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光源智能控制台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3233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光源智能控制台灯,包括:灯头组件、支撑组件和底座,支撑组件固定在底座上,灯头组件转动设置在支撑组件顶部;灯头组件包括环形散热铝、内圈散热铝、反射片、导光板、内灯板、外灯板和相互扣合的面盖和底壳,环形散热铝、内圈散热铝、反射片和导光板依次从上往下设置在底壳上,内灯板设置在内圈散热铝的内侧,外灯板设置在环形散热铝的外侧;底座内设置有PCBA板和旋转编码器开关,面盖的外侧设置有光敏传感器和红外热释电传感器;PCBA板分别与内灯板、外灯板、光敏传感器、红外热释电传感器和旋转编码器开关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简单实用,通过相关传感器控制光源亮度以及双光源来调节照亮范围。

A double light source intelligent control table la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光源智能控制台灯
本技术涉及一种台灯,尤其涉及一种双光源智能控制台灯。
技术介绍
台灯作为一种照明工具被广泛地应用于阅读场景,现有的台灯照射范围是结构设计固定不变的,只能通过旋转灯头改变照射方向和角度及控制电路控制明暗程度,但不能再不动结构的条件下改变台灯的照射范围,满足不了用户的使用需求。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光源智能控制台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双光源智能控制台灯,包括:灯头组件、支撑组件和底座,所述支撑组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灯头组件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顶部;所述灯头组件包括环形散热铝、内圈散热铝、反射片、导光板、内灯板、外灯板和相互扣合的面盖和底壳,所述环形散热铝、所述内圈散热铝、所述反射片和所述导光板依次从上往下设置在所述底壳上,所述内灯板设置在内圈散热铝的内侧,所述外灯板设置在所述环形散热铝的外侧;所述底座内设置有PCBA板和旋转编码器开关,所述面盖的外侧设置有光敏传感器和红外热释电传感器;所述PCBA板分别与所述内灯板、所述外灯板、所述光敏传感器、所述红外热释电传感器和所述旋转编码器开关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底壳与所述环形散热铝和所述内圈散热铝相嵌合,所述面盖外侧设置有通孔,所述光敏传感器和所述红外热释设置在所述通孔中。优选地,所述底座包括底座面壳、承重块、底座下盖和调节帽,所述承重块嵌设在所述底座下盖内,所述PCBA板设置在所述底座面盖和所述承重块支架之间,所述调节帽设置在所述底座面壳上,所述旋转编码器开关一端与所述PCBA板电性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调节帽连接。优选地,所述PCBA板上设置有触摸控制电路、电源电路、光敏传感器电路、红外热释电传感器电路、恒流电路以及LED模组组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旋转编码器开关、所述电源电路、所述光敏传感器电路、所述红外热释电传感器电路以及所述恒流电路连接;所述恒流电路还与所述LED模组组电路连接;所述光敏传感器电路还与所述光敏传感器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固定座和支撑杆,所述支撑固定座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支撑固定座顶部可转动的连接,所述灯壳组件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支撑杆的顶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利用控制电路控制灯头内的两组LED光源,内光源可以满足用户小范围照明要求,外光源可满足用户大范围照明要求,也可以同时控制两光源同时照明;再利用光敏传感器感应桌面反射到传感器的照度,配合PCBA板对台灯的光源进行明暗度调节,使桌面的光照强度不会受到环境亮度的影响,始终保持在适合阅读的光照强度,达到台灯智能调光的功能;再利用红外热释电传感器探测周围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强度来控制智能台灯的自动开机功能,通过内部延时关机程序实现自动关机。同时灯头能够调整光照角度,使桌面的光保持在适合阅读的范围内,更有效的保护眼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双光源电路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双光源智能控制台灯,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灯头组件100、支撑组件200和底座300,支撑组件200固定在底座300上,灯头组件100转动设置在支撑组件200顶部;灯头组件100包括环形散热铝110、内圈散热铝120、反射片130、导光板140、内灯板150、外灯板160和相互扣合的面盖170和底壳180,环形散热铝110、内圈散热铝120、反射片130和导光板140依次从上往下设置在底壳180上,内灯板150设置在内圈散热铝120的内侧,外灯板160设置在环形散热铝110的外侧;底座300内设置有PCBA板400和旋转编码器开关500,面盖170的外侧设置有光敏传感器和红外热释电传感器;PCBA板400分别与内灯板150、外灯板160、光敏传感器、红外热释电传感器(图中未示出)和旋转编码器开关500电性连接。