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碎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2167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茶叶碎块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阵列分布的固定板,固定板之间设有镜像分布的挡板,固定板下端设有阵列分布的底脚,固定板上均设有轴承孔,轴承孔内分别设有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上均设有阵列分布的定位孔,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之间设有轴向阵列分布的碎块杆,碎块杆两端均固定在定位孔内,第一转盘上设有连接销孔,固定板一侧设有伺服电机支撑块,伺服电机支撑块上设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上设有驱动杆,驱动杆插入连接销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便于操作与维修维护,解块杆解块不会彻底破坏茶叶,有效的减少了茶叶的浪费,提高了解块茶叶的完整度。

A tea fragme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碎块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茶叶生产领域,具体是一种茶叶碎块装置。
技术介绍
茶叶在中国有悠久的饮用历史,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饮茶始于中国。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现在的茶叶生产多使用机械加工的方式进行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在进行包装销售到饮茶者手中。茶叶揉捻等工序会使茶叶结块,这时就需要将结块的茶叶解块,经常为了保证茶叶的完整性,人工进行解块,这样的解块效率低,增加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运用打散原理的解块机,又容易将茶叶破坏,完整性不够,针对这种情况,现提出一种茶叶碎块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碎块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便于操作与维修维护,解块杆解块不会彻底破坏茶叶,有效的减少了茶叶的浪费,提高了解块茶叶的完整度。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茶叶碎块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阵列分布的固定板,固定板之间设有镜像分布的挡板,固定板下端设有阵列分布的底脚,固定板上均设有轴承孔,轴承孔内分别设有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上均设有阵列分布的定位孔,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之间设有轴向阵列分布的碎块杆,碎块杆两端均固定在定位孔内,第一转盘上设有连接销孔,固定板一侧设有伺服电机支撑块,伺服电机支撑块上设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上设有驱动杆,驱动杆插入连接销孔。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与挡板上端共同设有卡槽,卡槽内设有进料通道,进料通道下端设有与卡槽配合的卡块,进料通道上设有喇叭口扩板,卡块上端设有斜坡。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与挡板下端共同设有出料口。进一步地,所述伺服电机支撑块下端设有阵列分布的支撑柱,支撑柱下端共同设有固定底板,固定底板固定在底板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便于操作与维修维护,较于人工解块效率高,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2、本技术解块杆解块不会彻底破坏茶叶,有效的减少了茶叶的浪费,提高了解块茶叶的完整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茶叶碎块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茶叶碎块装置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茶叶碎块装置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一种茶叶碎块装置,包括底板1,如图1、图2所示,底板1上设有阵列分布的固定板2,固定板2之间设有镜像分布的挡板23,固定板2下端设有阵列分布的底脚21,固定板2上均设有轴承孔22,轴承孔22内分别设有第一转盘3与第二转盘31,第一转盘3与第二转盘31上均设有阵列分布的定位孔32,第一转盘3与第二转盘31之间设有轴向阵列分布的碎块杆33,碎块杆33两端均固定在定位孔32内,第一转盘3上设有连接销孔34,固定板2一侧设有伺服电机支撑块42,伺服电机支撑块42上设有伺服电机4,伺服电机4上设有驱动杆41,驱动杆41插入连接销孔34。固定板2与挡板23上端共同设有卡槽24,如图1、图3所示,卡槽24内设有进料通道25,进料通道25下端设有与卡槽24配合的卡块26,进料通道25上设有喇叭口扩板27,卡块26上端设有斜坡28。固定板2与挡板23下端共同设有出料口29。伺服电机支撑块42下端设有阵列分布的支撑柱43,如图1所示,支撑柱43下端共同设有固定底板44,固定底板44固定在底板1上。使用时,将需要解块的茶叶放入进料通道25内,茶叶掉入固定板2与挡板23之间,启动伺服电机4,驱动杆41带动第一转盘3与第二转盘31在轴承孔22内转动,茶叶经过碎块杆33,碎块杆33旋转不断接触茶叶,进行打碎,可将未解块的茶叶再次加入进料通道25进行多次解块。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叶碎块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设有阵列分布的固定板(2),固定板(2)之间设有镜像分布的挡板(23),固定板(2)下端设有阵列分布的底脚(21),固定板(2)上均设有轴承孔(22),轴承孔(22)内分别设有第一转盘(3)与第二转盘(31),第一转盘(3)与第二转盘(31)上均设有阵列分布的定位孔(32),第一转盘(3)与第二转盘(31)之间设有轴向阵列分布的碎块杆(33),碎块杆(33)两端均固定在定位孔(32)内,第一转盘(3)上设有连接销孔(34),固定板(2)一侧设有伺服电机支撑块(42),伺服电机支撑块(42)上设有伺服电机(4),伺服电机(4)上设有驱动杆(41),驱动杆(41)插入连接销孔(3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碎块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设有阵列分布的固定板(2),固定板(2)之间设有镜像分布的挡板(23),固定板(2)下端设有阵列分布的底脚(21),固定板(2)上均设有轴承孔(22),轴承孔(22)内分别设有第一转盘(3)与第二转盘(31),第一转盘(3)与第二转盘(31)上均设有阵列分布的定位孔(32),第一转盘(3)与第二转盘(31)之间设有轴向阵列分布的碎块杆(33),碎块杆(33)两端均固定在定位孔(32)内,第一转盘(3)上设有连接销孔(34),固定板(2)一侧设有伺服电机支撑块(42),伺服电机支撑块(42)上设有伺服电机(4),伺服电机(4)上设有驱动杆(41),驱动杆(41)插入连接销孔(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正南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水工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