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菌暖宫透气卫生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1981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抑菌暖宫透气卫生巾,包括暖宫透气机构、侧翼和第一粘层,所述暖宫透气机构的前端连接有外层,且外层的前端内部固定有吸收棉芯,所述吸收棉芯的前端表面设置有抑菌剂层,且抑菌剂层的外侧连接有网层,所述侧翼的前端表面均设置有防磨透气机构,且侧翼位于外层的左右两端,所述侧翼的后端表面均设置有第二粘层,所述第一粘层位于外层的后端表面。该抑菌暖宫透气卫生巾,与现有的普通卫生巾相比,可以对使用者进行温经散寒及暖宫止痛,同时也便于对其进行拆卸,使其适用于不同使用者,提高了该卫生巾的适用性,并且可以维持该卫生巾的透气性,也可以减小与使用者皮肤表面的摩擦,提高了该卫生巾使用的舒适度。

A kind of antibacterial warm palace ventilating sanitary napk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抑菌暖宫透气卫生巾
本技术涉及卫生巾
,具体为一种抑菌暖宫透气卫生巾。
技术介绍
卫生巾是一种由棉、不织布、纸浆或以上材质复合物所形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和高分子聚合物复合纸,具有较强的吸收力的物质,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卫生巾也随之不断的改进,同时也越来越多,如纯棉卫生巾、网面卫生巾等。现有的卫生巾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透气性较差,容易对使用者的皮肤造成摩擦损伤,从而降低了该卫生巾使用的舒适度,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卫生巾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菌暖宫透气卫生巾,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一般的卫生巾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透气性较差,容易对使用者的皮肤造成摩擦损伤,从而降低了该卫生巾使用的舒适度,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抑菌暖宫透气卫生巾,包括暖宫透气机构、侧翼和第一粘层,所述暖宫透气机构的前端连接有外层,且外层的前端内部固定有吸收棉芯,所述吸收棉芯的前端表面设置有抑菌剂层,且抑菌剂层的外侧连接有网层,所述侧翼的前端表面均设置有防磨透气机构,且侧翼位于外层的左右两端,所述侧翼的后端表面均设置有第二粘层,所述第一粘层位于外层的后端表面。优选的,所述暖宫透气机构包括暖宫贴、通孔和衔接块,且暖宫贴的底端连接有衔接块,所述暖宫贴的内部设置有通孔。优选的,所述暖宫贴通过衔接块、第二粘层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外层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且通孔贯穿于暖宫贴的内部,并且通孔之间沿竖直方向呈均匀分布状。优选的,所述防磨透气机构包括第一棉层、凸块和第二棉层,且第一棉层位于侧翼的左侧前端表面,所述第二棉层位于侧翼的右侧前端表面,且第一棉层与第二棉层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凸块。优选的,所述第一棉层与第二棉层分别通过凸块构成不规则表面,且第一棉层与第二棉层之间关于网层的中心线对称分布,并且第一棉层、第二棉层分别与侧翼之间构成一体化结构。优选的,所述吸收棉芯通过抑菌剂层与网层之间构成通透结构,且抑菌剂层的中心线与吸收棉芯的中心线之间相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暖宫、衔接块、第二粘层、通孔和外层的设置,可以起到暖宫的作用,使其在使用时,通过暖宫贴内部的活性炭与铁粉之间的组合使用,对使用者进行温经散寒,从而达到暖宫止痛的作用,促进使用者体内的血液循环,同时又可以通过通孔进行透气,使其内外空气流通,以便于卫生巾的使用,同时也可以通过衔接块、第二粘层,对暖宫贴进行拆卸,有利于使用者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使用,从而提高了该卫生巾的适用性;2、本技术通过第一棉层、第二棉层、凸块和侧翼的设置,使得该卫生巾在使用时,对使用者进行保护,减小侧翼与使用者皮肤表面的摩擦,提高该卫生巾使用的舒适度,避免侧翼与使用者直接接触,而对使用者的皮肤表面造成磨损,影响使用者的使用,并且第一棉层与第二棉层可以通过凸块构成的不规则表面,减小与使用者皮肤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该卫生巾的透气度,有利于使用者对该卫生巾的使用;3、本技术通过抑菌剂层、吸收棉芯和网层的设置,使得该卫生巾在使用时,抑菌剂层可以对吸收棉芯与网层进行保护,维持该卫生巾使用的无菌性,抑制使用过程中细菌的入侵,维护女性的健康使用,从而避免细菌进入该卫生巾的内部,对使用者造成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内层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暖宫透气机构;101、暖宫贴;102、通孔;103、衔接