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艾灸治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2011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折叠式艾灸治疗器,包括艾灸盒体、放置槽、隔层盒、第一治疗孔、第二治疗孔、放置盘、避让孔、固定插板,该折叠式艾灸治疗器,结构巧妙、安全可靠,首先通过折叠式设计,能够方便临床操作,也便于医护人员携带,其次配合抽拉式放置盘设计,不仅能够对艾灸棒进行很好的固定,此外也方便实现姜灸或盐灸,大大提高临床操作便捷性,拓展了临床的实用性,具备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Folding moxibustion therapeutic apparat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式艾灸治疗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折叠式艾灸治疗器。
技术介绍
艾灸是我国中医传统的针灸治疗法之一,是以燃烧艾条或艾柱以熏蒸穴位的一种治疗方法。用艾绒做成艾柱或艾条,点然后在穴位或者患处熏灸,借助热温性和药物作用,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燥湿驱寒,消肿散结,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目前艾灸盒起到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带、行气活血、消肿止痛和拔毒泄热等功能,在使用时,将点燃的艾灸柱置入盒体内,再将艾灸盒放于人体穴位上端,通过盒体治疗孔的引导,从而对人的身体进行艾灸治疗。根据上述,但是临床目前现有的艾灸盒,普遍操作不方便,且也不便医护人员携带,与此同时,也无法将姜末或盐粒放入来配合进行治疗,制约了临床的推广应用,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折叠式艾灸治疗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折叠式艾灸治疗器,来解决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折叠式艾灸治疗器,包括艾灸盒体、放置槽、隔层盒、第一治疗孔、第二治疗孔、放置盘、避让孔、固定插板,所述的艾灸盒体数量为两件,所述的艾灸盒体之间采用铰链相连,所述的放置槽位于艾灸盒体内部一侧,所述的放置槽为矩形凹槽,所述的隔层盒位于艾灸盒体底部,所述的隔层盒三边与艾灸盒体焊接相连,所述的第一治疗孔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第一治疗孔均匀分布于艾灸盒体内部底端,所述的第一治疗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的第二治疗孔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第二治疗孔均匀分布于隔层盒内部,所述的第二治疗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的放置盘位于放置槽内部,所述的放置盘与放置槽滑动相连,所述的避让孔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避让孔均匀分布于放置盘内部,所述的避让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的固定插板位于放置盘内部左侧,所述的固定插板与放置盘焊接相连。进一步,所述的艾灸盒体内部顶端还设有掌型凹槽。进一步,所述的掌型凹槽内部还均设有排烟孔,所述的排烟孔为通孔。进一步,所述的艾灸盒体一侧还设有把手,所述的把手与艾灸盒体焊接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折叠式艾灸治疗器,首先因艾灸盒体之间采用铰链相连,从而能够方便进行旋转打开或折叠,当医护人员携带时,旋转折叠再握住把手,继而方便携带,当需要治疗使用时,只需旋转打开,当艾灸盒体放置平整后,继而能够方便后续患者的治疗使用,其次使用操作时,医护人员抽拉放置盘,实现放置盘顺着放置槽由艾灸盒体内部滑出,接着将艾灸棒插入到固定插板外壁,因固定插板材质为不锈铁,从而具备良好的强度,方便艾灸棒的插入,然后医护人员推动放置盘,实现放置盘插入到艾灸盒体内部,当艾灸棒燃烧时,第一治疗孔和第二治疗孔可进行艾灸熏疗,与此同时,当患者需要进行姜灸或盐灸时,可将姜末或盐粒放入到放置盘中,当放置盘插入到隔层盒内部后,继而能够配合上端的艾灸棒辅助对患者进行相应治疗,该折叠式艾灸治疗器,结构巧妙、安全可靠,首先通过折叠式设计,能够方便临床操作,也便于医护人员携带,其次配合抽拉式放置盘设计,不仅能够对艾灸棒进行很好的固定,此外也方便实现姜灸或盐灸,大大提高临床操作便捷性,拓展了临床的实用性,具备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同时,掌型凹槽是为了方便患者足部或手部定位放入,排烟孔便于艾灸熏烟溢散。附图说明图1是折叠式艾灸治疗器的打开状态立体图;图2是折叠式艾灸治疗器的仰视立体图;图3是折叠式艾灸治疗器的折叠状态立体图;图4是折叠式艾灸治疗器的俯视图;图5是放置盘部位剖视图;图6是放置槽局部放大图;艾灸盒体1、放置槽2、隔层盒3、第一治疗孔4、第二治疗孔5、放置盘6、避让孔7、固定插板8、掌型凹槽101、排烟孔102、把手103。