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遮光挡片及导光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3253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遮光挡片及导光设备,遮光挡片包括底板和盖板,盖板盖设于底板上且二者之间形成一空间;至少一与盖板相连的挡光板,挡光板将空间分隔形成多个导光通道;同时,盖板的壁面上开设有多个入光口,每个导光通道连通有一入光口;导光通道用于收容导光柱,以使导光柱将大致垂直射入对应的入光口的光导引并使之从盖板另一侧发出。先完成导光柱的安装再将盖板盖设在底板上,挡光板不会妨碍导光柱的装配,且不影响导光柱出口的发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机顶盒、融合终端、PON网关、家庭网关、智能网关、路由器等终端设备。

A kind of light blocking and gui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遮光挡片及导光设备
本技术涉及终端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遮光挡片及导光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的机顶盒、融合终端、PON网关、家庭网关、智能网关、路由器等终端设备会配置多个指示灯,其可显示至少二种颜色以上的光信号,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工作状态,指示灯通常以发光二极管为光源,每个LED光源透过所搭配的导光柱,形成明显的光信号。参见图1所示,三个贴片灯50及导光柱4并排设置,三个导光柱4的两侧通过弹性连接杆42相连,相邻的两个贴片灯50颜色不同且同时发光,将光传播至导光柱4的导光柱出口41,导光柱出口41发光并用来指示终端设备的工作状态,而不同颜色的光信号会经由透明的导光柱4而互相干扰,使每个导光柱出口41所显示的颜色会偏离其所对应贴片灯50所显示的颜色。参见图2所示,为了解决上述导光柱4之间相互串光的问题,目前大多采用在导光设备的底板3上增加挡光片6,挡光片6固定在底板3上且用于将相邻的两个导光柱4相隔离,底板3的侧壁31上开设有三个出光口32,底板3上设有两个热熔柱33,弹性连接杆42上开设有两个热熔口43。由于当导光柱4固定在底板3上时,热熔柱33贯穿在热熔口43内且热熔柱33要比热熔口43高2.4mm,且通过将热熔柱33热熔实现导光柱4与底板3的连接,因此在装配导光柱4时,需要先将导光柱4的导光柱出口41向上倾斜插入对应的出光口32上,此时热熔口43位于热熔柱33的左上方,再将弹性连接杆42朝右按压,将热熔口43与热熔柱33对齐并将热熔口43向下压入热熔柱33内,完成导光柱4的安装。参见图3所示,但是如果在底板3上设置挡光片6,导光柱出口41就无法向上倾斜插入对应的出光口32,导致导光柱4无法装配至底板3上,影响导光设备的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遮光挡片,能防止相邻的导光柱之间相互串光干扰,且不影响导光柱的装配。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遮光挡片,其包括:底板;盖板,其盖设于所述底板上且二者之间形成一空间;至少一挡光板,其与所述盖板相连,且位于所述空间内,所述挡光板将所述空间分隔形成多个导光通道;同时,所述盖板的壁面上开设有多个入光口,每个所述导光通道连通有一所述入光口;所述导光通道用于收容导光柱,以使所述导光柱将大致垂直射入对应的入光口的光导引并使之从所述盖板另一侧发出。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遮光挡片包括一个挡光板,所述挡光板将所述空间分隔形成两个导光通道,所述挡光板为“L”型且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沿所述盖板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段沿所述盖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两个所述导光通道的入光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段的两侧。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遮光挡片包括一个挡光板,所述挡光板将所述空间分隔形成两个导光通道,所述挡光板为“Z”字型且包括沿所述盖板的长度方向设置的中间段,所述中间段的两端朝相反方向延伸分别形成第三段和第四段,所述第三段和第四段均沿所述盖板的宽度方向设置;两个所述导光通道的入光口位于所述第三段的两侧。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遮光挡片包括两个挡光板,两个所述挡光板将所述空间分隔形成三个导光通道,其中一个挡光板为“Z”字型,另一个挡光板为“L”型;“Z”字型的挡光板包括沿所述盖板的长度方向设置的中间段,所述中间段的两端朝相反方向延伸分别形成第三段和第四段,所述第三段和第四段均沿所述盖板的宽度方向设置;“L”型的挡光板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沿所述盖板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段沿所述盖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其靠近所述第四段设置;三个所述导光通道的入光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段的两侧以及所述第三段的一侧。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三段的顶端均倾斜向上延伸形成一倒角面,两个所述倒角面朝向同一方向。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挡光板与所述底板接触或抵持。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盖板与所述底板可拆卸连接。