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工程用混凝土组合地基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2934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土建工程用混凝土组合地基柱,包括第一柱体和黑色集热套以及固定吸热板,所述第一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连接有固定管套,且所述第一柱体的顶部连接有第二柱体,所述固定管套贯穿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的内侧,所述第二柱体的底部开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的一侧开设有导流槽,且所述第一柱体的顶部一体式连接有限位凸起,所述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的内侧均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侧填充有泥浆,所述泥浆的内侧固定有钢筋;通过设计安装了位于第一柱体内侧的钢筋和顶部的限位凸起等,可在实现地基柱的组合固定的同时,增加两个地基柱之间的稳定性,且该混凝土组合地基柱施工组装便捷。

Concrete composite foundation column for civil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土建工程用混凝土组合地基柱
本技术属于土建工程
,具体涉及土建工程用混凝土组合地基柱。
技术介绍
地基柱:基棒组成外层里层的柱状成分,附着于内层之上,或支撑盖层,或支撑柱状头。现有的混凝土组合地基柱,由于结构单一,在长时间使用后,地基柱与地基柱的连接部位可能出现间隙或者裂缝,造成连接下降的问题,且现有的混凝土组合地基柱,在建造桥梁时,由于桥面不与地面接触,造成桥面上的积雪融化较慢,造成车辆行驶在桥面时较为危险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土建工程用混凝土组合地基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土建工程用混凝土组合地基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混凝土组合地基柱,由于结构单一,在长时间使用后,地基柱与地基柱的连接部位可能出现间隙或者裂缝,造成连接下降的问题,且现有的混凝土组合地基柱,在建造桥梁时,由于桥面不与地面接触,造成桥面上的积雪融化较慢,造成车辆行驶在桥面时较为危险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土建工程用混凝土组合地基柱,包括第一柱体和黑色集热套以及固定吸热板,所述第一柱体的底部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土建工程用混凝土组合地基柱,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柱体(2)和黑色集热套(4)以及固定吸热板(12),所述第一柱体(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基座(1),所述基座(1)的顶部连接有固定管套(15),且所述第一柱体(2)的顶部连接有第二柱体(3),所述固定管套(15)贯穿第一柱体(2)和第二柱体(3)的内侧,所述第二柱体(3)的底部开设有限位凸起(6),所述限位凸起(6)的一侧开设有导流槽(11),且所述第一柱体(2)的顶部一体式连接有限位凸起(6),所述第一柱体(2)和第二柱体(3)的内侧均开设有固定槽(7),所述固定槽(7)的内侧填充有泥浆(9),所述泥浆(9)的内侧固定有钢筋(8),且所述第一...

【技术特征摘要】
1.土建工程用混凝土组合地基柱,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柱体(2)和黑色集热套(4)以及固定吸热板(12),所述第一柱体(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基座(1),所述基座(1)的顶部连接有固定管套(15),且所述第一柱体(2)的顶部连接有第二柱体(3),所述固定管套(15)贯穿第一柱体(2)和第二柱体(3)的内侧,所述第二柱体(3)的底部开设有限位凸起(6),所述限位凸起(6)的一侧开设有导流槽(11),且所述第一柱体(2)的顶部一体式连接有限位凸起(6),所述第一柱体(2)和第二柱体(3)的内侧均开设有固定槽(7),所述固定槽(7)的内侧填充有泥浆(9),所述泥浆(9)的内侧固定有钢筋(8),且所述第一柱体(2)的内侧与钢筋(8)的底部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固定孔(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建工程用混凝土组合地基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色集热套(4)位于第二柱体(3)的外侧,且所述固定吸热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炳奎吴加松谢贤常郑伟
申请(专利权)人:和海建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