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云霞专利>正文

一种呼吸内科用肺活量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2069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呼吸内科用肺活量训练装置,包括呼吸罩、放置架、软管、连接头、放置室一、气囊一、放置室二、气囊二、放置室三、气囊三、放置室四以及气囊四,放置架安装在训练盒右端面上侧,呼吸罩卡装在放置架内部,呼吸罩下端面连接有软管,软管下侧安装有连接头,气囊一安装在放置室一内部,放置室二内部安装有气囊二,放置室三内部安装有气囊三,放置室三右侧设置有放置室四,该设计解决了原有呼吸内科用肺活量训练装置不能根据患者情况调节训练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方便肺活量训练,便于控制训练强度。

A lung capacity training device for respiratory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内科用肺活量训练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呼吸内科用肺活量训练装置,属于医疗器具

技术介绍
肺活量是指在最大吸气后尽力呼气的气量,包括潮气量、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三部分。潮气量是指一次呼吸周期中肺吸入或呼出的气量,在潮气量之外再吸入的最大气量为补吸气量,在潮气量之外再呼出的最大气量为补呼气量,最大呼气后残留在肺内的气量为余气量。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受年龄、性别、身材、呼吸肌强弱及肺和胸廓弹性等因素的影响。一般说,身体越强壮,它就越大。研究表明,它与最大吸氧量存在很高的相关。常用作评价人体素质的指标。现有的呼吸内科用肺活量训练装置不能根据患者情况调节训练量,对于呼吸内科的患者,肺活量的训练有利于其病情的好转,但传统肺活量训练的方式过于简单,并且不能根据病人的自身情况来控制训练的强度,训练效果不直观,现在急需一种呼吸内科用肺活量训练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呼吸内科用肺活量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方便肺活量训练,便于控制训练强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呼吸内科用肺活量训练装置,包括训练盒、提手、训练机构以及观察窗,所述提手固定在训练盒上端面中间位置,所述观察窗设置在训练盒前端面上侧,所述训练机构设置在训练盒内部,所述训练机构包括呼吸罩、放置架、软管、连接头、通孔、放置室一、气囊一、放置室二、气囊二、放置室三、气囊三、放置室四以及气囊四,所述放置架安装在训练盒右端面上侧,所述呼吸罩卡装在放置架内部,所述呼吸罩下端面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下侧安装有连接头,所述通孔开设在训练盒前端面下侧,所述放置室一开设在训练盒内部左侧,所述气囊一安装在放置室一内部,所述放置室二设置在放置室一右侧,所述放置室二内部安装有气囊二,所述放置室二右侧设置有放置室三,所述放置室三内部安装有气囊三,所述放置室三右侧设置有放置室四,所述放置室四内部安装有气囊四。进一步地,所述提手外表面包裹有防滑软胶垫。进一步地,所述通孔内环形侧面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头环形侧面设有外螺纹,且外螺纹与内螺纹相啮合,所述连接头通过螺纹与通孔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气囊四规格大于气囊三,所述气囊三规格大于气囊二,所述气囊二规格大于气囊一。进一步地,所述气囊一、气囊二、气囊三以及气囊四均通过连接管与通孔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通孔设有四组,且四组通孔规格相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呼吸内科用肺活量训练装置,因本技术添加了呼吸罩、放置架、软管、连接头、通孔、放置室一、气囊一、放置室二、气囊二、放置室三、气囊三、放置室四以及气囊四,该设计可根据呼吸内科患者自身情况来调节肺活量的训练强度,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解决了原有呼吸内科用肺活量训练装置不能根据患者情况调节训练量的问题,提高了本技术的训练效果。因通孔内环形侧面设有内螺纹,连接头环形侧面设有外螺纹,且外螺纹与内螺纹相啮合,该设计方便连接头安装在通孔内部,因气囊四规格大于气囊三,气囊三规格大于气囊二,气囊二规格大于气囊一,该设计可根据患者不同身体状态来选择适当的训练量,本技术结构合理,方便肺活量训练,便于控制训练强度。