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热防雨的光伏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3004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隔热防雨的光伏瓦,涉及光伏瓦领域,包括基板以及设置在基板上的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基板上沿着太阳能电池板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贯通的通槽,还包括可穿过通槽的防雨板和隔热板,所述隔热板、防雨板依次相连,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可带动防雨板沿着通槽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防雨板可覆盖太阳能电池板。该隔热防雨的光伏瓦,当遇到雨雪天气时,控制防雨板从通槽内伸出并覆盖位于下方光伏瓦上的太阳能电池板,使太阳能电池板能够免受雨雪侵蚀,减缓老化速度,有效提高了太阳能电池板的使用寿命。

An insulating and rainproof photovoltaic t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热防雨的光伏瓦
本技术涉及光伏
,具体为一种隔热防雨的光伏瓦。
技术介绍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利用太阳能电池片通过光生伏打效应产生直流电压,从而将太阳光辐射能转换为电能,完成发电。随着人们对节能环保的日益重视,光伏产业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发展契机;其中,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在近些年来的普及率增长很快,其应用范围已经不只局限于各种公共建筑和特殊建筑,在小户型的居民住宅建筑中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目前市场上也有很多光伏瓦,如中国专利号为201820582498.0的一种光伏瓦,“该光伏瓦包括瓦片本体、防水条以及太阳能电池组件;瓦片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导水槽,瓦片本体上设置有与相邻瓦片本体拼接的拼接部等等。”声称使用该光伏瓦同时满足光伏发电需求和建筑功能需要,而且防水效果较好。然而光伏瓦的制造成本较高,通常需要发电十~二十年的时间才能够将成本收回,而上述光伏瓦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和诸多传统光伏瓦一样都是暴露在空中,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在长时间的雨淋日晒后,太阳能电池组件容易老化、破损,很多光伏瓦在没有收回成本之前就无法使用,失去了节能环保的根本利益。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使太阳能电池组件减少雨水侵蚀的隔热防雨的光伏瓦。(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隔热防雨的光伏瓦,包括基板以及设置在基板上的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基板上沿着太阳能电池板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贯通的通槽,还包括可穿过通槽的防雨板和隔热板,所述隔热板、防雨板依次相连,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可带动防雨板沿着通槽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防雨板可覆盖太阳能电池板。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开设在基板上与通槽连通的容置腔、枢接在容置腔内的丝杠、与丝杠相适配的螺母、与丝杠相连的微型电机,所述螺母与防雨板的底部相连。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沿着丝杠长度方向固连在容置腔内的导向杆以及与导向杆相适配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防雨板的底部相连。优选的,当防雨板完全容置在通槽内时,限位块位于容置腔的顶部。优选的,所述基板的顶部位于太阳能电池板的两侧设置有侧雨槽,所述防雨板的两边分别与两个侧雨槽的位置相对应。优选的,所述防雨板的两侧具有向下弯折的导雨折边,所述导雨折边可伸入侧雨槽内。优选的,所述基板的顶部位于太阳能电池板的底部设置有两侧贯通的凹形的底槽,所述底槽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雨槽连通,所述防雨板的底部可伸入底槽内。(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隔热防雨的光伏瓦。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隔热防雨的光伏瓦,当遇到雨雪天气时,控制防雨板从通槽内伸出并覆盖位于下方光伏瓦上的太阳能电池板,使太阳能电池板能够免受雨雪侵蚀,减缓老化速度,有效提高了太阳能电池板的使用寿命。2、该隔热防雨的光伏瓦,将隔热板、防雨板依次设置,当隔热板露在光伏瓦外时,可以为位于该光伏瓦上方的光伏瓦提供隔热,当挡雨板伸出通槽后,隔热板缩至通槽内为本光伏瓦提供隔热。3、该隔热防雨的光伏瓦,通过在太阳能电池板的两侧设置侧雨槽配合防雨板两侧导雨折边,落在防雨板上的雨水能够顺着导雨折边进入侧雨槽内,雨水流向稳定,防水性能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轴侧图;图2为本技术的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防雨板与隔热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安装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防雨板伸出状态图;图6为本技术的隔热板缩入图。