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老成鼓设备的水调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92895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老成鼓设备的水调温系统,所述的老成鼓由多节鼓体连接组成,所述的水调温系统包括壳体、水管安装座、内进水管、内出水管、外进水管、外出水管、分流室、水套和槽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个结构设计合理,能有效的完成进出水的全过程;通过槽钢取代原来的橡胶软管通道作为水的排出通道,简化了安装过程,实现了水套全方位覆盖鼓体,提高冷却效果。

A water temperature regulating system used in mature drum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老成鼓设备的水调温系统
本技术属于调温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老成鼓设备的水调温系统。
技术介绍
在粘胶纤维生产的粘胶制备工艺中,粉碎后的碱纤维素在恒定的温度下保持一定时间,在空气中氧化降解,聚合度下降至工艺要求,这一过程称为碱纤维素的老成或老化。老成的目的是使碱纤维素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将粘度降低到工艺要求的范围,再经黄化制得粘度合格的粘胶,以保证粘胶具有良好地过滤性能和可纺性能。在老成过程中,温度是主要控制参数,温度直接影响老成速度。老成温度高时,碱纤维素与空气中氧气的作用快。温度愈高,老成速度愈快。老成过程必须严格控制温度,使制得的粘胶粘度均匀。生产普通粘胶短纤维多用高温老成,在未进行冷却的情况下,内部物料温度在50℃~60℃之间,而黄化工艺要求的物料温度要求≤30℃,因此需要进行冷却。此时就需要设计一套水调温系统能对老化的整个过程进行调温。目前,市面上能满足该工艺并且应用最广泛的设备为老成鼓,通过设备鼓体的转动将原料缓慢的从进料端推送至出料端其优点为:老成工艺连续、自动进行,而且生产量大。目前,老成鼓调温的主要型式分为风冷式调温和水冷式调温。1。风冷式调温:出料端配有进风管,进料端配有出风管,以调节鼓体进风的温度和流量来控制鼓体内腔原料的老化温度,由于鼓体总长基本都在20米至35米之间,所以冷却效果不是很好,不能很好的控制鼓体内原料的温度。并且在风口容易形成冷凝水会滴到鼓体内部影响产品质量2。水冷式调温:鼓体外圆包含一层水套,碱纤维素在老成鼓中通过水套内的循环温水保持一定温度使碱纤维素氧化降解,达到生产需要的聚合度。该型式能通过循环水的温度和流量很好的控制水套内水的温度,从而控制老成的质量。该种方式的调温效果比较好,但是由于老成鼓是一直在转动的,所以一旦供水装置结构不合理很容易产生漏水甚至损坏老成鼓本身结构,因此设计一套合理的水调温系统对老成鼓内原料的老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老成鼓设备的水调温系统的设计,该套系统能有效的控制老成鼓在运行时内部的物料的温度,使碱纤维素氧化降解,达到生产需要的聚合度,从而满足下道工序黄化所需要的工艺要求。为了达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老成鼓设备的水调温系统,所述的老成鼓由多节鼓体连接组成,所述的水调温系统包括壳体、水管安装座、内进水管、内出水管、外进水管、外出水管、分流室、水套和槽钢;所述的外出水管和分流室的外围设有壳体,分流室通过轴承与壳体连接;所述的水管安装座安装在壳体上,水套设于鼓体的外围,水套与鼓体之间形成冷却水通道;所述的槽钢固定在水套外部;所述的外进水管与分流室连通,内进水管一端与鼓体连接且与冷却水通道连通,另一端穿过壳体与分流室连通,所述的内出水管一端与鼓体连接且与槽钢连通,另一端穿过壳体与外出水管连通,所述的内进水管和内出水管的外围分别套设有支撑管;所述的槽钢与冷却水通道连通。优选地,所述的水管安装座上设有三个安装孔,其中一个安装孔与内出水管连接,另外两个安装孔与内进水管连接;所述的两个内进水管的另一端分别与两节不同的鼓体连接。该冷却系统设计为两进一出的结构,两根进水管分别进入两节不同的鼓体,这样冷却效果就大大提高。优选地,所述的冷却水通道内设有多个水套隔环,水套隔环的圆周方向上开设有圈孔。水套隔环可以用于支持鼓体和水套,圈孔用于过水,由于鼓体一直在转动,当冷却水从水套隔环的一侧流到另一侧时会产生一个冲击力,采用水套隔环后,冷却水就能够均匀的覆盖在鼓体外侧使得冷却更为均匀。优选地,所述分流室的前侧设有前封板,分流室后侧设有后封板,前封板和后封板分别通过螺栓与壳体固定。优选地,所述内进水管与鼓体的连接处和内出水管与鼓体的连接处分别设有密封装置。密封装置可以冷却水从防止内进水管与鼓体的连接处和内出水管与鼓体的连接处漏到鼓体内部。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分流室和壳体内通过前后封板将里面的空间分割为单独的进水空间和出水空间使得进出水不会混淆在一起,整个结构设计合理,能有效的完成进出水的全过程。