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脱型电梯层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2794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脱型电梯层门结构,包括层门和层门地坎,层门由左右对称分布的左层门和右层门组成,左层门和右层门结构相同,均包括层门板、加强筋、侧边防脱钩和门板防脱钩,其中,侧边防脱钩安装于层门板的一侧边,可钩住电梯门套立柱,门板防脱钩安装于层门板的下边,层门地坎包括地坎和地坎防脱钩,通过左层门和右层门的门板防脱钩与地坎防脱钩配合锁紧,层门稳固钩在层门地坎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牢固、通过侧边防脱钩与门套立柱及门板防脱钩与地坎防脱钩的配合锁紧,可对层门进行横纵向限位,保证电梯层门在受到猛烈撞击时,也能保持在原位置,提高电梯安全性,同时各锁紧装置结构牢固、各锁紧装置间配合巧妙牢固,实用性强。

A structure of elevator landing d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脱型电梯层门结构
本技术属于电梯
,具体涉及一种防脱型电梯层门结构。
技术介绍
电梯层门设在层站入口处,是乘客或货物进出电梯的通道。电梯轿厢位于其他层站或者轿门关闭时,层门保持闭合状态,这保证了人、其他动物或者物体不会进入电梯井道,发生意外事故。对于一般电梯层门,在受到外力撞击时,可能会发生变形而脱离地坎,导致人、其他动物或者物体误入井道而发生意外,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为解决上述弊端,市场上又出现了防脱型电梯层门结构,但现有的防脱型电梯层门结构多仅在层门挂板或上坎上设置防脱组件来阻止层门挂板整体脱落,而未见在层门地坎上进一步设置防脱组件,以从电梯层门的四边全面防脱的,导致现有的防脱型电梯层门结构的防脱效果不完善,而且其防脱组件结构复杂,不便加工,造成电梯层门的生产成本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牢固、可横纵向全方位防脱、安全性高的防脱型电梯层门结构。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脱型电梯层门结构,包括层门和层门地坎,层门由左右对称分布的左层门和右层门组成,左层门和右层门结构相同,均包括层门板、加强筋、侧边防脱钩和门板防脱钩,其中,侧边防脱钩安装于层门板的一侧边,可钩住电梯门套立柱,门板防脱钩安装于层门板的下边,层门地坎包括地坎和地坎防脱钩,通过左层门和右层门的门板防脱钩与地坎防脱钩配合锁紧,层门稳固钩在层门地坎上。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所述的加强筋纵向焊接于层门板的中部,可增强层门板的强度和刚性,减轻猛烈撞击下层门板变形。所述的侧边防脱钩通过螺栓分别固定安装于左层门的左侧边和右层门的右侧边,左层门和右层门上安装的侧边防脱钩的数量为三个或多个,各侧边防脱钩纵向等间距分布。所述的侧边防脱钩通过与电梯门套立柱配合锁紧,可对层门进行横向限位,可保证电梯层门在受到猛烈撞击或门板变形较大时,层门不脱离电梯门套立柱而保持原位置,进而提高电梯安全性。所述的地坎防脱钩为凹形防脱钩,所述凹形防脱钩的左右侧板上端分别垂直向外侧延伸有第一横钩和第二横钩,所述凹形防脱钩的底板面上开设有两个螺栓孔,所述门板防脱钩通过螺栓与所述螺栓孔配合而固定于地坎上。所述的门板防脱钩为L型防脱钩,所述左层门的L型防脱钩下端的左横钩向右延伸,右层门的L型防脱钩下端的右横钩向左延伸,所述左横钩和右横钩通过分别插入第一横钩和第二横钩下方,使左层门和右层门的门板防脱钩与地坎防脱钩配合锁紧,从而对层门进行纵向限位,可保证电梯层门在受到猛烈撞击或门板变形较大时,层门不脱离层门地坎上移,进一步提高电梯安全性。所述的侧边防脱钩和门板防脱钩均采用不锈钢制作,强度高,抗撞击性能强。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侧边防脱钩钩住电梯门套立柱,可对层门进行横向限位,保证电梯层门在受到猛烈撞击或门板变形较大时,层门不脱离电梯门套立柱后移;通过门板防脱钩与地坎防脱钩的配合锁紧,可保证电梯层门在受到猛烈撞击或门板变形较大时,层门不脱离层门地坎上移,从而通过侧边防脱钩与门套立柱的配合锁紧及门板防脱钩与地坎防脱钩的配合锁紧,全方位防止层门在撞击时发生位移,提高电梯安全性,同时各锁紧装置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方便,各锁紧装置之间的配合巧妙牢固,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右层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地坎防脱钩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层门地坎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门板防脱钩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门板防脱钩与地坎防脱钩配合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侧边防脱钩与门套立柱配合示意图。