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菌检验用控温培养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2871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细菌检验用控温培养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内部中间位置固定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内壁从上到下依次开设有第一环形凹槽、第二环形凹槽和第三环形凹槽,所述第三环形凹槽的底部镶嵌有电加热板,所述矩形槽的两侧外壁与盒体的两侧内壁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的最低处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的内壁上插接有橡胶塞,所述盒盖的底部边缘四周安装有第一磁性密封条,所述矩形槽的顶面四周安装有与第一磁性密封条相匹配的第二磁性密封条,所述盒体的外壁上安装有温控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控温效果比较好能够快速的进行降温处理,保证细菌培养的温度,同时便于不同大小的培养皿进行同时存放培养,培养效率较高。

A temperature control incubator for bacteria te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细菌检验用控温培养盒
本技术涉及细菌
,具体涉及一种细菌检验用控温培养盒。
技术介绍
细菌(学名:Bacteria)是生物的主要类群之一,属于细菌域。也是所有生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据估计,其总数约有5×10^30个;细菌的形状相当多样,主要有球状、杆状,以及螺旋状;细菌也对人类活动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细菌是许多疾病的病原体,包括肺结核、淋病、炭疽病、梅毒、鼠疫、砂眼等疾病都是由细菌所引发;然而,人类也时常利用细菌,例如乳酪及酸奶和酒酿的制作、部分抗生素的制造、废水的处理等,都与细菌有关。在生物科技领域中,细菌有也着广泛的运用。目前,细菌检验用控温培养盒,控温效果较差不能快速的进行降温处理,影响细菌的培养,同时不能适合不同大小的培养皿同时进行存放培养,培养的效率比较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细菌检验用控温培养盒,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细菌检验用控温培养盒,控温效果较差不能快速的进行降温处理,影响细菌的培养,同时不能适合不同大小的培养皿同时进行存放培养,培养的效率比较底等问题。为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细菌检验用控温培养盒,包括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的内部中间位置固定有矩形槽(2),所述矩形槽(2)的内壁从上到下依次开设有第一环形凹槽(3)、第二环形凹槽(4)和第三环形凹槽(5),所述第三环形凹槽(5)的底部镶嵌有电加热板(6),所述矩形槽(2)的两侧外壁与盒体(1)的两侧内壁之间形成空腔(7),所述空腔(7)的最低处开设有圆形通孔(8),所述圆形通孔(8)的内壁上插接有橡胶塞(9),所述盒体(1)的顶面一侧位于矩形槽(2)的正上方铰接有盒盖(10),所述盒盖(10)的底部边缘四周安装有第一磁性密封条(11),所述矩形槽(2)的顶面四周安装有与第一磁性密封条(11)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菌检验用控温培养盒,包括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的内部中间位置固定有矩形槽(2),所述矩形槽(2)的内壁从上到下依次开设有第一环形凹槽(3)、第二环形凹槽(4)和第三环形凹槽(5),所述第三环形凹槽(5)的底部镶嵌有电加热板(6),所述矩形槽(2)的两侧外壁与盒体(1)的两侧内壁之间形成空腔(7),所述空腔(7)的最低处开设有圆形通孔(8),所述圆形通孔(8)的内壁上插接有橡胶塞(9),所述盒体(1)的顶面一侧位于矩形槽(2)的正上方铰接有盒盖(10),所述盒盖(10)的底部边缘四周安装有第一磁性密封条(11),所述矩形槽(2)的顶面四周安装有与第一磁性密封条(11)相匹配的第二磁性密封条(12),所述盒盖(10)的顶面内部镶嵌有透明有机玻璃板(13),所述盒体(1)的外壁上安装有温控开关(14)。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玉静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