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防滑坡防撞技术的山区公路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2939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防滑坡防撞技术的山区公路用防护装置,特别是用于山区公路交通设施领域。包括滑坡阻挡装置,滑坡阻挡装置包括第一基桩和挡架,挡架靠近山体的一侧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稳定杆,挡架靠近山体的一侧端顶端均匀的设有若干锁链,挡架远离山体的一侧端底部设有第一缓冲装置,滑坡阻挡装置远离山体的一侧设有第二缓冲装置和第三缓冲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失控车辆需先依次撞向第三缓冲装置和第二缓冲装置上的缓冲板以及第一缓冲装置上的承压板,最后才能撞在挡架上,能有效的避免直接装在山体上,且通过两层缓冲板配合承压板进行层层缓冲,逐步降低车辆的冲击力,从而最大限度的保护车辆和车辆人员的安全。

A protective device for Mountainous Highway Based on anti-skid and anti-collision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防滑坡防撞技术的山区公路用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山区公路交通设施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防滑坡防撞技术的山区公路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的山区公路,有很多都是在多雨的地区,山体极其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在山区公路上,山体发生滑坡冲毁道路,掩埋车辆等等时有发生。中国专利2018210270320(授权公告号:CN208472629U,授权公告日:2019.02.05)公开了一种山区公路弹性防滑坡防撞装置,属于山区公路交通设施领域。该装置使用弹性材料,在山体滑坡发生的时候,可起到阻挡缓冲作用。减缓下滑物体的冲击力,能够降低事故发生几率,同时本装置具备防撞功能,避免因驾驶员操作失误,车辆撞向山体放生碰撞,对防车辆交通事故同样具备较好效果。该装置虽然可以有效的防止车辆直接碰撞山体,但是,缺少对车辆降低冲击力的装置,只具有减缓滑坡下滑物体冲击力的作用,不能对车辆和车辆人员进行有效的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防滑坡防撞技术的山区公路用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防滑坡防撞技术的山区公路用防护装置,包括滑坡阻挡装置,滑坡阻挡装置包括第一基桩和挡架,挡架的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第一基桩,挡架通过第一基桩固定安装在地面,挡架靠近山体的一侧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稳定杆,稳定杆的悬伸端插装在山体内部,挡架靠近山体的一侧端顶端均匀的设有若干锁链,锁链的活动端通过固定锚固定在山体内部。挡架远离山体的一侧端底部设有第一缓冲装置,滑坡阻挡装置远离山体的一侧设有第二缓冲装置和第三缓冲装置,第三缓冲装置设在第二缓冲装置的左侧。为了进一步提高一种基于防滑坡防撞技术的山区公路用防护装置的使用效果,第一缓冲装置包括弹性组件和承压板,弹性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挡架上,弹性组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承压板,承压板是选用弹性材料制作而成,承压板靠近第二缓冲装置的一侧端安装有缓冲层。为了进一步提高一种基于防滑坡防撞技术的山区公路用防护装置的使用效果,弹性组件包括若干弹簧。为了进一步提高一种基于防滑坡防撞技术的山区公路用防护装置的使用效果,第二缓冲装置和第三缓冲装置的结构相同,第三缓冲装置包括第二基桩和缓冲板,缓冲板的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第二基桩,缓冲板通过第二基桩固定安装在地面,缓冲板包括基板和两个弹性板,基板的上下端对称设有弹性板。为了进一步提高一种基于防滑坡防撞技术的山区公路用防护装置的使用效果,基板是选用木材制作而成。为了进一步提高一种基于防滑坡防撞技术的山区公路用防护装置的使用效果,弹性板是选用橡胶材质制作。为了进一步提高一种基于防滑坡防撞技术的山区公路用防护装置的使用效果,基板上均匀的嵌设有若干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弹性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失控车辆需先依次撞向第三缓冲装置和第二缓冲装置上的缓冲板以及第一缓冲装置上的承压板,最后才能撞在挡架上,能有效的避免直接装在山体上,且通过两层缓冲板配合承压板进行层层缓冲,逐步降低车辆的冲击力,从而最大限度的保护车辆和车辆人员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基于防滑坡防撞技术的山区公路用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基于防滑坡防撞技术的山区公路用防护装置的缓冲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基于防滑坡防撞技术的山区公路用防护装置的承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滑坡阻挡装置,101-第一基桩,102-挡架,103-稳定杆,104-锁链,105-固定锚,2-第一缓冲装置,21-弹性组件,22-承压板,23-缓冲层,3-第二缓冲装置,4-第三缓冲装置,41-第二基桩,42-缓冲板,421-基板,422-弹性板,423-第一弹簧。