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消防排烟百叶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3005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消防排烟百叶窗,包括:框架、多个等间距并排设置的百叶单元、传动部件和驱动元件,每个所述百叶单元都包括百叶侧板和百叶面板,所述百叶侧板通过第一旋转结构点连接在所述框架上,所述百叶面板上具有第一边部和第二边部;在百叶窗关闭时,所述百叶面板的第一边部与相邻百叶面板的第二边部相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该百叶窗外形高度低,风道阻力小,可方便安装在屋顶处;关闭状态时绝对密封,能防止漏雨;采用烟感探测器感知烟雾浓度,并根据烟雾浓度自动启闭百叶窗,同时与消防自动报警系统联动,在火灾危险信号出现时,也自动及时开启百叶窗,保证排烟效果,防止烟气的蔓延,满足建筑消防排烟要求。

A kind of automatic fire control smoke exhaust shut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消防排烟百叶窗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消防排烟设施,具体是一种自动消防排烟百叶窗。
技术介绍
建筑消防设施是保证建筑物消防安全和人员疏散安全的重要设施,为了合理设计建筑防烟、排烟系统,保证施工质量,规范验收和维护管理,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住建部发布了GB51251-2017《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其中对建筑排烟系统提出了标准要求。标准中对厂房、仓库的自然排烟窗设置提出了明确要求,当设置在屋顶时,自然排烟窗应在屋面均匀设置且宜采用自动控制方式开启;当屋面斜度小于等于12°时,每200m2的建筑面积应设置相应的自然排烟窗;当屋面斜度大于等于12°时,每400m2的建筑面积应设置相应的自然排烟窗。对于不符条件的厂房、仓库等建筑要进行相应的改造,但是一般的屋顶排烟窗高度较高,影响建筑美观。而百叶窗一般厚度较小、结构简单,便于施工安装,能满足改造和美观要求。但是现有百叶窗主要功能以进风为主,一般布置在侧墙下部,排烟效果极差,采光效果也不佳。故亟需一种能便于设置在屋顶、可开闭的、且关闭后能有效防雨的排烟百叶窗。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自动消防排烟百叶窗。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消防排烟百叶窗,包括:框架,其经底部钢基础安装在屋顶的结构梁上;多个等间距并排设置的百叶单元,每个所述百叶单元都包括百叶侧板和百叶面板,所述百叶侧板设于所述百叶面板的两侧,所述百叶侧板通过第一旋转结构点连接在所述框架上,所述百叶面板上具有第一边部和第二边部;在百叶窗关闭时,所述百叶面板的第一边部与相邻百叶面板的第二边部相贴合;在百叶窗打开时,所述百叶面板的第一边部与相邻百叶面板的第二边部相分离;传动部件,各百叶单元至少一侧的百叶侧板均通过第二旋转结构点连接在所述传动部件上;驱动元件,所述驱动元件的活动端连接在所述传动部件上,所述驱动元件的固定端安装在所述框架上,所述百叶单元可在驱动元件带动下绕所述第一旋转结构点转动。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该百叶窗外形高度低,风道阻力小,可方便安装在屋顶处;关闭状态时绝对密封,能防止漏雨;采用驱动元件自动快速实现百叶窗的开闭,能够顺畅排烟,满足建筑消防排烟要求。进一步地,所述百叶面板的第一边部的横截面成圆弧形,所述第二边部的横截面也成圆弧形;在百叶窗关闭时,所述百叶面板上第一边部的圆弧面内壁与相邻百叶面板上第二边部的圆弧面外壁相抱合。进一步地,所述百叶面板上第一边部的圆弧面内壁还设有横截面成弧形的密封条。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提高相邻百叶面板处于关闭状态时结合的紧密性,有效防止漏雨,延长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所述百叶面板的中部设有FRP采光板,所述FRP采光板氧指数之30,为一级阻燃玻璃钢。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FRP采光板不燃烧、耐高温,满足消防排烟的要求。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器和安装在百叶窗下方的烟雾传感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烟雾传感器、驱动元件和建筑消防自动报警系统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烟雾传感器检知的烟雾浓度数据和建筑消防自动报警系统的警示信号,处理后发出控制所述驱动元件动作的指令信号。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采用烟感探测器感知烟雾浓度,并根据烟雾浓度自动启闭百叶窗,同时与消防自动报警系统联动,在火灾危险信号出现时,也自动及时开启百叶窗,保证排烟效果,防止烟气的蔓延。