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2041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雾化器,包括壳体、电子系统和加热体,所述加热体包括平板结构的雾化片以及贴设于雾化片底面的加热膜,所述壳体具有一容置槽,雾化片的外形与容置槽的槽底相适配,并密封铺设于所述容置槽的槽底,容置槽的槽底还镂空形成一让位口,所述加热膜裸露于让位口内,所述电子系统设置在壳体内并电连接所述加热膜;容置槽内设有导热碗杯,雾化片贴合于导热碗杯的底面。平板结构的雾化片形成面加热的结构,加热面积增大,雾化片的热能传递至导热碗杯上,并通过导热碗杯加热雾化液体,热能传递均匀,液体受热雾化均匀,效果更好;且导热碗杯避免了雾化片与液体的直接接触,直接清洗导热碗杯即可,更容易清洁,且结构简单。

A kind of atomiz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雾化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雾化器,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容易清洁的雾化器。
技术介绍
雾化器是使水、盐水、治疗支气管等疾病的药液等液体雾化来生成气溶胶的装置。常规的雾化器一般包括容纳液体的容置槽以及设置在容置槽内的加热体,加热体一般为柱状结构,并凸出于容置槽的底部。如此设置,其缺点是柱状结构的加热体与槽壁之间间隙小,不容易清洗,容易滋养细菌,长期使用对身体健康有害。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容易清洁的雾化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雾化器,包括壳体、电子系统和加热体,所述加热体包括平板结构的雾化片以及贴设于雾化片底面的加热膜,所述壳体具有一容置槽,所述雾化片的外形与容置槽的槽底相适配,并密封铺设于所述容置槽的槽底,所述容置槽的槽底还镂空形成一让位口,所述加热膜裸露于让位口内,所述电子系统设置在壳体内并电连接所述加热膜;所述壳体的容置槽内设有导热碗杯,所述雾化片贴合于所述导热碗杯的底面。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碗杯的外侧壁匹配与所述容置槽的内壁。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碗杯可拆卸安装于壳体的容置槽内。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碗杯和壳体的容置槽分别设有第一安装结构和第二安装结构,所述导热碗杯通过第一安装结构配合于容置槽的第二安装结构而使所述导热碗杯安装于容置槽内。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结构为设置于导热碗杯的外侧壁上的第二卡接头,所述第二安装结构为形成在容置槽的内壁面的“L”形卡槽,该“L”形卡槽包括贯通至雾化座的上端面的第二竖向槽和连接第二竖向槽的第二横向槽,所述第二卡接头自第二竖向槽插入并卡接至第二横向槽。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横向槽的末端设有与第二卡接头相适配的限位槽孔,所述第二横向槽的中部位置设有凸出于第二横向槽的槽底的限位筋,所述第二卡接头在外力的作用下越过限位筋卡入第二横向槽的限位槽孔内。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竖向槽贯通雾化座的上端面的开口为敞开口。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碗杯的材质为铜箔。进一步的,所述雾化片和容置槽的连接结构由灌包一体成型。进一步的,所述雾化片为陶瓷雾化片。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底座、环形连接座以及雾化座,所述底座具有一容置腔,其上方开设有贯穿容置腔的开口,所述容置槽形成于雾化座上,所述雾化座通过环形连接座固定连接于底座的开口处,所述电子系统设置在底座的容置腔内。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开设有散热槽孔。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槽孔设有多个,多个散热槽孔呈环形排布于底座上。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正对散热槽孔的位置还一体成型有阻挡部,所述阻挡部具有一侧向开口。进一步的,所述阻挡部还具有一弧形内壁,且该弧形内壁设置在所述散热槽孔与阻挡部的侧向开口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由下盖和上盖组合而成,下盖和上盖共同围合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开口设置在上盖上,所述散热槽孔设置在下盖上。进一步的,所述雾化座的外侧壁上凹陷设有卡槽。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还设有一开关按钮,所述开关按钮连接所述电子系统。通过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将现有雾化器的柱形结构的加热体替换成本案中平板结构的雾化片,同时增加导热碗杯的结构,导热碗杯盛放待雾化的液体,平板结构的雾化片形成面加热的结构,加热面积增大,雾化片的热能传递至导热碗杯上,并通过导热碗杯加热雾化液体,热能传递均匀,液体受热雾化均匀,雾化效果更好;且导热碗杯避免了雾化片与液体的直接接触,直接清洗导热碗杯即可,更容易清洁;防止雾化片因残留物等污染而导致表面或与其他结构的连接处难以清除。