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氧化氯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2819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氧化氯发生器,包括:反应器以及与反应器连接的氯酸盐容器、盐酸容器和水射器,所述反应器的顶部设置有主排气口,所述主排气口通过一单向阀与所述水射器连通;所述反应器内腔的靠近顶部的两侧各设置一喷液头,两所述喷液头位置相对、且倾斜向上设置;所述氯酸盐容器和盐酸容器分别通过一个计量泵与一所述喷液头连接。采用上述结构的二氧化氯发生器,能够安全、高效的对两种原料进行均匀混合,提高二氧化硫的产生速率。

A chlorine dioxide gene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氧化氯发生器
本技术涉及水体消毒
,具体涉及一种二氧化氯发生器。
技术介绍
二氧化氯发生器是一种采用化学方法,以氯酸盐(通常使用氯酸钠)和盐酸为原料制备二氧化氯和氯气的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将氯酸盐溶液(如氯酸钠)和盐酸溶液以适当比例输送到反应器(反应釜)中,在一定的温度和负压下进行充分的化学反应,产生以二氧化氯为主、氯气为辅的消毒气体,消毒气体经水射器负压吸出与水充分混合形成消毒液,其主要的化学反应式为:NaCLO3+2HCL=CLO2+1/2CL2+NaCL+H2O,广泛用于饮用水、游泳池水的消毒处理,工业循环冷却水的杀菌灭藻,工业废水的脱色、除臭等。只是,因为在反应器内设置搅拌器容易被腐蚀,且在二氧化氯等不稳定气体环境下进行机械和带电操作存在安全隐患,现有的二氧化氯发生器,是将两种原料直接通过两根管路排入反应器中,原料在反应器的下层自然混合从而进行化学反应,但自然混合的原料扩散不均匀,导致二氧化硫的产生速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二氧化氯发生器,能够安全、高效的对两种原料进行均匀混合,提高二氧化硫的产生速率。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二氧化氯发生器,包括:反应器以及与反应器连接的氯酸盐容器、盐酸容器和水射器,所述反应器的顶部设置有主排气口,所述主排气口通过一单向阀与所述水射器连通;所述反应器内腔的靠近顶部的两侧各设置一喷液头,两所述喷液头位置相对、且倾斜向上设置;所述氯酸盐容器和盐酸容器分别通过一个计量泵与一所述喷液头连接。通过两个相对设置且倾斜先上的喷液头向反应器内喷入两种反应原料,两种原料经喷液头呈水雾状(或为小水珠状)上扬喷出,并在反应器的顶部区域相遇,二者以小颗粒为单位进行对碰从而高效的完成混合,并充分保证了混合的均匀,从而避免出现两股液体直接相遇混合而带来的混合不均匀,保证原料以既定的比例进行充分反应,提高二氧化硫的产生速率;且混合过程不会存在机械的刚性接触,也没有带电操作,保证了反应器工作的安全。进一步地,所述二氧化氯发生器还包括:混合阀,所述混合阀具有进液孔、出液孔和进气孔,所述进液孔和出液孔通过混合阀内的孔道直线连通,所述进气孔与进液孔和出液孔之间的孔道切向连通,且切入方向与从进液孔到出液孔的方向相同;所述混合阀设置有两个,两所述混合阀的进液孔分别与一计量泵的出口连接,两混合阀的出液孔分别与一喷液头连接,两混合阀的进气孔分别连通到反应器的顶部。通过在原料的供应管路上设置混合阀,原料从进液孔流向出液孔的过程中会对进气孔造成负压,从而吸取反应器上层的气体,吸入的气体与溶液状的原料在混合阀中混合形成气液混合物之后再从喷液头喷出,而相同泵压下,喷射气液混合物时的喷射水头比单独液体时更大,且液体会被进一步雾化从而形成更小的颗粒,进一步提高了原料的混合均匀度,提升反应速率。进一步地,所述反应器内还设置有:上挡板,所述上挡板设置在反应器的顶部与喷液头之间,且上挡板与反应器的侧壁间设有通气孔。喷出的原料经上挡板阻挡反弹,形成第二次碰撞,进一步提高原料混合的均匀度。进一步地,所述反应器内还设置有:下挡板,所述下挡板设置在反应器上部、且位于喷液头下方,所述下挡板的面积小于所述上挡板。混合后的原料向下掉落,触碰下挡板形成再次的反弹碰撞,最后从两侧、或再经反应器的侧壁反弹而落入反应器下层,形成原料颗粒的多次碰撞,充分保障混合的均匀性。进一步地,所述二氧化氯发生器还包括:循环气泵和喷气头,所述循环气泵的入口与反应器的顶部连通,循环气泵的出口与所述喷气头连通,所述喷气头的出口位于所述下挡板的上表面中部且开口向上。通过循环气泵吸取反应器内的气体并经喷气头向上喷出,对混合后下落的原料进行二次气动上扬,延缓其下落速度,使混合的时间更加充裕,并能改变颗粒碰撞的方向,通过加强的无序碰撞进一步加剧原料的混合速度。