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雄专利>正文

一种心血管内科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2024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心血管内科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箱、引流管、医用负压泵和警报器,引流箱设有可拆卸的密封盖,密封盖上设有压力表、进液口和抽气口,进液口与引流管连接,抽气口连接有真空管,真空管与医用负压泵连接;引流箱的前端面设置有控制机构和第一磁条,控制机构用于使第一磁条上下移动且能固定于某一位置,引流箱的内腔的前侧壁设置有与第一磁条相互吸引的第二磁条,第二磁条上设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引流箱的内腔的液位信息并将信息发送至警报器,引流箱的前端面还设置有横向的刻度条纹。本装置能预设抽液量,并在抽液量达到预设值时提醒医护人员,避免抽液量过多过快引起并发症,影响患者康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血管内科引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心血管内科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下设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引流手术是心血管内科常用的手术之一,现有的引流装置一般包括瓶体和引流管,瓶体上接有进液管和负压装置,用于引流手术或其它疾病引起的腔内积血、积液或分泌物等。在一些心血管疾病的引流过程中,需进行多次间隔引流,特别是在抽取心包积液时,首次抽液量不宜超过100~200ml,重复抽液需控制在300~500ml,如果抽液过快、过多,短期内使大量血液回流入心脏有可能导致肺水肿,而现有的装置不能灵活的预设抽液量,并在抽液量达到预设值时不能及时提醒医护人员关闭引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心血管内科引流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不能灵活的预设抽液量,并在达到抽液量预定值时不能及时提醒医护人员的问题。本技术提供基础方案是:一种心血管内科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箱、引流管、医用负压泵和警报器,所述引流箱上设置有可拆卸的密封盖,密封盖上设置有压力表、进液口和抽气口,所述进液口与引流管连接,所述抽气口连接有真空管,真空管与医用负压泵连接;所述引流箱的前端面设置有控制机构和第一磁条,控制机构用于使第一磁条沿引流箱的前端面上下移动且能固定于某一位置,所述引流箱的内腔的前侧壁设置有与第一磁条相互吸引的第二磁条,第二磁条上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引流箱的内腔的液位信息并将信息发送至警报器,所述引流箱的前端面还设置有横向的刻度条纹。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医护人员将引流管的一端置入穿刺位置,另一端与进液口相连,通过控制机构调整并固定第一磁条的位置,第二磁条在第一磁条的磁力作用下也固定于相对应的位置;开启医用负压泵,抽真空以控制引流速度,当引流量达到第二磁条上的液位传感器所在位置时,液位传感器将此信息发送至报警器,报警器鸣声,提醒医护人员引流量已达到预设值,医护人员及时将本装置关闭。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医护人员忙碌时,本装置通过控制机构调整引流量的预设值,通过医用负压泵调整抽液速度,并在抽液量达到预设值时,触发报警器,使医护人员及时处理后续治疗过程,避免抽液过多过快导致其它并发症产生,保护了患者的健康。进一步,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手柄和轴承支座,轴承支座固定在引流箱的前端面,控制手柄靠近引流箱的端部连接有蜗杆,蜗杆与轴承支座转动连接,蜗杆远离控制手柄的端部的下方啮合有涡轮,所述涡轮蜗杆用于传递动力且具有自锁性,所述涡轮的圆心处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靠近引流箱的端部与引流箱固定连接,所述涡轮齿接有竖直的齿条,所述引流箱的前端面设置有T型滑槽,齿条的后端与T型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磁条固接在齿条远离涡轮的端面。本装置通过扭动控制手柄,涡轮蜗杆和齿轮齿条的结构传递动力,使第一磁条能够上下移动,并带动第二磁条上下移动,涡轮蜗杆的自锁性能使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固定于某一预设引流量位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进一步,所述引流箱的内腔的前侧壁设置有两根竖直的凹槽,两根所述凹槽的槽口相对设置,两根所述凹槽之间滑动连接第二磁条,两根所述凹槽由塑料制成。通过上述设置,减小了第二磁条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使第一磁条控制第二磁条上下移动时更加平滑。进一步,所述引流管和真空管均设置有控制阀和止回阀。通过上述设置,控制阀可以随时控制引流管和真空管的开闭,方便医护人员开闭或中断引流操作;止回阀防止积液或气体回流,保护了患者,避免损坏医用负压泵。进一步,所述引流箱的下端设置有排液口,排液口设置有排液开关,排液口连接有排液管。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在不取下引流箱或者中断引流操作的情况下进行持续排液,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减少了整个引流过程的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进一步,所述引流箱由透明的亚克力板制成。