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元件为气动推杆,所述气动推杆经输气管连接控制阀和储气罐。进一步地,所述传动部件为长条形连接板。进一步地,所述框架上设有用于限制两端最边侧百叶面板位置的支板和压板。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气动推杆的反应灵敏快速,提高百叶窗的开启速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百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百叶窗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的名称:1-框架;11-钢基础;12-支板;13-压板;2-百叶单元;21-百叶侧板;211-第一旋转结构点;212-第二旋转结构点;22-百叶面板;221-第一边部;222-第二边部;223-密封条;224-FRP采光板;3-传动部件;4-驱动元件;5-烟雾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为:一种自动消防排烟百叶窗,包括:框架1,其经底部钢基础11安装在屋顶的结构梁上;多个等间距并排设置的百叶单元2,每个百叶单元2都包括百叶侧板21和百叶面板22,百叶侧板21设于百叶面板22的两侧,百叶侧板21通过第一旋转结构点211连接在框架1上,百叶面板22上具有第一边部221和第二边部222;在百叶窗关闭时,百叶面板22的第一边部221与相邻百叶面板22的第二边部222相贴合;在百叶窗打开时,百叶面板22的第一边部221与相邻百叶面板的第二边部222相分离;传动部件3,各百叶单元2至少一侧的百叶侧板21均通过第二旋转结构点212连接在传动部件3上;驱动元件4,驱动元件4的活动端连接在传动部件3上,驱动元件4的固定端安装在框架1上,百叶单元2可在驱动元件4带动下绕第一旋转结构点211转动。图1中百叶窗处于关闭状态,相邻百叶单元相叠靠,形成防水密封;图4中百叶窗处于打开状态,各百叶单元处于竖直状态,屋内烟气顺利从百叶窗向上排出。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百叶窗外形高度低,风道阻力小,可方便安装在屋顶处;关闭状态时绝对密封,能防止漏雨;采用驱动元件自动快速实现百叶窗的开闭,能够顺畅排烟,满足建筑消防排烟要求。如图3所示,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百叶面板22的第一边部221的横截面成圆弧形,第二边部222的横截面也成圆弧形;在百叶窗关闭时,百叶面板22上第一边部221的圆弧面内壁与相邻百叶面板上第二边部222的圆弧面外壁相抱合;百叶面板22上第一边部221的圆弧面内壁还设有横截面成弧形的密封条2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提高相邻百叶面板处于关闭状态时结合的紧密性,有效防止漏雨,延长使用寿命。如图3所示,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消防排烟百叶窗,其特征在于,包括:/n框架,其经底部钢基础安装在屋顶的结构梁上;/n多个等间距并排设置的百叶单元,每个所述百叶单元都包括百叶侧板和百叶面板,所述百叶侧板设于所述百叶面板的两侧,所述百叶侧板通过第一旋转结构点连接在所述框架上,所述百叶面板上具有第一边部和第二边部;在百叶窗关闭时,所述百叶面板的第一边部与相邻百叶面板的第二边部相贴合;在百叶窗打开时,所述百叶面板的第一边部与相邻百叶面板的第二边部相分离;/n传动部件,各百叶单元至少一侧的百叶侧板均通过第二旋转结构点连接在所述传动部件上;/n驱动元件,所述驱动元件的活动端连接在所述传动部件上,所述驱动元件的固定端安装在所述框架上,所述百叶单元可在驱动元件带动下绕所述第一旋转结构点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消防排烟百叶窗,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其经底部钢基础安装在屋顶的结构梁上;
多个等间距并排设置的百叶单元,每个所述百叶单元都包括百叶侧板和百叶面板,所述百叶侧板设于所述百叶面板的两侧,所述百叶侧板通过第一旋转结构点连接在所述框架上,所述百叶面板上具有第一边部和第二边部;在百叶窗关闭时,所述百叶面板的第一边部与相邻百叶面板的第二边部相贴合;在百叶窗打开时,所述百叶面板的第一边部与相邻百叶面板的第二边部相分离;
传动部件,各百叶单元至少一侧的百叶侧板均通过第二旋转结构点连接在所述传动部件上;
驱动元件,所述驱动元件的活动端连接在所述传动部件上,所述驱动元件的固定端安装在所述框架上,所述百叶单元可在驱动元件带动下绕所述第一旋转结构点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消防排烟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面板的第一边部的横截面成圆弧形,所述第二边部的横截面也成圆弧形;在百叶窗关闭时,所述百叶面板上第一边部的圆弧面内壁与相邻百叶面板上第二边部的圆弧面外壁相抱合。


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广清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净海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