其中的附图标记为:层门1、层门地坎2、左层门3、右层门4、层门板5、加强筋6、侧边防脱钩7、门板防脱钩8、左横钩8-1、右横钩8-2、地坎9、地坎防脱钩10、第一横钩10-1、第二横钩10-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4所示,一种防脱型电梯层门结构,包括层门1和层门地坎2,层门1由左右对称分布的左层门3和右层门4组成,左层门3和右层门4结构相同,均包括层门板5、加强筋6、侧边防脱钩7和门板防脱钩8,其中,侧边防脱钩7安装于层门板5的一侧边,可钩住电梯门套立柱,门板防脱钩8安装于层门板5的下边,层门地坎2包括地坎9和地坎防脱钩10,通过左层门3和右层门4的门板防脱钩8与地坎防脱钩10配合锁紧,层门1稳固钩在层门地坎2上。如图2所示,所述的加强筋6纵向焊接于层门板5的中部,可增强层门板5的强度和刚性,减轻猛烈撞击下层门板5变形。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的侧边防脱钩7通过螺栓分别固定安装于左层门3的左侧边和右层门4的右侧边,左层门3和右层门4上安装的侧边防脱钩7的数量为三个或多个,各侧边防脱钩7纵向等间距分布。进一步地,所述的侧边防脱钩7通过与电梯门套立柱配合锁紧,可对层门1进行横向限位,可保证电梯层门在受到猛烈撞击或门板变形较大时,层门1不脱离电梯门套立柱,进而提高电梯安全性。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的地坎防脱钩10为凹形防脱钩,所述凹形防脱钩的左右侧板上端分别垂直向外侧延伸有第一横钩10-1和第二横钩10-2,所述凹形防脱钩的底板面上开设有两个螺栓孔,所述门板防脱钩8通过螺栓与所述螺栓孔配合而固定于地坎9上。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的门板防脱钩8为L型防脱钩,所述左层门3的L型防脱钩下端的左横钩8-1向右延伸,右层门4的L型防脱钩下端的右横钩8-2向左延伸,所述左横钩8-1和右横钩8-2通过分别插入第一横钩10-1和第二横钩10-2下方,使左层门3和右层门4的门板防脱钩8与地坎防脱钩10配合锁紧,从而对层门1进行纵向限位,可保证电梯层门在受到猛烈撞击或门板变形较大时,层门1不脱离层门地坎2上移,从而层门1的侧边和下边均被钩住,实现横纵向均限位,在电梯层门受到撞击时也能保持在原位置,全方位提高电梯安全性。所述的侧边防脱钩7和门板防脱钩8均采用不锈钢制作,强度高,抗撞击性能强。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脱型电梯层门结构,包括层门(1)和层门地坎(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层门(1)由左右对称分布的左层门(3)和右层门(4)组成,所述的左层门(3)和右层门(4)结构相同,均包括层门板(5)、加强筋(6)、侧边防脱钩(7)和门板防脱钩(8),其中,所述的侧边防脱钩(7)安装于层门板(5)的一侧边,可钩住电梯门套立柱,所述的门板防脱钩(8)安装于层门板(5)的下边,所述的层门地坎(2)包括地坎(9)和地坎防脱钩(10),通过左层门(3)和右层门(4)的门板防脱钩(8)与所述地坎防脱钩(10)配合锁紧,所述层门(1)稳固钩在层门地坎(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脱型电梯层门结构,包括层门(1)和层门地坎(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层门(1)由左右对称分布的左层门(3)和右层门(4)组成,所述的左层门(3)和右层门(4)结构相同,均包括层门板(5)、加强筋(6)、侧边防脱钩(7)和门板防脱钩(8),其中,所述的侧边防脱钩(7)安装于层门板(5)的一侧边,可钩住电梯门套立柱,所述的门板防脱钩(8)安装于层门板(5)的下边,所述的层门地坎(2)包括地坎(9)和地坎防脱钩(10),通过左层门(3)和右层门(4)的门板防脱钩(8)与所述地坎防脱钩(10)配合锁紧,所述层门(1)稳固钩在层门地坎(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型电梯层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筋(6)纵向焊接于层门板(5)的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型电梯层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边防脱钩(7)通过螺栓分别固定安装于左层门(3)的左侧边和右层门(4)的右侧边,左层门(3)和右层门(4)上安装的侧边防脱钩(7)的数量为三个或多个,各侧边防脱钩(7)纵向等间距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坤朱琳昊郑尧徐旭洋江旭
申请(专利权)人: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