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踩肩动作训练器及舞龙训练专用凳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20736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踩肩动作训练器及舞龙训练专用凳子,包括用于固定腿部的辅助固定结构和用于模拟肩膀形状的模拟结构,所述辅助固定结构可转动地固定于第一固定件,所述模拟结构固定连接于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之间保持恒定距离;所述辅助固定结构至少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固定部;所述模拟结构至少包括带有弧面的模拟部,所述模拟部至少在两个相对的面设有2个弧面,所述的2个弧面分别用于模拟肩膀的弧度,以及用于模拟肩膀的晃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利于训练者掌握人体肩膀的运动逻辑,增强训练者的身体协调能力。

A shoulder stepping movement training device and a special stool for dragon dance trai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踩肩动作训练器及舞龙训练专用凳子
本技术属于体育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踩肩动作训练器及舞龙训练专用凳子。
技术介绍
在竞技舞龙中,踩肩膀上身的动作一般作为间接动作出现,其作用不言而喻,具有相当高的使用频率,通常使用这种动作能够获得比较高的分数,因此其广泛出现于各种舞龙比赛中。这种动作的传统训练方式一般直接使用人进行训练,而个人进行训练时一般是没有办法进行训练的。专利技术人认为,之所以个人没办法进行训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肩膀的动作难以模仿,肩膀具有一定的弧度,在运动时时候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同时人的两个肩膀是分别独立控制的,更增大了这种不确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对于踩肩动作缺少专用的模拟训练装置,一方面,提供一种踩肩动作训练器,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舞龙训练专用凳子。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下述技术方案:首先,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踩肩动作训练器,包括用于固定腿部的辅助固定结构和用于模拟肩膀形状的模拟结构,所述辅助固定结构可转动地固定于第一固定件,所述模拟结构固定连接于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之间保持恒定距离;所述辅助固定结构至少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固定部,通过转动所述辅助固定结构能够实现对于双腿的辅助固定;所述模拟结构至少包括带有弧面的模拟部,所述模拟部至少在两个相对的面设有2个弧面,所述的2个弧面分别用于模拟肩膀的弧度,以及用于模拟肩膀的晃动。本技术的实施方法是,训练者的小腿进入辅助固定结构,并且转动辅助固定结构将小腿固定;训练者的双足足底踩踏在模拟部的弧面,并调整自身重心适应这种弧面。其次,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舞龙训练专用凳子,包括所述的踩肩动作训练器和折叠部,所述踩肩动作训练器能够设于所述折叠部之上;所述折叠部的高度可调。通过调整折叠部的高度,能够进一步模拟人体肩膀的情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根据传统的踩肩动作进行具体的设计,通过辅助固定件模拟位于底侧的人的手臂,通过带有弧形面的模拟部模拟位于底侧的人的肩膀,还通过模拟部的具体设置模拟人体肩膀的抖动,在训练的过程中能够模拟人体肩膀的抖动情况,有利于训练者掌握人体肩膀的运动逻辑,增强训练者的身体协调能力。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了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实施例1立视图,图2是实施例1中辅助固定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2中使用状态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2中非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1、第一底板,11、第一U形凹槽,2、模拟部,21、长条,22、圆弧状突起,3、第二底板,31、第三U形凹槽,4、支柱,5、升降平台的顶面,6、剪叉式支架,7、升降平台的底面,71、突触,8、液压缸,9、辅助固定结构,91、第二侧第一弧形件,92、第一侧第一弧形件,93、第一侧第一支架,94、第二侧第一支架,95、转轴,96、第一侧第二支架,97、第二侧第二支架,98、第一侧第二弧形件,99、第二侧第二弧形件。具体实施方式一种踩肩动作训练器,包括用于固定腿部的辅助固定结构和用于模拟肩膀形状的模拟结构,所述辅助固定结构可转动地固定于第一固定件,所述模拟结构固定连接于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之间保持恒定距离;所述辅助固定结构至少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固定部;所述模拟结构至少包括带有弧面的模拟部,所述模拟部至少在两个相对的面设有2个弧面,所述的2个弧面分别用于模拟肩膀的弧度,以及用于模拟肩膀的晃动。