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呼吸内科用肺活量训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呼吸内科用肺活量训练装置中训练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呼吸内科用肺活量训练装置中训练机构的俯视剖面图;图中:1-训练盒、2-提手、3-训练机构、4-观察窗、31-呼吸罩、32-放置架、33-软管、34-连接头、35-通孔、36-放置室一、361-气囊一、37-放置室二、371-气囊二、38-放置室三、381-气囊三、39-放置室四、391-气囊四。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呼吸内科用肺活量训练装置,包括训练盒1、提手2、训练机构3以及观察窗4,提手2固定在训练盒1上端面中间位置,观察窗4设置在训练盒1前端面上侧,训练机构3设置在训练盒1内部。训练机构3包括呼吸罩31、放置架32、软管33、连接头34、通孔35、放置室一36、气囊一361、放置室二37、气囊二371、放置室三38、气囊三381、放置室四39以及气囊四391,放置架32安装在训练盒1右端面上侧,呼吸罩31卡装在放置架32内部,呼吸罩31下端面连接有软管33,软管33下侧安装有连接头34,通孔35开设在训练盒1前端面下侧,放置室一36开设在训练盒1内部左侧,气囊一361安装在放置室一36内部,放置室二37设置在放置室一36右侧,放置室二37内部安装有气囊二371,放置室二37右侧设置有放置室三38,放置室三38内部安装有气囊三381,放置室三38右侧设置有放置室四39,放置室四39内部安装有气囊四391,该设计解决了原有呼吸内科用肺活量训练装置不能根据患者情况调节训练量的问题。提手2外表面包裹有防滑软胶垫,防滑软胶垫增加了提手2的使用舒适度和防滑效果,通孔35内环形侧面设有内螺纹,连接头34环形侧面设有外螺纹,且外螺纹与内螺纹相啮合,连接头34通过螺纹与通孔35相连接,通过螺纹啮合,方便连接头34安装在通孔35内部,气囊四391规格大于气囊三381,气囊三381规格大于气囊二371,气囊二371规格大于气囊一361,可根据患者不同身体状态来选择适当的训练量,气囊一361、气囊二371、气囊三381以及气囊四391均通过连接管与通孔35相连接,通孔35设有四组,且四组通孔35规格相同,方便不同肺活量的训练。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当呼吸内科患者进行肺活量训练时,医护人员从放置架32上取下呼吸罩31,并将呼吸罩31罩设在患者口部,训练盒1内部设置有放置室一36、放置室二37、放置室三38以及放置室四39,且放置室一36、放置室二37、放置室三38以及放置室四39分别设置有气囊一361、气囊二371、气囊三381以及气囊四391,医护人员根据呼吸内科患者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训练强度,因通孔35内环形侧面设有内螺纹,连接头34环形侧面设有外螺纹,且外螺纹与内螺纹相啮合,软管33通过连接头34与通孔35相连接,该设计方便医护人员根据呼吸内科患者自身情况来调节肺活量的训练强度,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呼吸内科用肺活量训练装置,包括训练盒、提手、训练机构以及观察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固定在训练盒上端面中间位置,所述观察窗设置在训练盒前端面上侧,所述训练机构设置在训练盒内部;/n所述训练机构包括呼吸罩、放置架、软管、连接头、通孔、放置室一、气囊一、放置室二、气囊二、放置室三、气囊三、放置室四以及气囊四,所述放置架安装在训练盒右端面上侧,所述呼吸罩卡装在放置架内部,所述呼吸罩下端面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下侧安装有连接头,所述通孔开设在训练盒前端面下侧,所述放置室一开设在训练盒内部左侧,所述气囊一安装在放置室一内部,所述放置室二设置在放置室一右侧,所述放置室二内部安装有气囊二,所述放置室二右侧设置有放置室三,所述放置室三内部安装有气囊三,所述放置室三右侧设置有放置室四,所述放置室四内部安装有气囊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内科用肺活量训练装置,包括训练盒、提手、训练机构以及观察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固定在训练盒上端面中间位置,所述观察窗设置在训练盒前端面上侧,所述训练机构设置在训练盒内部;
所述训练机构包括呼吸罩、放置架、软管、连接头、通孔、放置室一、气囊一、放置室二、气囊二、放置室三、气囊三、放置室四以及气囊四,所述放置架安装在训练盒右端面上侧,所述呼吸罩卡装在放置架内部,所述呼吸罩下端面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下侧安装有连接头,所述通孔开设在训练盒前端面下侧,所述放置室一开设在训练盒内部左侧,所述气囊一安装在放置室一内部,所述放置室二设置在放置室一右侧,所述放置室二内部安装有气囊二,所述放置室二右侧设置有放置室三,所述放置室三内部安装有气囊三,所述放置室三右侧设置有放置室四,所述放置室四内部安装有气囊四。


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云霞
申请(专利权)人:许云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