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缆配线架进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3474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缆配线架进缆装置,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内腔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接线盒,所述接线盒的表面开设有接线口,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开设有通口,所述架体内腔背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绕线杆,所述绕线杆的外侧套设有绕线盘,所述架体的两侧均开设有进线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连接板、固定板、伸缩杆、弹簧、弧形卡管、进线口、进线板、进线孔、绕线杆、绕线盘和通口的作用,解决了现有的配线架由于线路较多,从而导致进缆装置表面的线路散乱以及互相缠绕,从而导致管理困难,不仅为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不便,而且严重影响光缆线路使用安全的问题。

A cable entry device for optical cable distribution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缆配线架进缆装置
本技术涉及配线架
,具体为一种光缆配线架进缆装置。
技术介绍
配线架用于终端用户线或中继线,并能对它们进行调配连接的设备,配线架是管理子系统中最重要的组件,是实现垂直干线和水平布线两个子系统交叉连接的枢纽,配线架通常安装在机柜或墙上,通过安装附件,配线架可以全线满足UTP、STP、同轴电缆、光纤、音视频的需要,在网络工程中常用的配线架有双绞线配线架和光纤配线架,根据使用地点、用途的不同,分为总配线架和中间配线架两大类,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光缆配线架进缆装置;但现有的配线架由于线路较多,从而导致进缆装置表面的线路散乱以及互相缠绕,从而导致管理困难,不仅为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不便,而且严重影响光缆线路的使用安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光缆配线架进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缆配线架进缆装置,具备方便管理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配线架由于线路较多,从而导致进缆装置表面的线路散乱以及互相缠绕,从而导致管理困难,不仅为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不便,而且严重影响光缆线路使用安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缆配线架进缆装置,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内腔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接线盒,所述接线盒的表面开设有接线口,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开设有通口,所述架体内腔背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绕线杆,所述绕线杆的外侧套设有绕线盘,所述架体的两侧均开设有进线口,所述进线口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进线板,所述进线板的表面开设有进线孔,所述架体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导入机构,所述固定导入机构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于架体的左右两侧,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背面焊接有弹簧,所述固定板的背面且位于伸缩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弧形卡管。优选的,所述绕线杆和绕线盘的形状均为圆形,所述绕线杆的数量为四个。优选的,所述进线孔的数量为八个,且形状相同,所述进线孔的内径大于接线口的外径。优选的,所述通口的数量为八个,且通口为前后对称设计。优选的,所述弧形卡管的数量为八个,且两个弧形卡管为一组,每组所述弧形卡管为对称设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设置了连接板、固定板、伸缩杆、弹簧、弧形卡管、进线口、进线板、进线孔、绕线杆、绕线盘和通口,起到了可有效的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管理,从而避免线路出现损坏,先将线缆贯穿弧形卡管的内侧,以便于对其进行集中,并且缩小分散的面积,而后通过进线口贯穿进线孔,然后再将其围绕绕线盘一周,随后将其贯穿通口,并与接线口插接,且根据接线口的数量与进线孔、绕线盘和通口的数量对应,解决了现有的配线架由于线路较多,从而导致进缆装置表面的线路散乱以及互相缠绕,从而导致管理困难,不仅为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不便,而且严重影响光缆线路使用安全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绕线杆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安装板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固定导入机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架体;2、固定导入机构;21、连接板;22、固定板;23、伸缩杆;24、弹簧;25、弧形卡管;3、进线口;4、进线板;5、进线孔;6、绕线杆;7、绕线盘;8、安装板;9、通口;10、接线盒;11、接线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光缆配线架进缆装置,包括架体1,架体1内腔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8,安装板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接线盒10,接线盒10的表面开设有接线口11,安装板8的底部开设有通口9,通口9的数量为八个,且通口9为前后对称设计,起到了可有效的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管理,从而避免线路出现损坏,解决了现有的配线架由于线路较多,从而导致进缆装置表面的线路散乱以及互相缠绕,从而导致管理困难,不仅为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不便,而且严重影响光缆线路使用安全的问题,架体1内腔背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绕线杆6,绕线杆6和绕线盘7的形状均为圆形,绕线杆6的数量为四个,绕线杆6的外侧套设有绕线盘7,架体1的两侧均开设有进线口3,进线口3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进线板4,进线板4的表面开设有进线孔5,进线孔5的数量为八个,且形状相同,进线孔5的内径大于接线口11的外径,架体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导入机构2,固定导入机构2包括连接板21,连接板21固定连接于架体1的左右两侧,连接板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2,固定板22的背面焊接有弹簧24,固定板22的背面且位于伸缩杆2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弧形卡管25,弧形卡管25的数量为八个,且两个弧形卡管25为一组,每组弧形卡管25为对称设计。使用时,设置了连接板21、固定板22、伸缩杆23、弹簧24、弧形卡管25、进线口3、进线板4、进线孔5、绕线杆6、绕线盘7和通口9,起到了可有效的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管理,从而避免线路出现损坏,先将线缆贯穿弧形卡管25的内侧,以便于对其进行集中,并且缩小分散的面积,而后通过进线口3贯穿进线孔5,然后再将其围绕绕线盘7一周,随后将其贯穿通口9,并与接线口11插接,且根据接线口11的数量与进线孔5、绕线盘7和通口9的数量对应,解决了现有的配线架由于线路较多,从而导致进缆装置表面的线路散乱以及互相缠绕,从而导致管理困难,不仅为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不便,而且严重影响光缆线路使用安全的问题。本申请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而且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且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缆配线架进缆装置,包括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内腔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8),所述安装板(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接线盒(10),所述接线盒(10)的表面开设有接线口(11),所述安装板(8)的底部开设有通口(9),所述架体(1)内腔背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绕线杆(6),所述绕线杆(6)的外侧套设有绕线盘(7),所述架体(1)的两侧均开设有进线口(3),所述进线口(3)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进线板(4),所述进线板(4)的表面开设有进线孔(5),所述架体(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导入机构(2),所述固定导入机构(2)包括连接板(21),所述连接板(21)固定连接于架体(1)的左右两侧,所述连接板(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2),所述固定板(22)的背面焊接有弹簧(24),所述固定板(22)的背面且位于伸缩杆(2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弧形卡管(2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缆配线架进缆装置,包括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内腔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8),所述安装板(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接线盒(10),所述接线盒(10)的表面开设有接线口(11),所述安装板(8)的底部开设有通口(9),所述架体(1)内腔背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绕线杆(6),所述绕线杆(6)的外侧套设有绕线盘(7),所述架体(1)的两侧均开设有进线口(3),所述进线口(3)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进线板(4),所述进线板(4)的表面开设有进线孔(5),所述架体(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导入机构(2),所述固定导入机构(2)包括连接板(21),所述连接板(21)固定连接于架体(1)的左右两侧,所述连接板(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2),所述固定板(22)的背面焊接有弹簧(24),所述固定板(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敏黄琼唐亮毛玮圆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奥康通信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