图中:1基板、11通槽、2太阳能电池板、3防雨板、31导雨折边、4隔热板、5驱动机构、51容置腔、52微型电机、53丝杠、54螺母、55导向杆、56限位块、6侧雨槽、7底槽。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隔热防雨的光伏瓦,如图1-6所示,包括基板1以及设置在基板1上的太阳能电池板2,基板1上沿着太阳能电池板2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贯通的通槽11。通槽11为倒凹形。本技术还包括可穿过通槽11的防雨板3和隔热板4,隔热板4、防雨板3依次相连。防雨板3隔热板4的长度与基板1长度一致。如图5所示,基板1上设置有可带动防雨板3沿着通槽11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机构5,防雨板3可覆盖位于下方光伏瓦的太阳能电池板2。当遇到雨雪天气时,控制防雨板3从通槽11内伸出并覆盖位于下方光伏瓦上的太阳能电池板2,使太阳能电池板2能够免受雨雪侵蚀,减缓老化速度,有效提高了太阳能电池板2的使用寿命。驱动机构5包括开设在基板1上与通槽11连通的容置腔51、枢接在容置腔51内的丝杠53、与丝杠53相适配的螺母54、与丝杠53相连的微型电机52,螺母54与防雨板3的底部相连。微型电机52为现有技术,型号为B3640M无刷电机。本技术还包括PLC控制器,PLC型号为三菱PLCFX1S-10MT-001,所有光伏瓦上的微型电机52均与PLC相连。驱动机构5还包括沿着丝杠53长度方向固连在容置腔51内的导向杆55以及与导向杆55相适配的限位块56,限位块56与防雨板3的底部相连。当防雨板3完全容置在通槽11内时,限位块56位于容置腔51的顶部。当微型电机52驱动带动防雨板3移动时,限位块56同步移动,当防雨板3覆盖位于下方的太阳能电池板2时,限位块56刚好抵在容置腔51的底部位置。导向杆55配合限位块56还能为防雨板3起到导向作用,防止防雨板3随着丝杠53的转动而转动。基板1的顶部位于太阳能电池板2的两侧设置有侧雨槽6,防雨板3的两边分别与两个侧雨槽6的位置相对应。防雨板3的宽度大于两个侧雨槽6内侧间距且小于两个侧雨槽6外侧间距。落在防雨板3上的雨水可沿着两边滑入侧雨槽6内。防雨板3的两侧具有向下弯折的导雨折边31,导雨折边31可伸入侧雨槽6内。通过在太阳能电池板2的两侧设置侧雨槽6配合防雨板3两侧导雨折边31,落在防雨板3上的雨水能够顺着导雨折边31进入侧雨槽6内,雨水流向稳定,防水性能更好。基板1的顶部位于太阳能电池板2的底部设置有两侧贯通的凹形的底槽7,底槽7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雨槽6连通。底槽7的长度大于两个侧雨槽6内侧间距且小于两个侧雨槽6外侧间距。防雨板3的底部可伸入底槽7内。当微型电机52带动防雨板3覆盖位于下方光伏瓦的太阳能电池板2时,防雨板3伸入底槽7内,一方面能够将防雨板3上顺流而下的雨水从底槽7导入侧雨槽6内。另一方面,底槽7可为防雨板3提供支撑作用,防止防雨板3被雨水或雪压坏。使用方法:将第一排光伏瓦并排安装完成后。如图4所示,第二排光伏瓦与第一排整齐排列安装,且由于屋顶是倾斜的,将第二排光伏瓦上的隔热板4伸入第一排光伏瓦的底部,第二排光伏瓦上的隔热板4为第一排光伏瓦提供隔热。第一排与第二排的安装间距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图5所示,能使第一排光伏瓦上的防雨板3移出后伸入第二排光伏瓦上的底槽7内。当防雨板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热防雨的光伏瓦,包括基板(1)以及设置在基板(1)上的太阳能电池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上沿着太阳能电池板(2)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贯通的通槽(11),还包括可穿过通槽(11)的防雨板(3)和隔热板(4),所述隔热板(4)、防雨板(3)依次相连,所述基板(1)上设置有可带动防雨板(3)沿着通槽(11)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机构(5),所述防雨板(3)可覆盖太阳能电池板(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热防雨的光伏瓦,包括基板(1)以及设置在基板(1)上的太阳能电池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上沿着太阳能电池板(2)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贯通的通槽(11),还包括可穿过通槽(11)的防雨板(3)和隔热板(4),所述隔热板(4)、防雨板(3)依次相连,所述基板(1)上设置有可带动防雨板(3)沿着通槽(11)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机构(5),所述防雨板(3)可覆盖太阳能电池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防雨的光伏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开设在基板(1)上与通槽(11)连通的容置腔(51)、枢接在容置腔(51)内的丝杠(53)、与丝杠(53)相适配的螺母(54)、与丝杠(53)相连的微型电机(52),所述螺母(54)与防雨板(3)的底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隔热防雨的光伏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5)还包括沿着丝杠(53)长度方向固连在容置腔(51)内的导向杆(55)以及与导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波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