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板边缘崩边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34276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木板边缘崩边检测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向外延伸出一上平台,所述壳体底部向外延伸出一与上平台相对应的下平台,且两平台之间设有能通过板料的检测区,所述检测区上方和检测区下方均设有一摄像头朝向检测区的摄像头,所述每个摄像头靠近壳体方向均设置有一照射向板料边缘的光源,且两光源之间设有一遮光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木板边缘崩边检测装置,采用上下摄像头同时检测板料上下表面的边缘是否存在崩边;采用上下光源并在两光源之间设置遮光单元,以在为摄像头补光的同时防止光线直接照射到相对位置的摄像头内;采用将光源设置在摄像头和壳体之间的方式,使得光源能照射在木板边缘。

A detection device for edge collapse of wood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板边缘崩边检测装置
本技术属于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木板边缘崩边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在板材加工,尤其是木板加工中,为了保证板料美观,通常需要在木板上涂抹漆料,并在木板的边缘进行封边处理,木板封边是利用粘胶将封边条粘接在木板边缘侧壁上,但是在封边的过程中,由于粘胶的使用量不便于控制,使得在粘接封边条的过程中多余的粘胶会溢出木板侧壁所在区域,污染木板表面;而且在木板加工或封边粘接过程中,木板边缘受力,同时由于木板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振动等现象,引起木板崩边,使得木板边缘出现破损,影响木板的平整度以及木板美观;现在通常利用上下摄像头对木板边缘进行成像,之后利用相应的识别系统对木板边缘是否存在缺陷进行判定,而在摄像头成像过程中需要对木板边缘补光,但是由于木板上通常涂有漆料,使得木板表面较为光滑,光源照射后由于光线反射容易在摄像头中形成光斑,导致图像质量较差,使得后期识别系统容易造成误判。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木板边缘崩边检测装置,以检测木板边缘是否存在崩边或污渍。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木板边缘崩边检测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向外延伸出上平台,所述壳体底部向外延伸出与上平台相对应的下平台,且两平台之间设有能通过板料的检测区,所述上平台下表面固设有上摄像头,下平台上表面固设有下摄像头,且每个摄像头靠近壳体一侧均设置有能照射向板料板面边缘和部分侧边的光源,两所述光源之间设有遮光单元,且所述遮光单元能阻挡上光源直接照射下摄像头以及下光源直接照射上摄像头。进一步的,所述上平台下表面向壳体内延伸出一上光源承载板,所述下平台上表面向壳体内延伸出一下光源承载板,且两所述光源分别设于两光源承载板上。进一步的,所述遮光单元设于两光源承载板之间,且两光源均设置于两光源承载板靠近遮光单元一端。进一步的,所述遮光单元包括上遮光面和下遮光面,所述上遮光面一端与上光源承载板的底端连接另一端相检测区方向延伸;所述下遮光面一端与下光源承载板的顶端连接,另一端向检测区方向延伸。进一步的,所述上遮光面和下遮光面均为漫反射面。进一步的,所述两光源承载板外端之间设有开关承载面,所述开关承载面上设有沿板料运动方向设有第一靠近开关和第二靠近开关。进一步的,所述两光源两侧均设有侧板。进一步的,所述上摄像头置于下摄像头正上方。进一步的,两所述摄像头所在直线置于两靠近开关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光源均为发光面板。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木板边缘崩边检测装置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采用上、下摄像头同时对板料上下板面的边缘进行成像,并利用上、下光源对板面进行照射,且光源同时照射板料板面边缘和部分侧边,使得光源发出的光线和经板面反射出的光线与摄像头接收的光线之间形成夹角,以保证摄像头只吸收板面漫反射出的光线,防止摄像头接收到的光线过多,形成光斑;利用设置于两光源之间的遮光单元,以防止为摄像头补光的同时防止光线直接照射到对向位置的摄像头内;采用遮光单元的遮光面倾斜设置的方式,以防止加工车间中的木屑灰尘在遮光面上堆积,影响光源照射木板。