综上所述,采用本技术提供的二氧化氯发生器,能够安全、高效的对两种原料进行均匀混合,提高二氧化硫的产生速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个方向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另一方向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混合阀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反应器,11-主排气口,12-喷液头,13-上挡板,14-下挡板,15-喷气头,2-氯酸盐容器,3-盐酸容器,4-水射器,5-单向阀,6-计量泵,7-混合阀,71-进液孔,72-出液孔,73-进气孔,8-循环气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技术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部件或结构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二氧化氯发生器,其主体结构与现有的二氧化氯发生器相似,包括:反应器1以及与反应器1连接的氯酸盐容器2、盐酸容器3和水射器4,氯酸盐容器2和盐酸容器3分别用于存放氯酸盐和盐酸这两种原料溶液,氯酸盐容器2和盐酸容器3的底部分别通过一个计量泵6连接到反应器1的上部,以向反应器1内按计量加入原料,原料在其中回合后反应产生需要的气体;反应器1的顶部设置有主排气口11,主排气口11通过一个单向阀5与水射器4连通,使反应产生的气体只能出不能进;水射器4的一端经水泵与水源连通,当水泵向水射器4泵入压力水流时,水流从水射器4的另一端喷出,并在喷出过程中对与主排气口11连通的支路形成负压,该负压吸出反应器1内产生的气体,并使吸出的气体与水充分混合形成消毒液,直接排放到需要消毒的水体内就能进行有效的消毒。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在反应器1内腔的靠近顶部的两侧各设置一喷液头12,两喷液头12位置相对、且倾斜向上设置;氯酸盐容器2和盐酸容器3上的计量泵6分别与一喷液头12连接。进而,通过两个相对设置且倾斜先上的喷液头12向反应器1内喷入两种反应原料,两种原料经喷液头12呈水雾状(或为小水珠状)上扬喷出,并在反应器1的顶部区域相遇,二者以小颗粒为单位进行对碰从而高效的完成混合,并充分保证了混合的均匀,从而避免出现两股液体直接相遇混合而带来的混合不均匀,保证原料以既定的比例进行充分反应,提高二氧化硫的产生速率;且混合过程不会存在机械的刚性接触,也没有带电操作,保证了反应器1工作的安全。同时,利用泵对不同流体泵送效果不同的物理原理,相同泵压下泵送气液混合物时的扬程(也称水头)大于纯液体,且气液混合物喷出后更容易形成水雾,而不似喷射纯水流那样偏向于大股流束,进而,本实施例还可以为上述的二氧化氯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氧化氯发生器,包括:反应器以及与反应器连接的氯酸盐容器、盐酸容器和水射器,其特征在于,/n所述反应器的顶部设置有主排气口,所述主排气口通过一单向阀与所述水射器连通;所述反应器内腔的靠近顶部的两侧各设置一喷液头,两所述喷液头位置相对、且倾斜向上设置;所述氯酸盐容器和盐酸容器分别通过一个计量泵与一所述喷液头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氧化氯发生器,包括:反应器以及与反应器连接的氯酸盐容器、盐酸容器和水射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应器的顶部设置有主排气口,所述主排气口通过一单向阀与所述水射器连通;所述反应器内腔的靠近顶部的两侧各设置一喷液头,两所述喷液头位置相对、且倾斜向上设置;所述氯酸盐容器和盐酸容器分别通过一个计量泵与一所述喷液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氯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混合阀,所述混合阀具有进液孔、出液孔和进气孔,所述进液孔和出液孔通过混合阀内的孔道直线连通,所述进气孔与进液孔和出液孔之间的孔道切向连通,且切入方向与从进液孔到出液孔的方向相同;
所述混合阀设置有两个,两所述混合阀的进液孔分别与一计量泵的出口连接,两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万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春风机电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