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3D打印成形平台的带式传动机构及其打印机
本技术涉及3D打印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3D打印成形平台的带式传动机构及其3D打印机。
技术介绍
近年来,3D打印应用广泛,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尤其是对一些制造企业来讲,他们需要用3D打印来制造一些传统工艺较难制造出来的零部件。但是,这些零部件面向市场,必须实现量产,而目前3D打印产率比较低下,很难实现规模化生产,其主要原因之一是3D打印成本拆卸麻烦。每个3D打印模型成型后,都需要人工将3D打印模型从底板上拆卸下来。同时,模型与3D打印机底板粘合程度高,不易拆卸,因此从底板上将模型拆卸出来时耗时耗力,并不利于成形规模化生产,所以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因此,现有技术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3D打印成形平台的带式传动机构。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上述皮带的打印机。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用于3D打印成形平台的带式传动机构,该带式传动机构主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3D打印成形平台的带式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座、主动滚轴、从动滚轴、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同步带、以及输送带;所述主动滚轴和从动滚轴分别位于打印工位的前后侧,其两端分别与轴承座连接;所述轴承座固定设置在打印机的底板上;所述输送带安装在主动滚轴和从动滚轴上,由主动滚轴驱动其转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均安装在底板背面,通过同步带分别与主动滚轴的两端传动连接;/n所述输送带采用三层不同材料复合而成,包括由外而内依次设置的软质塑料层、金属网状层、以及硅胶层;所述软质塑料层、金属网状层和硅胶层之间通过粘合剂互相粘黏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3D打印成形平台的带式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座、主动滚轴、从动滚轴、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同步带、以及输送带;所述主动滚轴和从动滚轴分别位于打印工位的前后侧,其两端分别与轴承座连接;所述轴承座固定设置在打印机的底板上;所述输送带安装在主动滚轴和从动滚轴上,由主动滚轴驱动其转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均安装在底板背面,通过同步带分别与主动滚轴的两端传动连接;
所述输送带采用三层不同材料复合而成,包括由外而内依次设置的软质塑料层、金属网状层、以及硅胶层;所述软质塑料层、金属网状层和硅胶层之间通过粘合剂互相粘黏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3D打印成形平台的带式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宽度设为250毫米至260毫米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3D打印成形平台的带式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网状层采用铜网材料制作而成,其厚度占输送带厚度的十分之一,其网孔形状采用圆形、菱形或三角形中的任意一种,其孔状直径最大不超过1.8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3D打印成形平台的带式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内侧边缘还设有提高运动精度的同步齿;所述同步齿固定安装在输送带内侧,环绕输送带侧面一圈设置;所述主动滚轴上设有与同步齿连接的同步齿轮;所述同步齿轮安装在输送带内。
5.设有3D打印成型平台的带式传动机构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打印机本体、以及安装在打印机本体内的打印平台、X轴传动机构、Z轴传动机构、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传动机构、喷头装置、控制器、显示屏和电源模块;所述打印机本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设置在打印机底部;所述带式传动机构位安装在底板上,可沿Y轴方向移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昌,陈良鹏,黄志滨,冯俊华,
申请(专利权)人:李伟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