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检测装置整体三维示意图;图2为检测装置正视示意图;图3为检测装置侧面剖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1-上摄像头;12-下摄像头;21-上光源;61-上光源承载板;22-下光源;62-下光源承载板;3-检测区;5-遮光单元;51-上遮光面;52-下遮光面;53-开关承载面;41-上平台;42-下平台;81-第一靠近开关;82-第二靠近开关;7-侧板;9-固定耳;10-壳体。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和图3结合所示,一种木板边缘崩边检测装置,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内设有用于获取木板上下表面边缘图像的上摄像头11和下摄像头12,所述两摄像头之间留有能容纳木板边缘穿过的检测区3,所述两摄像头的感光部件均朝向检测区3,所述上摄像头11设于壳体10上部,下摄像头12设于壳体10下部,所述壳体10上部设有用于为上摄像头11补光的上光源21,壳体10下部设有用于为下摄像头12补光的下光源22,且所述上光源21与所述下光源22之间设有遮光单元5,以防止上光源21的光线影响下摄像头12的图像采集以及下光源22的光线影响上摄像头11的图像采集,且当木板边缘经过区时,两摄像头分别设于木板边缘的正上方和木板边缘的正下方,两光源21、22设于摄像头11、12靠近壳体10一侧,或光源21、22设置于壳体10侧壁,从侧方照射木板板面边缘和部分木板侧边,使得光线无法经木板反射直接照射到摄像头的感光元件内,以防止成像中出现光斑;结合图2所示,所述壳体10顶部向外延伸出上平台41,所述上摄像头11固定于上平台41下表面上,所述壳体10底部延伸出与上平台41相对应的下平台42,所述下摄像头12的感光部件固定于下平台42上表面上,且两摄像头11、12相对或交错设置;如图3所示,所述上平台41下表面向壳体内向下延伸出上光源21承载面,所述上光源21设于上光源21承载面上,并向待测木板板面边缘和木板部分侧面方向照射光线;所述上平台41下表面向内向下上延伸出下光源22承载面,所述下光源22设于下光源22承载面上,并向待测木板边缘方向照射光线,且上光源21和下光源22均置于相对应的光源承载板6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木板边缘崩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顶部向外延伸出上平台(41),所述壳体(10)底部向外延伸出与上平台(41)相对应的下平台(42),且两平台(41、42)之间设有能通过板料的检测区(3),所述上平台(41)下表面固设有上摄像头(11),下平台上表面固设有下摄像头(12),且每个摄像头(11、12)靠近壳体(10)一侧均设置有能照射向板料板面边缘和部分侧边的光源(21、22),两所述光源(21、22)之间设有遮光单元(5),且所述遮光单元(5)能阻挡上光源(21)直接照射下摄像头(12)以及下光源(22)直接照射上摄像头(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板边缘崩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顶部向外延伸出上平台(41),所述壳体(10)底部向外延伸出与上平台(41)相对应的下平台(42),且两平台(41、42)之间设有能通过板料的检测区(3),所述上平台(41)下表面固设有上摄像头(11),下平台上表面固设有下摄像头(12),且每个摄像头(11、12)靠近壳体(10)一侧均设置有能照射向板料板面边缘和部分侧边的光源(21、22),两所述光源(21、22)之间设有遮光单元(5),且所述遮光单元(5)能阻挡上光源(21)直接照射下摄像头(12)以及下光源(22)直接照射上摄像头(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板边缘崩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平台(41)下表面向壳体内倾斜延伸出一上光源承载板(61),所述下平台(42)上表面向壳体内倾斜延伸出一下光源承载板(62),且两所述光源(21、22)分别设于两光源承载板(61、6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木板边缘崩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单元(5)设于两光源承载板(61、62)之间,且上光源(21)设置于上光源承载板(61)靠近遮光单元(5)一端,所述下光源(22)设置于下光源承载板(62)靠近遮光单元(5)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自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协力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