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1请参阅图1~3,一种基于防滑坡防撞技术的山区公路用防护装置,包括滑坡阻挡装置1,所述滑坡阻挡装置1包括第一基桩101和挡架102,所述挡架102的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第一基桩101,挡架102通过第一基桩101固定安装在地面,挡架102靠近山体的一侧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稳定杆103,所述稳定杆103的悬伸端插装在山体内部,挡架102靠近山体的一侧端顶端均匀的设有若干锁链104,所述锁链104的活动端通过固定锚105固定在山体内部,通过设置挡架102阻挡山体滑坡的下滑物体,降低山体滑坡对山路的影响;而挡架102通过第一基桩101稳定住底端,利用锁链104配合稳定杆103,提高挡架102对滑坡下滑物的承受能力,能有效的降低滑坡下滑物对山区公路的影响。所述挡架102远离山体的一侧端底部设有第一缓冲装置2,所述滑坡阻挡装置1远离山体的一侧设有第二缓冲装置3和第三缓冲装置4,所述第三缓冲装置4设在第二缓冲装置3的左侧,当车辆失控撞向山体时,需先依次撞向第三缓冲装置4、第二缓冲装置3和第一缓冲装置2,最后才能撞在挡架102上,能有效的避免直接装在山体上,且通过第三缓冲装置4、第二缓冲装置3和第一缓冲装置2进行层层缓冲,逐步降低车辆的冲击力,从而最大限度的保护车辆和车辆人员的安全。实施例2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的进一步阐述,所述第一缓冲装置2包括弹性组件21和承压板22,所述弹性组件21包括若干弹簧,弹性组件2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挡架102上,弹性组件2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承压板22,所述承压板22是选用弹性材料制作而成,承压板22靠近第二缓冲装置3的一侧端安装有缓冲层23,当车辆碰撞在缓冲层23上后,通过承压板22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防滑坡防撞技术的山区公路用防护装置,包括滑坡阻挡装置(1),滑坡阻挡装置(1)包括第一基桩(101)和挡架(102),挡架(102)的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第一基桩(101),挡架(102)通过第一基桩(101)固定安装在地面,其特征在于,挡架(102)靠近山体的一侧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稳定杆(103),稳定杆(103)的悬伸端插装在山体内部,挡架(102)靠近山体的一侧端顶端均匀的设有若干锁链(104),锁链(104)的活动端通过固定锚(105)固定在山体内部,挡架(102)远离山体的一侧端底部设有第一缓冲装置(2),滑坡阻挡装置(1)远离山体的一侧设有第二缓冲装置(3)和第三缓冲装置(4),第三缓冲装置(4)设在第二缓冲装置(3)的左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防滑坡防撞技术的山区公路用防护装置,包括滑坡阻挡装置(1),滑坡阻挡装置(1)包括第一基桩(101)和挡架(102),挡架(102)的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第一基桩(101),挡架(102)通过第一基桩(101)固定安装在地面,其特征在于,挡架(102)靠近山体的一侧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稳定杆(103),稳定杆(103)的悬伸端插装在山体内部,挡架(102)靠近山体的一侧端顶端均匀的设有若干锁链(104),锁链(104)的活动端通过固定锚(105)固定在山体内部,挡架(102)远离山体的一侧端底部设有第一缓冲装置(2),滑坡阻挡装置(1)远离山体的一侧设有第二缓冲装置(3)和第三缓冲装置(4),第三缓冲装置(4)设在第二缓冲装置(3)的左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防滑坡防撞技术的山区公路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缓冲装置(2)包括弹性组件(21)和承压板(22),弹性组件(2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挡架(102)上,弹性组件(2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承压板(22),承压板(22)是选用弹性材料制作而成,承压板(22)靠近第二缓冲装置(3)的一侧端安装有缓冲层(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芬刘天栋李继伟刘启明潘紫婧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中铁建四川简蒲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