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普外科护理头部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1974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普外科护理头部降温装置,包括护额,所述护额的前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温度计,所述护额与帽子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帽子本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降温水管,所述降温水管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防护层,所述降温水管的进水端与进水槽连通,所述降温水管的出水端与出水槽连通,所述出水槽与出水软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帽子本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降温箱,所述出水软管的另一端均与固定在降温箱上的进水管连通,所述进水管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进水阀,所述进水管均与第一水泵连通,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口均与输水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控制降温的速度,且降温区域均匀,能够循环降温。

A head cooling device for general surgical nur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普外科护理头部降温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普外科护理头部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外科是研究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临床表现、诊断、预防和治疗的科学,是以手术切除、修补为主要治病手段的专业科室,有时对病人需要进行头部降温的操作,传统的普外科护理头部降温装置存在设计不够智能,无法实时控制降温的速度,降温速度过快过慢对患者都不好,且降温效果不好。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号CN205672125U公开了一种普外科护理头部降温装置,包括温度检测装置、降温头罩和储液罐,所述降温头罩的内部设置有水流降温层,所述水流降温层的内圈设置有按摩层,所述按摩层的内圈设置有紫外线杀菌层,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嵌入安装在降温头罩的内部,且温度检测装置的下方设置有止血带,所述降温头罩的顶部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的右侧设置有输出管,所述输出管的右侧设置有机箱。现有的头部降温装置存在以下不足之处:无法实时控制降温的速度,降温速度过快过慢对患者都不好,且降温效果不好,通常冷水从头部一侧流入从另一侧流出,导致降温的区域不均匀,使得患者感觉不舒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普外科护理头部降温装置,具备能够控制降温的速度、降温区域均匀、能够循环降温的优点,解决了无法控制降温的速度、降温区域不均匀的问题。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普外科护理头部降温装置,包括护额,所述护额的前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温度计,所述护额与帽子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帽子本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降温水管,所述降温水管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防护层,所述帽子本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进水槽与出水槽,所述帽子本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降温箱,所述进水槽均与进水软管连通,所述进水软管远离进水槽的一端均与固定在降温箱上的出水管连通,所述出水管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出水阀,所述出水管均与设置在降温箱内的第一水泵连通,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水口均与输水管连通,所述输水管通过多个固定支架均固定在降温箱的内部,所述输水管的进水端均与第二水泵连通,所述第二水泵的进水口均与进水管连通,所述进水管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进水阀,所述进水阀均与出水软管连通,所述出水软管远离进水管的一端均与出水槽连通。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固定支架的个数为6-8个。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水泵与第一水泵分别固定在降温箱内部底壁的前后两端。进一步的,所述输水管在降温箱内部呈方波状。进一步的,多个所述降温水管的数量为22-26根。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的上方设有固定在降温箱侧壁上的进风扇,所述出水管的上方设有固定在降温箱另一侧壁上的抽风扇。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有进水阀与出水阀,通过控制水循环速度控制降温的速度,避免降温过快或者过慢,同时降温水管内的水流方向不同,使得降温水管内的水流双向流动,保证降温区域均匀,提高降温的效果;2、输水管呈锯齿状,增大了散热面积,在进风扇与抽风扇的作用下,提高降温的效果,通过设有帽子本体,使得患者的头部不与降温水管直接接触,避免对患者造成不适,同时设有温度计,能够对患者头部的温度实时测量。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普外科护理头部降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普外科护理头部降温装置的降温箱的左视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普外科护理头部降温装置的帽子本体的左视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普外科护理头部降温装置的俯视图。