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质沉淀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2090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杂质沉淀缸,包括沉淀缸体、进水管道、出水管道、支撑脚和反冲阀,所述沉淀缸体底部的拐角位置处皆安装有三组支撑脚,所述沉淀缸体底部的一端安装有排污管道,所述沉淀缸体表面的中心位置处镶嵌有透明窗,所述沉淀缸体顶部的外侧壁上固定有进水管道,所述沉淀缸体远离进水管道的一侧固定有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位于沉淀缸体外部的一端通过连接管设置有气囊,所述出水管道位于沉淀缸体内部的一端连接有输水软管,输水软管的底端固定有浮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实现了沉淀缸沉淀后的分层取液功能,实现了沉淀缸使用后的反冲清洗功能,而且避免了沉淀缸后续进水时发生内部的混合浑浊现象。

Impurity settling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杂质沉淀缸
本技术涉及沉淀缸
,具体为杂质沉淀缸。
技术介绍
沉淀是发生化学反应时生成了不溶于反应物所在溶液的物质,沉淀作用表示一个新的凝结相的形成过程,或由于加入沉淀剂使某些离子成为难溶化合物而沉积的过程,通常在杂质沉淀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杂质沉淀缸,目前,一般的杂质沉淀缸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无法实现沉淀后液体的分层取液功能,还有些杂质沉淀缸在使用的后未设置反冲清洗功能,从而大大的增加了杂质沉淀缸清洗时的劳动强度,甚至有些杂质沉淀缸在后续进水时容易发生内部的混合浑浊现象,从而大大的延长了杂质沉淀缸的杂质沉淀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杂质沉淀缸,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杂质沉淀缸,包括沉淀缸体、进水管道、出水管道、支撑脚和反冲阀,所述沉淀缸体底部的拐角位置处皆安装有三组支撑脚,且相邻支撑脚之间的夹角为一百二十度,所述沉淀缸体底部的一端安装有排污管道,且排污管道的一端延伸至沉淀缸体的内部,所述沉淀缸体表面的中心位置处镶嵌有透明窗,且透明窗上方的沉淀缸体顶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杂质沉淀缸,包括沉淀缸体(1)、进水管道(3)、出水管道(6)、支撑脚(10)和反冲阀(15),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缸体(1)底部的拐角位置处皆安装有三组支撑脚(10),且相邻支撑脚(10)之间的夹角为一百二十度,所述沉淀缸体(1)底部的一端安装有排污管道(12),且排污管道(12)的一端延伸至沉淀缸体(1)的内部,所述沉淀缸体(1)表面的中心位置处镶嵌有透明窗(2),且透明窗(2)上方的沉淀缸体(1)顶端设置有顶盖(5),所述沉淀缸体(1)顶部的外侧壁上固定有进水管道(3),且进水管道(3)的一端穿过沉淀缸体(1)的内部并紧贴沉淀缸体(1)的内侧延伸至沉淀缸体(1)的底部,所述沉淀缸体(...

【技术特征摘要】
1.杂质沉淀缸,包括沉淀缸体(1)、进水管道(3)、出水管道(6)、支撑脚(10)和反冲阀(15),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缸体(1)底部的拐角位置处皆安装有三组支撑脚(10),且相邻支撑脚(10)之间的夹角为一百二十度,所述沉淀缸体(1)底部的一端安装有排污管道(12),且排污管道(12)的一端延伸至沉淀缸体(1)的内部,所述沉淀缸体(1)表面的中心位置处镶嵌有透明窗(2),且透明窗(2)上方的沉淀缸体(1)顶端设置有顶盖(5),所述沉淀缸体(1)顶部的外侧壁上固定有进水管道(3),且进水管道(3)的一端穿过沉淀缸体(1)的内部并紧贴沉淀缸体(1)的内侧延伸至沉淀缸体(1)的底部,所述沉淀缸体(1)远离进水管道(3)的一侧固定有出水管道(6),且出水管道(6)的一端延伸至沉淀缸体(1)的内部,所述出水管道(6)位于沉淀缸体(1)外部的一端通过连接管设置有气囊(7),且气囊(7)表面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进气口(8),所述出水管道(6)位于沉淀缸体(1)内部的一端连接有输水软管(13),输水软管(13)的底端固定有浮球(14),且浮球(14)与输水软管(13)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质沉淀缸,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方
申请(专利权)人:池州方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