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业管理监控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3536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物业管理监控报警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两侧外壁上均安装有固定挂耳,所述壳体的底部安装有声光报警器和360°全景摄像头,且声光报警器位于360°全景摄像头的一侧,所述壳体内部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部设置有人脸识别模块、车牌识别模块、获取人脸模块、获取车牌模块、服务储存模块和单片机和人脸/车牌图像信息储存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物业管理监控报警装置对小区大门进出人员和车辆进出监管效果不好的问题,本实用采用人脸和车牌识别技术,可以实时检测小区大门进出人员和车辆进出,提高了安全性。

A property management monitoring alarm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业管理监控报警装置
本技术涉及物业监控管理设备
,具体是一种物业管理监控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发注重自己生命及财产的安全,随着计算机、通讯、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进步和相互渗透,安全防范系统的智能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安全性是考察小区物业管理水平是否完善的一个重要条件。然而目前现有的小区物业管理监控报警装置对小区大门进出人员和车辆进出监管效果不好的问题,小区大门岗亭的安保人员不能对所有的外来人员和小区原居民进行区别,有可能导致外来人员没有登记就进入了小区内,对小区内的财产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容易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不满足现有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业管理监控报警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物业管理监控报警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两侧外壁上均安装有固定挂耳,所述壳体的底部安装有声光报警器和360°全景摄像头,且声光报警器位于360°全景摄像头的一侧,所述壳体内部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部设置有人脸识别模块、车牌识别模块、获取人脸模块、获取车牌模块、服务储存模块和单片机和人脸/车牌图像信息储存模块,且人脸识别模块、车牌识别模块、获取人脸模块、获取车牌模块、服务储存模块和单片机和人脸/车牌图像信息储存模块从左到右依次设置。优选的,所述壳体前端面上设置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前端面上设置有安全锁。优选的,所述控制箱前端面设置有显示屏和控制器面板,且显示屏位于控制器面板的一侧,所述控制器面板上设置有控制按钮。优选的,所述360°全景摄像头的输出端与人脸识别模块和车牌识别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车牌识别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获取车牌模块和获取人脸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获取车牌模块和获取人脸模块的输出端均与服务储存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服务储存模块和人脸/车牌图像信息储存模块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与声光报警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360°全景摄像头、人脸识别模块、获取人脸模块、车牌识别模块、获取车牌模块、服务存储模块、单片机和人脸/车牌图像信息储存模块的配合使用,使得本技术具有了人脸和车牌识别的功能,可以对小区大门的过往人员和车辆进行识别,当人脸识别和车辆识别的结果不在人脸/车牌图像信息储存模块中,单片机控制声光报警器报警,提醒小区大门岗亭安保人员及时对外来车辆或人员进行登记,避免了外来人员没有登记在小区内进行违法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小区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控制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原理流程框图。图中:1、固定挂耳;2、壳体;3、密封门;4、安全锁;5、声光报警器;6、360°全景摄像头;7、控制箱;8、显示屏;9、控制器面板;10、控制按钮;11、人脸识别模块;12、车牌识别模块;13、获取人脸模块;14、获取车牌模块;15、服务储存模块;16、单片机;17、人脸/车牌图像信息储存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物业管理监控报警装置,包括壳体2,壳体2的两侧外壁上均安装有固定挂耳1,壳体2的底部安装有声光报警器5和360°全景摄像头6,且声光报警器5位于360°全景摄像头6的一侧,壳体2内部安装有控制箱7,控制箱7,控制箱7内部设置有人脸识别模块11、车牌识别模块12、获取人脸模块13、获取车牌模块14、服务储存模块15和单片机16和人脸/车牌图像信息储存模块17,且人脸识别模块11、车牌识别模块12、获取人脸模块13、获取车牌模块14、服务储存模块15和单片机16和人脸/车牌图像信息储存模块17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壳体2前端面上设置有密封门3,密封门3前端面上设置有安全锁4,控制箱7前端面设置有显示屏8和控制器面板9,且显示屏8位于控制器面板9的一侧,控制器面板9上设置有控制按钮10,360°全景摄像头6的输出端与人脸识别模块11和车牌识别模块1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车牌识别模块12和人脸识别模块11的输出端分别与获取车牌模块14和获取人脸模块1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获取车牌模块14和获取人脸模块13的输出端均与服务储存模块1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服务储存模块15和人脸/车牌图像信息储存模块17的输出端与单片机16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单片机16的输出端与声光报警器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使本技术接通外部电源,通过控制按钮10启动本技术,360°全景摄像头6实时监小区大门周围的环境,当有人员或车辆经过时,360°全景摄像头6将监测到环境实时发送给人脸识别模块11和车牌识别模块12,人脸识别模块11和车牌识别模块12将分别获取的类似人脸的图像和类似车牌的图像分别实时发送给获取人脸模块13和获取车牌模块14,获取人脸模块13和获取车牌模块14分别将类似人脸的图像和类似车牌的图像进行辨别并截取下来实时发送给服务储存模块15,服务储存模块15对接受的图像进行存储并发送给单片机16,单片机16将接受的图像与人脸/车牌图像信息储存模块17中图像信息进行对比,若人脸/车牌图像信息储存模块17中存储有相对应的图像信息,声光报警器5不工作,若人脸/车牌图像信息储存模块17中没有存储相对应的图像信息,声光报警器5工作,提醒小区大门岗亭安保人员及时对外来车辆或人员进行登记,避免了外来人员没有登记在小区内进行违法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小区的安全性。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业管理监控报警装置,包括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的两侧外壁上均安装有固定挂耳(1),所述壳体(2)的底部安装有声光报警器(5)和360°全景摄像头(6),且声光报警器(5)位于360°全景摄像头(6)的一侧,所述壳体(2)内部安装有控制箱(7),所述控制箱(7)内部设置有人脸识别模块(11)、车牌识别模块(12)、获取人脸模块(13)、获取车牌模块(14)、服务储存模块(15)和单片机(16)和人脸/车牌图像信息储存模块(17),且人脸识别模块(11)、车牌识别模块(12)、获取人脸模块(13)、获取车牌模块(14)、服务储存模块(15)和单片机(16)和人脸/车牌图像信息储存模块(17)从左到右依次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业管理监控报警装置,包括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的两侧外壁上均安装有固定挂耳(1),所述壳体(2)的底部安装有声光报警器(5)和360°全景摄像头(6),且声光报警器(5)位于360°全景摄像头(6)的一侧,所述壳体(2)内部安装有控制箱(7),所述控制箱(7)内部设置有人脸识别模块(11)、车牌识别模块(12)、获取人脸模块(13)、获取车牌模块(14)、服务储存模块(15)和单片机(16)和人脸/车牌图像信息储存模块(17),且人脸识别模块(11)、车牌识别模块(12)、获取人脸模块(13)、获取车牌模块(14)、服务储存模块(15)和单片机(16)和人脸/车牌图像信息储存模块(17)从左到右依次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业管理监控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前端面上设置有密封门(3),所述密封门(3)前端面上设置有安全锁(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业管理监控报警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颖杰孙靖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同企信息集成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