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底板的两端设有定位柱,所述盖板的两端开设有与所述定位柱相适配的定位孔,所述底板通过所述定位柱与所述盖板相连,且所述定位柱贯穿于所述定位孔内。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导光设备,其包括:如上述所述的遮光挡片;多个导光柱,每个所述导光通道内设有一个所述导光柱,且所述导光柱具有导光柱入口;顶板,其盖设于所述盖板上,其上设有多个贴片灯,每个所述贴片灯对应一个所述入光口,且所述贴片灯的入射光经对应的入光口射入所述导光柱入口。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贴片灯与所述导光柱入口相对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中的遮光挡片结构紧凑,挡光板将空间分隔形成多个导光通道,一组多路,各导光通道之间互相不干涉,实现光路隔离,而且挡光板与盖板一体成型,在装配导光柱的时候,先将导光柱的导光柱出口向上倾斜插入对应的出光口上,再将弹性连接杆朝右按压,将热熔口与热熔柱对齐并将热熔口向下压入热熔柱内,完成导光柱的安装,导光柱装配完成后再将盖板盖设在底板上,挡光板不会妨碍导光柱的装配,且不影响导光柱出口的发光。(2)本技术的导光设备的结构紧凑,不占空间,降低了装配成本,各导光柱之间不会有串光,独立工作,指示结果正确无误,适应终端设备小型化、高集成度、高密集的发展趋势。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导光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导光柱的安装状态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增加挡光片后导光柱的装配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遮光挡片与导光柱的装配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遮光挡片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的仰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导光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盖板,10-空间,11-导光通道,12-入光口,13-定位孔,2-挡光板,20-第一段,21-第二段,22-中间段,23-第三段,24-第四段,25-倒角面,3-底板,30-定位柱,31-侧壁,32-出光口,33-热熔柱,4-导光柱,40-导光柱入口,41-导光柱出口,42-弹性连接杆,43-热熔口,5-顶板,50-贴片灯,6-挡光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中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遮光挡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底板(3);/n盖板(1),其盖设于所述底板(3)上且二者之间形成一空间(10);/n至少一挡光板(2),其与所述盖板(1)相连,且位于所述空间(10)内,所述挡光板(2)将所述空间(10)分隔形成多个导光通道(11);同时,/n所述盖板(1)的壁面上开设有多个入光口(12),每个所述导光通道(11)连通有一所述入光口(12);所述导光通道(11)用于收容导光柱(4),以使所述导光柱(4)将大致垂直射入对应的入光口(12)的光导引并使之从所述盖板(1)另一侧发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遮光挡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底板(3);
盖板(1),其盖设于所述底板(3)上且二者之间形成一空间(10);
至少一挡光板(2),其与所述盖板(1)相连,且位于所述空间(10)内,所述挡光板(2)将所述空间(10)分隔形成多个导光通道(11);同时,
所述盖板(1)的壁面上开设有多个入光口(12),每个所述导光通道(11)连通有一所述入光口(12);所述导光通道(11)用于收容导光柱(4),以使所述导光柱(4)将大致垂直射入对应的入光口(12)的光导引并使之从所述盖板(1)另一侧发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挡片包括一个挡光板(2),所述挡光板(2)将所述空间(10)分隔形成两个导光通道(11),所述挡光板(2)为“L”型且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段(20)和第二段(21),所述第一段(20)沿所述盖板(1)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段(21)沿所述盖板(1)的长度方向设置;
两个所述导光通道(11)的入光口(1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段(20)的两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挡片包括一个挡光板(2),所述挡光板(2)将所述空间(10)分隔形成两个导光通道(11),所述挡光板(2)为“Z”字型且包括沿所述盖板(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中间段(22),所述中间段(22)的两端朝相反方向延伸分别形成第三段(23)和第四段(24),所述第三段(23)和第四段(24)均沿所述盖板(1)的宽度方向设置;
两个所述导光通道(11)的入光口(12)位于所述第三段(23)的两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挡片包括两个挡光板(2),两个所述挡光板(2)将所述空间(10)分隔形成三个导光通道(11),其中一个挡光板(2)为“Z”字型,另一个挡光板(2)为“L”型;
“Z”字型的挡光板(2)包括沿所述盖板(1)的长度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秋实张凌祝正文
申请(专利权)人: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