本技术利用控制电路控制灯头内的两组LED光源,内光源可以满足用户小范围照明要求,外光源可满足用户大范围照明要求,也可以同时控制两光源同时照明;再利用光敏传感器感应桌面反射到传感器的照度,配合PCBA板400对台灯的光源进行明暗度调节,使桌面的光照强度不会受到环境亮度的影响,始终保持在适合阅读的光照强度,达到台灯智能调光的功能;再利用红外热释电传感器探测周围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强度来控制智能台灯的自动开机功能,通过内部延时关机程序实现自动关机。同时灯头能够调整光照角度,使桌面的光保持在适合阅读的范围内,更有效的保护眼睛。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底壳180与环形散热铝110和内圈散热铝120相嵌合,面盖170外侧设置有通孔,光敏传感器和红外热释设置在通孔中。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底座300包括底座面壳310、承重块320、底座下盖330和调节帽340,承重块320嵌设在底座下盖330内,PCBA板400设置在底座300面盖170和承重块320支架之间,调节帽340设置在底座面壳310上,旋转编码器开关500一端与PCBA板400电性连接,其另一端与调节帽340连接。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PCBA板400上设置有触摸控制电路、电源电路、光敏传感器电路、红外热释电传感器电路、恒流电路以及LED模组组电路;控制电路分别与旋转编码器开关500、电源电路、光敏传感器电路、红外热释电传感器电路以及恒流电路连接;恒流电路还与LED模组组电路连接;光敏传感器电路还与光敏传感器电性连接。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支撑组件200包括支撑固定座210和支撑杆220,支撑固定座210固定设置在底座300上,支撑杆220与支撑固定座210顶部可转动的连接,灯壳组件可转动的连接在支撑杆220的顶部。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光源智能控制台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头组件、支撑组件和底座,所述支撑组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灯头组件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顶部;所述灯头组件包括环形散热铝、内圈散热铝、反射片、导光板、内灯板、外灯板和相互扣合的面盖和底壳,所述环形散热铝、所述内圈散热铝、所述反射片和所述导光板依次从上往下设置在所述底壳上,所述内灯板设置在内圈散热铝的内侧,所述外灯板设置在所述环形散热铝的外侧;所述底座内设置有PCBA板和旋转编码器开关,所述面盖的外侧设置有光敏传感器和红外热释电传感器;所述PCBA板分别与所述内灯板、所述外灯板、所述光敏传感器、所述红外热释电传感器和所述旋转编码器开关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光源智能控制台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头组件、支撑组件和底座,所述支撑组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灯头组件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顶部;所述灯头组件包括环形散热铝、内圈散热铝、反射片、导光板、内灯板、外灯板和相互扣合的面盖和底壳,所述环形散热铝、所述内圈散热铝、所述反射片和所述导光板依次从上往下设置在所述底壳上,所述内灯板设置在内圈散热铝的内侧,所述外灯板设置在所述环形散热铝的外侧;所述底座内设置有PCBA板和旋转编码器开关,所述面盖的外侧设置有光敏传感器和红外热释电传感器;所述PCBA板分别与所述内灯板、所述外灯板、所述光敏传感器、所述红外热释电传感器和所述旋转编码器开关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光源智能控制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与所述环形散热铝和所述内圈散热铝相嵌合,所述面盖外侧设置有通孔,所述光敏传感器和所述红外热释设置在所述通孔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光源智能控制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凤生李江易正强吴松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圣宏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