进一步,所述辅助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弧形件以及连接于第一弧形件的第一支架,还包括第二弧形件和连接于第二弧形件的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一弧形件包括连接于第一支架的第一侧第一弧形件和连接第一侧第一弧形件的第二侧第一弧形件,所述第二弧形件包括连接于第二支架的第一侧第二弧形件和连接第一侧第二弧形件的第二侧第二弧形件。进一步,所述模拟部截面呈弓形,所述模拟部设有第一弧形面,所述模拟部底部设有圆弧状突起。进一步,所述圆弧状突起与所述第二固定件相抵,所述第二固定件设有用于限制圆弧状突起移动范围的环形突起。进一步,所述第一弧形面连接截面呈弓形的长条,所述长条设有第二弧形面,所述长条的第二弧形面弧度小于所述模拟部的第一弧形面的弧度。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件呈板状,所述第一固定件的底面连接所述辅助固定结构,所述辅助固定结构能够绕其几何中心转动;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分别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与辅助固定结构部分重合。进一步,所述第二固定件呈板状,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两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固定连接于第二固定件的模拟结构错位设置。一种舞龙训练专用凳子,包括所述的踩肩动作训练器,还包括折叠部,所述踩肩动作训练器能够设于所述折叠部之上;所述折叠部的高度可调。进一步,所述折叠部包括一液压升降平台。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述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需要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中的方位用词是根据附图和实际使用习惯进行描述的。实施例1请参考图1和图4,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踩肩动作训练器,包括用于固定腿部的辅助固定结构9和用于模拟肩膀形状的模拟结构,所述辅助固定结构9和模拟结构固定于一非封闭的支架内,所述支架包括第一底板1、第二底板3和固定第一底板1和第二底板3位置的支柱4,所述第一底板1和第二底板3通过所述支柱4连接,所述支柱4设有4个,所述第一底板1和第二底板3外部轮廓一致,均呈矩形,4个支柱4分别连接第一底板1和第二底板3对应的四个直角部分;所述辅助固定结构9通过一转轴95可转动地固定于第一底板1,所述模拟结构固定连接于第二底板3。训练者的小腿进入辅助固定结构9,并且转动辅助固定结构9将小腿固定;训练者的双足足底踩踏在模拟部2,并调整自身重心适应模拟部2。请参考图2,所述辅助固定结构9包括第一弧形件以及连接于第一弧形件的第一支架,还包括第二弧形件和连接于第二弧形件的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连接。所述第一弧形件包括连接于第一支架的第一侧第一弧形件92和连接第一侧第一弧形件92的第二侧第一弧形件91,所述第二弧形件包括连接于第二支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踩肩动作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腿部的辅助固定结构和用于模拟肩膀形状的模拟结构,所述辅助固定结构可转动地固定于第一固定件,所述模拟结构固定连接于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之间保持恒定距离;所述辅助固定结构至少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固定部;所述模拟结构至少包括带有弧面的模拟部,所述模拟部至少在两个相对的面设有2个弧面,所述的2个弧面分别用于模拟肩膀的弧度,以及用于模拟肩膀的晃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踩肩动作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腿部的辅助固定结构和用于模拟肩膀形状的模拟结构,所述辅助固定结构可转动地固定于第一固定件,所述模拟结构固定连接于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之间保持恒定距离;所述辅助固定结构至少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固定部;所述模拟结构至少包括带有弧面的模拟部,所述模拟部至少在两个相对的面设有2个弧面,所述的2个弧面分别用于模拟肩膀的弧度,以及用于模拟肩膀的晃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踩肩动作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弧形件以及连接于第一弧形件的第一支架,还包括第二弧形件和连接于第二弧形件的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踩肩动作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件包括连接于第一支架的第一侧第一弧形件和连接第一侧第一弧形件的第二侧第一弧形件,所述第二弧形件包括连接于第二支架的第一侧第二弧形件和连接第一侧第二弧形件的第二侧第二弧形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踩肩动作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部截面呈弓形,所述模拟部设有第一弧形面,所述模拟部底部设有圆弧状突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踩肩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希诺刘娜娜刘晓屹王海鸥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