所述容置槽的槽底设置让位口,加热膜通过该让位口实现连接雾化片和电子系统,结构简单、连接方便,设计合理。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实施例一中雾化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实施例一中雾化器的剖视图;图3所示为实施例一中雾化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所示为实施例一中雾化器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图5所示为实施例一中雾化器的隐藏导热碗杯的结构示意图;图6所示为实施例一中雾化器的导热碗杯的结构示意图;图7所示为实施例一中雾化器的下盖的结构示意图;图8所示为实施例一中雾化器的雾化座的结构示意图;图9所示为实施例二中雾化器其中一种具体运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参照图1至图8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雾化器,包括壳体、电子系统(未示出)和加热体,所述加热体包括平板结构的雾化片40以及贴设于雾化片40底面的加热膜(未示出),所述壳体具有一容置槽301,所述雾化片40的外形与容置槽301的槽底相适配,并密封铺设于所述容置槽301的槽底,所述容置槽301的槽底还镂空形成一让位口302,所述加热膜裸露于让位口302内,所述电子系统设置在壳体内并电连接所述加热膜,以控制加热膜加热,加热膜的热量传导至雾化片40,雾化片40再雾化容置槽301内的液体。所述壳体的容置槽301内设有导热碗杯40,所述雾化片40贴合于所述导热碗杯70的底面。将现有雾化器的柱形结构的加热体替换成本案中平板结构的雾化片40,同时增加导热碗杯70的结构,导热碗杯70盛放待雾化的液体,平板结构的雾化片40形成面加热的结构,加热面积增大,雾化片40的热能传递至导热碗杯70上,并通过导热碗杯70加热雾化液体,热能传递均匀,液体受热雾化均匀,雾化效果更好;且导热碗杯70避免了雾化片40与液体的直接接触,防止雾化片40因残留物等污染而导致表面或与其他结构的连接处难以清除,更容易清洁。所述容置槽301的槽底设置让位口302,加热膜通过该让位口302实现连接雾化片40和电子系统,结构简单、连接方便,设计合理。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碗杯的外侧壁匹配与所述容置槽的内壁,实现导热碗杯与容置槽的适配,安装更方便。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碗杯70可拆卸安装于壳体的容置槽301内,实现导热碗杯70的可拆卸安装,能够单独将导热碗杯70拆下清洗,清洗更方便、更干净,完成清洗后可直接安装回去,不影响使用;又或者是,采用多个导热碗杯70进行交替使用,需要清洗时,拆下正在使用的导热碗杯70,然后用一个干净的导热碗杯70进行替换,以实现连续性使用。再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碗杯70和壳体的容置槽301分别设有第一安装结构和第二安装结构,所述导热碗杯70通过第一安装结构配合于容置槽301的第二安装结构而使所述导热碗杯70安装于容置槽301内。,导热碗杯70与容置槽301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雾化器,包括壳体、电子系统和加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体包括平板结构的雾化片以及贴设于雾化片底面的加热膜,所述壳体具有一容置槽,所述雾化片的外形与容置槽的槽底相适配,并密封铺设于所述容置槽的槽底,所述容置槽的槽底还镂空形成一让位口,所述加热膜裸露于让位口内,所述电子系统设置在壳体内并电连接所述加热膜;所述壳体的容置槽内设有导热碗杯,所述雾化片贴合于所述导热碗杯的底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器,包括壳体、电子系统和加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体包括平板结构的雾化片以及贴设于雾化片底面的加热膜,所述壳体具有一容置槽,所述雾化片的外形与容置槽的槽底相适配,并密封铺设于所述容置槽的槽底,所述容置槽的槽底还镂空形成一让位口,所述加热膜裸露于让位口内,所述电子系统设置在壳体内并电连接所述加热膜;所述壳体的容置槽内设有导热碗杯,所述雾化片贴合于所述导热碗杯的底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碗杯的外侧壁匹配与所述容置槽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碗杯可拆卸安装于壳体的容置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碗杯和壳体的容置槽分别设有第一安装结构和第二安装结构,所述导热碗杯通过第一安装结构配合于容置槽的第二安装结构而使所述导热碗杯安装于容置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结构为设置于导热碗杯的外侧壁上的第二卡接头,所述第二安装结构为形成在容置槽的内壁面的“L”形卡槽,该“L”形卡槽包括贯通至雾化座的上端面的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决源周杨高云龙
申请(专利权)人:爱源厦门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