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肩锁环绕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肩锁环绕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外伤引起的锁骨骨折、肩锁关节脱位在生活中并不少见。临床上,对于锁骨骨折、肩锁关节脱位的临时固定及手术后的辅助固定,传统方法是用绷带或三角巾通过贴胸固定悬吊患侧上肢的方式实现的,以保持患侧上肢的内收内旋位。使用绷带的不便在于,绷带松紧调节困难,且容易勒伤皮肤;使用三角巾的不便在于,三角巾悬吊的着力点位于颈部,受力面积小,会对颈部造成负担,产生紧束不适感,且佩戴时稳定性差,易变形,容易使骨折移位,为病人带来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旨在提出一种易于固定、佩戴舒适、不易移位的肩锁环绕固定装置。本申请的肩锁环绕固定装置,其包括:肩窝部、第一后侧横向固定带、第二后侧横向固定带、前侧横向固定带、前侧纵向固定带;肩窝部用于包围患侧上肢的肩部;第一后侧横向固定带形成在肩窝部的后侧的下侧,沿患者的背部向患侧相反侧的上肢的腋下部分延伸;前侧横向固定带形成在肩窝部的前侧的下侧,沿患者的胸部向患侧相反侧的上肢的腋下部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肩锁环绕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肩窝部、第一后侧横向固定带、第二后侧横向固定带、前侧横向固定带、前侧纵向固定带;/n肩窝部用于包围患侧上肢的肩部;第一后侧横向固定带形成在肩窝部的后侧的下侧,沿患者的背部向患侧相反侧的上肢的腋下部分延伸;前侧横向固定带形成在肩窝部的前侧的下侧,沿患者的胸部向患侧相反侧的上肢的腋下部分延伸,其端部与第一后侧横向固定带的端部通过第一粘扣固定在一起;前侧纵向固定带向下延伸地形成在前侧横向固定带的下侧,其向上反折后包裹患侧上肢的小臂后,通过第二粘扣与前侧横向固定带固定在一起;第二后侧横向固定带形成在肩窝部的后侧的下侧,绕患者的患侧上肢的大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肩锁环绕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肩窝部、第一后侧横向固定带、第二后侧横向固定带、前侧横向固定带、前侧纵向固定带;
肩窝部用于包围患侧上肢的肩部;第一后侧横向固定带形成在肩窝部的后侧的下侧,沿患者的背部向患侧相反侧的上肢的腋下部分延伸;前侧横向固定带形成在肩窝部的前侧的下侧,沿患者的胸部向患侧相反侧的上肢的腋下部分延伸,其端部与第一后侧横向固定带的端部通过第一粘扣固定在一起;前侧纵向固定带向下延伸地形成在前侧横向固定带的下侧,其向上反折后包裹患侧上肢的小臂后,通过第二粘扣与前侧横向固定带固定在一起;第二后侧横向固定带形成在肩窝部的后侧的下侧,绕患者的患侧上肢的大臂外侧向胸部延伸,其端部通过第三粘扣固定于所述反折的前侧纵向固定带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锁环绕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肘部固定部,其固定在患侧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远,付小洁,孔丹,刘明丽,陈雪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