块;2、网层;3、侧翼;4、防磨透气机构;401、第一棉层;402、凸块;403、第二棉层;5、吸收棉芯;6、抑菌剂层;7、第一粘层;8、第二粘层;9、外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抑菌暖宫透气卫生巾,包括暖宫透气机构1、侧翼3和第一粘层7,暖宫透气机构1的前端连接有外层9,且外层9的前端内部固定有吸收棉芯5,暖宫透气机构1包括暖宫贴101、通孔102和衔接块103,且暖宫贴101的底端连接有衔接块103,暖宫贴101的内部设置有通孔102,暖宫贴101通过衔接块103、第二粘层8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外层9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且通孔102贯穿于暖宫贴101的内部,并且通孔102之间沿竖直方向呈均匀分布状,可以起到暖宫的作用,使其在使用时,通过暖宫贴101内部的活性炭与铁粉之间的组合使用,对使用者进行温经散寒,从而达到暖宫止痛的作用,促进使用者体内的血液循环,同时又可以通过通孔102进行透气,使其内外空气流通,以便于卫生巾的使用,同时也可以通过衔接块103、第二粘层8,对暖宫贴101进行拆卸,有利于使用者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使用,从而提高了该卫生巾的适用性;吸收棉芯5的前端表面设置有抑菌剂层6,且抑菌剂层6的外侧连接有网层2,吸收棉芯5通过抑菌剂层6与网层2之间构成通透结构,且抑菌剂层6的中心线与吸收棉芯5的中心线之间相重合,使得该卫生巾在使用时,抑菌剂层6可以对吸收棉芯5与网层2进行保护,维持该卫生巾使用的无菌性,抑制使用过程中细菌的入侵,维护女性的健康使用,从而避免细菌进入该卫生巾的内部,对使用者造成影响,侧翼3的前端表面均设置有防磨透气机构4,且侧翼3位于外层9的左右两端;防磨透气机构4包括第一棉层401、凸块402和第二棉层403,且第一棉层401位于侧翼3的左侧前端表面,第二棉层403位于侧翼3的右侧前端表面,且第一棉层401与第二棉层403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凸块402,第一棉层401与第二棉层403分别通过凸块402构成不规则表面,且第一棉层401与第二棉层403之间关于网层2的中心线对称分布,并且第一棉层401、第二棉层403分别与侧翼3之间构成一体化结构,使得该卫生巾在使用时,对使用者进行保护,减小侧翼3与使用者皮肤表面的摩擦,提高该卫生巾使用的舒适度,避免侧翼3与使用者直接接触,而对使用者的皮肤表面造成磨损,影响使用者的使用,并且第一棉层401与第二棉层403可以通过凸块402构成的不规则表面,减小与使用者皮肤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该卫生巾的透气度,有利于使用者对该卫生巾的使用,侧翼3的后端表面均设置有第二粘层8,第一粘层7位于外层9的后端表面。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抑菌暖宫透气卫生巾时,首先,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将暖宫贴101通过衔接块103,与外层9表面的第一粘层7之间的连接,对外层9进行连接固定,以便于该卫生巾在使用时,暖宫贴101对使用者进行温经驱寒、暖宫止痛,之后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抑菌暖宫透气卫生巾,包括暖宫透气机构(1)、侧翼(3)和第一粘层(7),其特征在于:所述暖宫透气机构(1)的前端连接有外层(9),且外层(9)的前端内部固定有吸收棉芯(5),所述吸收棉芯(5)的前端表面设置有抑菌剂层(6),且抑菌剂层(6)的外侧连接有网层(2),所述侧翼(3)的前端表面均设置有防磨透气机构(4),且侧翼(3)位于外层(9)的左右两端,所述侧翼(3)的后端表面均设置有第二粘层(8),所述第一粘层(7)位于外层(9)的后端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抑菌暖宫透气卫生巾,包括暖宫透气机构(1)、侧翼(3)和第一粘层(7),其特征在于:所述暖宫透气机构(1)的前端连接有外层(9),且外层(9)的前端内部固定有吸收棉芯(5),所述吸收棉芯(5)的前端表面设置有抑菌剂层(6),且抑菌剂层(6)的外侧连接有网层(2),所述侧翼(3)的前端表面均设置有防磨透气机构(4),且侧翼(3)位于外层(9)的左右两端,所述侧翼(3)的后端表面均设置有第二粘层(8),所述第一粘层(7)位于外层(9)的后端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菌暖宫透气卫生巾,其特征在于:所述暖宫透气机构(1)包括暖宫贴(101)、通孔(102)和衔接块(103),且暖宫贴(101)的底端连接有衔接块(103),所述暖宫贴(101)的内部设置有通孔(1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抑菌暖宫透气卫生巾,其特征在于:所述暖宫贴(101)通过衔接块(103)、第二粘层(8)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外层(9)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且通孔(102)贯穿于暖宫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平
申请(专利权)人:川田卫生用品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