图中:1-防护层、2-降温水管、3-帽子本体、4-固定支架、5-护额、6-温度计、7-进水阀、8-降温箱、9-进风扇、10-出水软管、11-抽风扇、12-进水管、13-第二水泵、14-输水管、15-第一水泵、16-出水管、17-出水阀、18-进水槽、19-出水槽、20-进水软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4,一种普外科护理头部降温装置,包括护额5,护额5的前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温度计6,护额5与帽子本体3固定连接,帽子本体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降温水管2,降温水管2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防护层1,帽子本体3的左右两侧均设有进水槽18与出水槽19,帽子本体3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降温箱8,进水槽18均与进水软管20连通,进水软管20远离进水槽18的一端均与固定在降温箱8上的出水管16连通,出水管16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出水阀17,出水管16均与设置在降温箱8内的第一水泵15连通,第一水泵15选用PH-041E型号,第一水泵15的进水口均与输水管14连通,输水管14通过多个固定支架4均固定在降温箱8的内部,输水管14的进水端均与第二水泵13连通,第二水泵13也选用PH-041E型号第二水泵13的进水口均与进水管12连通,进水管12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进水阀7,进水阀7均与出水软管10连通,出水软管10远离进水管12的一端均与出水槽19连通。多个固定支架4的个数为6-8个;第二水泵13与第一水泵15分别固定在降温箱8内部底壁的前后两端;输水管14在降温箱8内部呈方波状;多个降温水管2的数量为22-26根;进水管12的上方设有固定在降温箱8侧壁上的进风扇9,出水管16的上方设有固定在降温箱8另一侧壁上的抽风扇11。使用时,首先接通两个降温箱8所需电源,开启进风扇9与抽风扇11,让患者带上帽子本体3,观察温度计6,并打开第一水泵15与第二水泵13,通过调节进水阀17与出水阀7来控制降温的速度,水流会通过左侧的降温箱8经过左侧的进水软管20进入左侧的进水槽18,随后进入降温水管2,再进入右侧的出水槽19,并通过右侧的出水软管10进入右侧的降温箱8,并通过右侧的出水软管10进入右侧的进水槽18并再次进入降温水管2,水流就这样从左侧降温箱8进入降温水管2流入右侧降温箱8,再从右侧的降温箱8进入降温水管2流入左侧降温箱8,形成水流的“8”字循环,当降温结束,关闭所有电源。本技术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普外科护理头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护额(5),所述护额(5)的前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温度计(6),所述护额(5)与帽子本体(3)固定连接,所述帽子本体(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降温水管(2),所述降温水管(2)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防护层(1),所述帽子本体(3)的左右两侧均设有进水槽(18)与出水槽(19),所述帽子本体(3)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降温箱(8),所述进水槽(18)均与进水软管(20)连通,所述进水软管(20)远离进水槽(18)的一端均与固定在降温箱(8)上的出水管(16)连通,所述出水管(16)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出水阀(17),所述出水管(16)均与设置在降温箱(8)内的第一水泵(15)连通,所述第一水泵(15)的进水口均与输水管(14)连通,所述输水管(14)通过多个固定支架(4)均固定在降温箱(8)的内部,所述输水管(14)的进水端均与第二水泵(13)连通,所述第二水泵(13)的进水口均与进水管(12)连通,所述进水管(12)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进水阀(7),所述进水阀(7)均与出水软管(10)连通,所述出水软管(10)远离进水管(12)的一端均与出水槽(19)连通;所述第二水泵(13)与第一水泵(15)分别固定在降温箱(8)内部底壁的前后两侧;所述进水管(12)的上方设有固定在降温箱(8)侧壁上的进风扇(9),所述出水管(16)的上方设有固定在降温箱(8)另一侧壁上的抽风扇(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普外科护理头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护额(5),所述护额(5)的前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温度计(6),所述护额(5)与帽子本体(3)固定连接,所述帽子本体(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降温水管(2),所述降温水管(2)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防护层(1),所述帽子本体(3)的左右两侧均设有进水槽(18)与出水槽(19),所述帽子本体(3)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降温箱(8),所述进水槽(18)均与进水软管(20)连通,所述进水软管(20)远离进水槽(18)的一端均与固定在降温箱(8)上的出水管(16)连通,所述出水管(16)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出水阀(17),所述出水管(16)均与设置在降温箱(8)内的第一水泵(15)连通,所述第一水泵(15)的进水口均与输水管(14)连通,所述输水管(14)通过多个固定支架(4)均固定在降温箱(8)的内部,所述输水管(14)的进水端均与第二水泵(13)连通,所述第二水泵(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爱玲马春梅
申请(专利权)人:民勤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