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黄油注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2864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便携式黄油注入器,为圆柱形锥顶罐体,位于上部的圆形导出管出口为圆锥形黄油注入嘴,底端与中部贮油室锥形缸盖出口螺纹连接,缸盖与贮油室壳体铰链连接,中间有密封圈或密封垫,通过支撑板上螺栓压紧缸盖上的压板,活塞位于贮油室内腔,下部千斤顶从动轴顶端与活塞底部中心焊接或螺纹连接,千斤顶底座与贮油室环形底部通过2-3个均布的圆柱支架两端焊接或螺纹连接在一起,在底座和贮油室壳体的上部各有两个挂扣和一只背带。(*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设备维护中黄油加注工具及技术,具体而言是一种便携式黄油注入器。目前,在油田生产或野外作业过程中,抽油机等大型设备黄油加注点不集中,由于设备外形大,且润滑点耗油量较大,传统的黄油注入方法是用压杆式黄油枪、手枪式黄油枪注油,上述两种黄油枪均存在容量小,添加黄油慢,单枪压缩次数多,加注黄油时间长,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而设计的一种便携式黄油注入器。上述目的是由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便携式黄油注入器,由导出管、贮油室、千斤顶三部分组成,其特征是主体为圆柱形锥顶罐体,位于上部的圆形导出管出口为圆锥形黄油注入嘴,底端通过螺纹与中部贮油室的圆锥形缸盖上的黄油出口相连接,缸盖与贮油室的圆筒形壳体通过铰链连接,缸盖与贮油室壳体之间由密封圈或密封垫密封,通过与铰链对称的支承板上的螺栓压紧缸盖上的压板,达到密封作用,活塞位于贮油室的内腔,活塞与贮油室内壁的密封采用钢性密封或密封圈密封,下部千斤顶从动轴顶端与活塞底部中心焊接或螺纹连接成一体,千斤顶底座与贮油室壳体环形底部通过2-3个均匀分布的圆柱形支架两端焊接或螺纹连接在一起,在底座和贮油室壳体的上部各有两个挂扣,上下对应,各有一只背带,便于背挎。上述便携式黄油注入器中的千斤顶为手压杠杆液压立式千斤顶,可选用市售成品。利用上述方案制成的便携式黄油注入器,其容量大、添加黄油迅速,操作方便,适于背挎,缩短设备保养时间,减少维护设备人数,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设备运转时率,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特别适用于油田野外生产中抽油机等大型设备的维护保养,值得推广使用。为了详细公布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做进一步阐述附图是便携式黄油注入器主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其主体为圆柱形锥顶罐体,位于上部的圆形导出管(2)出口为圆锥形黄油注入嘴(1),底端通过螺纹与中部贮油室(10)的圆锥形缸盖(4)上的黄油出口(3)相连接,缸盖(4)与贮油室(10)的圆筒形壳体通过铰链(5)连接,缸盖(4)与贮油室(10)壳体之间由密封圈或密封垫(9)密封,通过与铰链(5)对称的支承板(8)上的螺栓(6)压紧缸盖(4)上的压板(7),达到密封作用,活塞(11)位于贮油室(10)的内腔,活塞(11)与贮油室(10)内壁的密封采用钢性密封或密封圈密封,下部千斤顶从动轴(12)顶端与活塞(11)底部中心焊接或螺纹连接成一体,千斤顶底座(21)与贮油室(10)壳体环形底部通过2-3个均匀分布的圆柱形支架(20)两端焊接或螺纹连接在一起,在底座(21)和贮油室(10)壳体的上部各有两个挂扣(16),上下对应,各有一只背带(15),便于背挎。便携式黄油注入器工作原理操作人员压动手柄(14)时,千斤顶主动轴(17)压缩小缸体(18)中的液压油,液压油进入中缸体(13),进入中缸体(13)中的液压油推动千斤顶从动轴(12),从动轴(12)推动活塞(11)上行,活塞(11)压缩贮油室(10)中的黄油,黄油受压后,通过缸盖(4)上的出口(3)导出管(2),黄油注入嘴(1),进入黄油嘴内。便携式黄油注入器使用方法首先,卸松螺栓(6)将缸盖(4)向后翻转,将黄油放进贮油室(10)中,装满后,装缸盖(4)盖上,拧紧螺栓(6),将便携式黄油注入器,背在后背上,上下压动手柄(14)在黄油入嘴(1)看到黄油后,将黄油注入嘴(1)插进黄油嘴,反复压动手柄(14),直到加满,完毕后,立即用手反时针转动旋塞(19),以平衡贮油室(10)、中缸体(13)、小缸体(18)内的压力,防止黄油从黄油注入嘴(1)溢出。重新加注黄油时,必须将旋塞(19)正时针拧紧,方可进行作业。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黄油注入器,由导出管、贮油室、千斤顶三部分组成,其特征是主体为圆柱形锥顶罐体,位于上部的圆形导出管出口为圆锥形黄油注入嘴,底端通过螺纹与中部贮油室的圆锥形缸盖上的黄油出口相连接,缸盖与贮油室的圆筒形壳体通过铰链连接,缸盖与贮油室壳体之间由密封圈或密封垫密封,通过与铰链对称的支承板上的螺栓压紧缸盖上的压板,活塞位于贮油室的内腔,活塞与贮油室内壁的密封采用钢性密封或密封圈密封,下部千斤顶从动轴顶端与活塞底部中心焊接或螺纹连接成一体,千斤顶底座与贮油室壳体环形底部通过2-3个均匀分布的圆柱形支架两端焊接或螺纹连接在一起,在底座和贮油室壳体的上部各有两个挂扣,上下对应,各有一只背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黄油注入器,其特征是千斤顶为手压杠杆液压立式千斤顶。专利摘要一种便携式黄油注入器,为圆柱形锥顶罐体,位于上部的圆形导出管出口为圆锥形黄油注入嘴,底端与中部贮油室锥形缸盖出口螺纹连接,缸盖与贮油室壳体铰链连接,中间有密封圈或密封垫,通过支撑板上螺栓压紧缸盖上的压板,活塞位于贮油室内腔,下部千斤顶从动轴顶端与活塞底部中心焊接或螺纹连接,千斤顶底座与贮油室环形底部通过2-3个均布的圆柱支架两端焊接或螺纹连接在一起,在底座和贮油室壳体的上部各有两个挂扣和一只背带。文档编号F16N5/00GK2585015SQ0121597公开日2003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01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1年1月17日专利技术者刘贤文, 刘为民, 祁涛, 钟远, 毛春普, 束青林, 甘建军, 刘贤红 申请人: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孤岛采油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黄油注入器,由导出管、贮油室、千斤顶三部分组成,其特征是:主体为圆柱形锥顶罐体,位于上部的圆形导出管出口为圆锥形黄油注入嘴,底端通过螺纹与中部贮油室的圆锥形缸盖上的黄油出口相连接,缸盖与贮油室的圆筒形壳体通过铰链连接,缸盖与贮油室壳体之间由密封圈或密封垫密封,通过与铰链对称的支承板上的螺栓压紧缸盖上的压板,活塞位于贮油室的内腔,活塞与贮油室内壁的密封采用钢性密封或密封圈密封,下部千斤顶从动轴顶端与活塞底部中心焊接或螺纹连接成一体,千斤顶底座与贮油室壳体环形底部通过2-3个均匀分布的圆柱形支架两端焊接或螺纹连接在一起,在底座和贮油室壳体的上部各有两个挂扣,上下对应,各有一只背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贤文刘为民祁涛钟远毛春普束青林甘建军刘贤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孤岛采油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