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折叠式艾灸治疗器,包括艾灸盒体1、放置槽2、隔层盒3、第一治疗孔4、第二治疗孔5、放置盘6、避让孔7、固定插板8,所述的艾灸盒体1数量为两件,所述的艾灸盒体1之间采用铰链相连,所述的放置槽2位于艾灸盒体1内部一侧,所述的放置槽2为矩形凹槽,所述的隔层盒3位于艾灸盒体1底部,所述的隔层盒3三边与艾灸盒体1焊接相连,所述的第一治疗孔4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第一治疗孔4均匀分布于艾灸盒体1内部底端,所述的第一治疗孔4为圆形通孔,所述的第二治疗孔5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第二治疗孔5均匀分布于隔层盒3内部,所述的第二治疗孔5为圆形通孔,所述的放置盘6位于放置槽3内部,所述的放置盘6与放置槽3滑动相连,所述的避让孔7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避让孔7均匀分布于放置盘6内部,所述的避让孔7为圆形通孔,所述的固定插板8位于放置盘6内部左侧,所述的固定插板8与放置盘6焊接相连,所述的艾灸盒体1内部顶端还设有掌型凹槽101,所述的掌型凹槽101内部还均设有排烟孔102,所述的排烟孔102为通孔,所述的艾灸盒体1一侧还设有把手103,所述的把手103与艾灸盒体1焊接相连。该折叠式艾灸治疗器,首先因艾灸盒体1之间采用铰链相连,从而能够方便进行旋转打开或折叠,当医护人员携带时,旋转折叠再握住把手103,继而方便携带,当需要治疗使用时,只需旋转打开,当艾灸盒体1放置平整后,继而能够方便后续患者的治疗使用,其次使用操作时,医护人员抽拉放置盘6,实现放置盘6顺着放置槽2由艾灸盒体1内部滑出,接着将艾灸棒插入到固定插板8外壁,因固定插板8材质为不锈铁,从而具备良好的强度,方便艾灸棒的插入,然后医护人员推动放置盘6,实现放置盘6插入到艾灸盒体1内部,当艾灸棒燃烧时,第一治疗孔4和第二治疗孔5可进行艾灸熏疗,与此同时,当患者需要进行姜灸或盐灸时,可将姜末或盐粒放入到放置盘6中,当放置盘6插入到隔层盒3内部后,继而能够配合上端的艾灸棒辅助对患者进行相应治疗,同时,掌型凹槽101是为了方便患者足部或手部定位放入,排烟孔102便于艾灸熏烟溢散。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折叠式艾灸治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艾灸盒体、放置槽、隔层盒、第一治疗孔、第二治疗孔、放置盘、避让孔、固定插板,所述的艾灸盒体数量为两件,所述的艾灸盒体之间采用铰链相连,所述的放置槽位于艾灸盒体内部一侧,所述的放置槽为矩形凹槽,所述的隔层盒位于艾灸盒体底部,所述的隔层盒三边与艾灸盒体焊接相连,所述的第一治疗孔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第一治疗孔均匀分布于艾灸盒体内部底端,所述的第一治疗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的第二治疗孔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第二治疗孔均匀分布于隔层盒内部,所述的第二治疗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的放置盘位于放置槽内部,所述的放置盘与放置槽滑动相连,所述的避让孔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避让孔均匀分布于放置盘内部,所述的避让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的固定插板位于放置盘内部左侧,所述的固定插板与放置盘焊接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折叠式艾灸治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艾灸盒体、放置槽、隔层盒、第一治疗孔、第二治疗孔、放置盘、避让孔、固定插板,所述的艾灸盒体数量为两件,所述的艾灸盒体之间采用铰链相连,所述的放置槽位于艾灸盒体内部一侧,所述的放置槽为矩形凹槽,所述的隔层盒位于艾灸盒体底部,所述的隔层盒三边与艾灸盒体焊接相连,所述的第一治疗孔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第一治疗孔均匀分布于艾灸盒体内部底端,所述的第一治疗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的第二治疗孔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第二治疗孔均匀分布于隔层盒内部,所述的第二治疗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的放置盘位于放置槽内部,所述的放置盘与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正姐程奕萌李雨泽白健兴汪子尧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