槽孔,而以定位组件穿过该槽孔深入建材(如钢筋混凝土 结构墙)内定位;改良特征在于该结合体的水平端壁,其前端端壁向下弯折形 成一对正中央垂直的下嵌体,该下嵌体正中央上方并向上突设有上嵌体,且上、下嵌体面向水平端壁的端面设有对应上嵌体面积大小的缺口;借助这些设置,在施工时,可使原充填在石材上下端嵌槽内的粘胶,在上下嵌体嵌入嵌槽内后部分 被挤出的粘胶可经由缺口填入上、下两石材所形成的缝隙内,以达到可提升上、下两石材的结合稳固性,且上、下两嵌体因对正中央,故上、下两石材所对应 的嵌槽成型施工较为便捷,可有效改善因不正导致必须挖深耗工费时的缺点。由于湿式施工方法无法固定大尺寸石材,而干式工法必须依赖固定件来施 工,而使用固定片不但成本增加,且施工不方便,费时又费力为其缺点。再者,现代化的家具,为了具有质感,已大量使用人造石材作为桌面的面 板,然而由于大尺寸的面板在成型时容易产生翘曲现象,制造不易且强度不高 为其缺点。以上即为现有技术存有的最大缺点,此缺点为本领域亟待克服的难 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陶瓷面板,能增加陶瓷面板的 强度,并且施工容易。依据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陶瓷面板主要包括有一体成型具适当外形的 本体,该本体包括表面与底面,该底面具有预定深度及长、宽的加强框肋,加 强框肋间形成内凹的空心部,在运用于建筑物面板时,各加强框肋具有连通的 横向通孔,在运用于家具桌面板时,加强框肋于结合处设有纵向的结合孔,具 有增加强度及施工容易的功效。本专利技术釆用此结构与相同厚度的现有面板相比较,其重量仅有现有面板的30%-40%,但面板强度却比现有面板高,且施工较为便利。并且因该横向通 孔的设置,使陶瓷面板与壁面结合施工时更为容易、快速,且可节省可观的金 属固定件费用。附图说明图l本专利技术立体图2本专利技术运用于建筑物面板实施例立体图; 图3本专利技术另 一运用于建筑物面板实施例立体图; 图4本专利技术具有底板的面板实施例立体图5本专利技术另 一具有底板的面板实施例立体图; 图6本专利技术运用于家具面板实施例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本体10表面11底面12加强框肋13空心部14横向通孔15横向卡槽16结合孔2 底板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达成本专利技术前述目的的技术手段,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后, 可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及所达到的功效,获得更好的了解。本专利技术陶瓷面板以陶瓷材料预先塑型再经烧结成全瓷化面板,以预铸成预 定结构方式提供建筑物内、外的壁、墙或家具的桌面板等使用。请参阅图l所示,由图1可知,本专利技术包括有一体成型具适当外形的本体l, 该本体l具有表面IO与底面11,其改良在于该本体底面11具有预定深度及 长、宽的加强框肋12,加强框肋12之间形成内凹的空心部13,本专利技术釆用此 结构与相同厚度的现有面板相比较,其重量仅有现有面板的30%-40%,但面板强度却比现有面板高,且施工较为便利。请再参阅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在运用于建筑物面板时,各加强框肋12具有连 通的横向通孔14 (在塑型时即先设置,再烧结成型),因该横向通孔14的设 置,使陶瓷面板与壁面结合施工时更为容易、快速,且可节省可观的金属固定 件费用。请参阅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在运用于建筑物面板时,各加强框肋12具有连通 的横向卡槽15 (在塑型时即先设置,再烧结成型),因该横向卡槽15的设置, 使陶瓷面板与壁面结合施工时更为容易、快速,且可节省可观的金属固定件费 用。请参阅图4及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前述本体l的底面11设有底板2,该底板 2在前述各加强框肋12的横向通孔14或横向卡槽15塑型完成后再覆盖设置, 然后再烧结成型,如此除可美化底面ll外,更能提高面板的强度。请参阅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在运用于家具面板时,加强框肋12在结合处(与 桌脚或柜体的结合处)设有纵向的结合孔16,而得以螺栓(图中未表示出)与 待结合桌脚或柜体结合,该加强框肋12的设置,使面板在烧结成型时不会有当 尺寸较大时产生的翘曲缺点,具有增加面板强度及美观的功效。但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 范围,凡本领域技术人员运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权利要求所做的等效结构变化, 理应包括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陶瓷面板,主要包括有一体成型具适当外形的本体,该本体具有表面与底面,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底面具有预定深度及长、宽的加强框肋,加强框肋间形成内凹的空心部。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陶瓷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加强框肋具有连 通的横向通孔。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陶瓷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加强框肋具有横 向卡槽。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陶瓷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底面设有 底板。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陶瓷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框肋在预定结 合处设有纵向的结合孔。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有关一种陶瓷面板,其主要包括有一体成型具适当外形的本体,该本体包括表面与底面,该底面具有预定深度及长、宽的加强框肋,加强框肋间形成内凹的空心部,在运用于建筑物面板时,各加强框肋具有连通的横向通孔,在运用于家具桌面板时,加强框肋在结合处设有纵向的结合孔,本专利技术面板具有增加强度及施工容易的功效。文档编号E04C2/42GK101338853SQ20071012726公开日2009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5日专利技术者叶华雄 申请人:叶华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陶瓷面板,主要包括有一体成型具适当外形的本体,该本体具有表面与底面,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底面具有预定深度及长、宽的加强框肋,加强框肋间形成内凹的空心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华雄
申请(专利权)人:叶华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