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医护人员直接观察所引流出的血液或积液的情况,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治疗进程做进一步的判断。进一步,所述引流管、真空管和排液管均采用医用PVC软管。通过上述设置,PVC软管透明柔软,方便医护人员观察管路是否堵塞,如堵塞后可通过挤压软管疏通,避免管路堵塞后影响装置的运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心血管内科引流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心血管内科引流装置的俯视剖面图;图3为图2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引流箱1、引流管2、医用负压泵3、警报器4、密封盖5、控制手柄6、蜗杆7、涡轮8、齿条9、T型滑槽10、第一磁条11、凹槽12、第二磁条13、液位传感器14、轴承支座15。实施例基本如图1所示,一种心血管内科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箱1、引流管2、医用负压泵3,引流箱1上设置有可拆卸的密封盖5,密封盖5上设置有压力表、进液口、抽气口和警报器4,进液口与引流管2连接,抽气口连接有真空管,真空管与医用负压泵3连接,引流管2和真空管均设置有控制阀和止回阀,控制阀可以控制引流管2和真空管的开闭,方便医护人员开始、中断或结束引流操作,止回阀防止积液或气体回流,保护患者,避免损坏医用负压泵3。引流箱1的下端设置有排液口,排液口设置有排液开关,排液口连接有排液管,排液管可使医护人员在不取下引流箱1或者中断引流操作的情况下进行持续排液,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缩短了整个引流过程的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引流管2、真空管和排液管均采用医用PVC软管,PVC软管透明且柔度高,方便医护人员观察管路是否堵塞,如堵塞可挤压管路疏堵,避免堵塞影响本装置的运行。参考图2和图3,引流箱1的前端面设置有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包括控制手柄6和轴承支座15,轴承支座15固定在引流箱1的前端面,控制手柄6靠近引流箱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蜗杆7,蜗杆7与轴承支座15转动连接,蜗杆7远离控制手柄6的端部的下方啮合有涡轮8,涡轮8和蜗杆7的结构具有自锁性,涡轮8的圆心处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后端引流箱1固定连接,涡轮8的右端齿接有竖直的齿条9,引流箱1的前端面固接有T型滑槽10,齿条9的后端与T型滑槽10相匹配的滑动连接,齿条9的右端面固接有第一磁条11。所引流箱1的内腔的前侧壁固定粘接有两根竖直的凹槽12,两根凹槽12的槽口相对设置,两根凹槽12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二磁条13,第二磁条13与第一磁条11相互吸引,第二磁条13的后端固接有液位传感器14,引流箱1的前端面还印刻有横向的刻度条纹。引流箱1由透明的亚克力板制成,两根凹槽12由塑料制成。具体工作时,医护人员将引流管2的一端置入穿刺位置,另一端与进液口相连,扭动控制手柄6,控制手柄6带动蜗杆7转动,蜗杆7带动涡轮8转动,涡轮8带动齿条9上下移动,当齿条9移动到所需刻度的位置时,松开控制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血管内科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箱(1)、引流管(2)、医用负压泵(3)和警报器(4),所述引流箱(1)上设置有可拆卸的密封盖(5),密封盖(5)上设置有压力表、进液口和抽气口,所述进液口与引流管(2)连接,所述抽气口连接有真空管,真空管与医用负压泵(3)连接;所述引流箱(1)的前端面设置有控制机构和第一磁条(11),控制机构用于使第一磁条(11)沿引流箱(1)的前端面上下移动且固定于某一位置,所述引流箱(1)的内腔的前侧壁设置有与第一磁条(11)相互吸引的第二磁条(13),第二磁条(13)上设置有液位传感器(14),液位传感器(14)用于检测引流箱(1)的内腔的液位信息并将信息发送至警报器(4),所述引流箱(1)的前端面还设置有横向的刻度条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血管内科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箱(1)、引流管(2)、医用负压泵(3)和警报器(4),所述引流箱(1)上设置有可拆卸的密封盖(5),密封盖(5)上设置有压力表、进液口和抽气口,所述进液口与引流管(2)连接,所述抽气口连接有真空管,真空管与医用负压泵(3)连接;所述引流箱(1)的前端面设置有控制机构和第一磁条(11),控制机构用于使第一磁条(11)沿引流箱(1)的前端面上下移动且固定于某一位置,所述引流箱(1)的内腔的前侧壁设置有与第一磁条(11)相互吸引的第二磁条(13),第二磁条(13)上设置有液位传感器(14),液位传感器(14)用于检测引流箱(1)的内腔的液位信息并将信息发送至警报器(4),所述引流箱(1)的前端面还设置有横向的刻度条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血管内科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手柄(6)和轴承支座(15),轴承支座(15)固定在引流箱(1)的前端面,控制手柄(6)靠近引流箱(1)的端部连接有蜗杆(7),蜗杆(7)与轴承支座(15)转动连接,蜗杆(7)远离控制手柄(6)的端部的下方啮合有涡轮(8),所述涡轮(8)和蜗杆(7)用于传递动力且具有自锁性,所述涡轮(8)的圆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雄
申请(专利权)人:张雄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