2、本技术通过槽钢取代原来的橡胶软管通道作为水的排出通道,简化了安装过程,实现了水套全方位覆盖鼓体,提高冷却效果。3、本技术在内进水管和内出水管的外部套设支撑管,减小内进水管和内出水管的支撑压力,提高设备强度,同时防止冷却水从内进水管和内出水管漏到鼓体内,提高生产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水管的连接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水管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水套隔环的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根据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于老成鼓设备的水调温系统,所述的老成鼓1由多节鼓体2连接组成,所述的水调温系统包括壳体3、水管安装座4、内进水管5、内出水管6、外进水管7、外出水管8、分流室9、水套10和槽钢11。所述的外出水管8和分流室9的外围设有壳体3,分流室9通过轴承12与壳体3连接。在鼓体2转动的过程中带动壳体3一起转动,分流室9则保质不动。所述的水管安装座4安装在壳体3上,水套10设于鼓体2的外围,水套10与鼓体2之间形成冷却水通道13。所述的槽钢11固定在水套外部,槽钢11在通过老成鼓1上的滚圈这些位置时只需开一个大于槽钢11外形的孔让其通过即可。所述的外进水管7与分流室9连通,内进水管5一端与鼓体2连接且与冷却水通道13连通,另一端穿过壳体3与分流室9连通,所述的内出水管6一端与鼓体2连接且与槽钢11连通,另一端穿过壳体3与外出水管8连通,所述的内进水管5和内出水管6的外围分别套设有支撑管14;所有受力都由支撑管14承受,这样可以起到预防内进水管5和内出水管6漏水,即使内进水管5和内出水管6有漏水现象,漏出的水会先漏到支撑管14的里面,并由支撑管14流到鼓体2外面,永远不会直接漏到鼓体2内部从而影响产品质量,并且一旦漏水也会在外面第一时间发现,可以及时进行维修。所述的槽钢11在老成鼓1的尾端与冷却水通13道连通,槽钢11取代了原有的橡胶软管通道,安装更加简单,还能使水套10在鼓体2上面全方位覆盖。所述分流室9的前侧设有前封板15,分流室9后侧设有后封板16,前封板15和后封板16分别通过螺栓与壳体3固定,前封板15还通过抗扭臂17和螺栓安装在老成鼓1的进料端封板18上。所述内进水管5与鼓体2的连接处和内出水管6与鼓体2的连接处分别设有密封装置19。密封装置19可以冷却水从防止内进水管5与鼓体2的连接处和内出水管与鼓体的连接处漏到鼓体内部。所述的水管安装座4上设有三个安装孔41,其中一个安装孔41与内出水管6连接,另外两个安装孔41与内进水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老成鼓设备的水调温系统,所述的老成鼓由多节鼓体连接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调温系统包括壳体、水管安装座、内进水管、内出水管、外进水管、外出水管、分流室、水套和槽钢;所述的外出水管和分流室的外围设有壳体,分流室通过轴承与壳体连接;所述的水管安装座安装在壳体上,水套设于鼓体的外围,水套与鼓体之间形成冷却水通道;所述的槽钢固定在水套外部;所述的外进水管与分流室连通,内进水管一端与鼓体连接且与冷却水通道连通,另一端穿过壳体与分流室连通,所述的内出水管一端与鼓体连接且与槽钢连通,另一端穿过壳体与外出水管连通,所述的内进水管和内出水管的外围分别套设有支撑管;所述的槽钢与冷却水通道连通;/n所述的水管安装座上设有三个安装孔,其中一个安装孔与内出水管连接,另外两个安装孔与内进水管连接,所述的两个内进水管的另一端分别与两节不同的鼓体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老成鼓设备的水调温系统,所述的老成鼓由多节鼓体连接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调温系统包括壳体、水管安装座、内进水管、内出水管、外进水管、外出水管、分流室、水套和槽钢;所述的外出水管和分流室的外围设有壳体,分流室通过轴承与壳体连接;所述的水管安装座安装在壳体上,水套设于鼓体的外围,水套与鼓体之间形成冷却水通道;所述的槽钢固定在水套外部;所述的外进水管与分流室连通,内进水管一端与鼓体连接且与冷却水通道连通,另一端穿过壳体与分流室连通,所述的内出水管一端与鼓体连接且与槽钢连通,另一端穿过壳体与外出水管连通,所述的内进水管和内出水管的外围分别套设有支撑管;所述的槽钢与冷却水通道连通;
所述的水管安装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斌杰魏忠良陈油亮曾琪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中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