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自动取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1855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自动取药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药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由若干横向设置的横隔板分隔若干层隔间;每层隔间由若干块竖直设置的竖隔板分隔成若干个储药间,所述储药间包括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右侧壁、底壁和顶壁;所述储药间的上部设有漏斗,所述漏斗与顶壁之间形成用于存放中药的储药层,所述漏斗下端设有出药口,所述出药口设有上设有完全覆盖所述出药口的挡板,所述挡板的右侧设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与挡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电机固定于所述储药间的右侧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发明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自动取药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抓取中药不方便和不卫生的问题。

A kind of automatic drug taking device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自动取药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中药自动取药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医院中药房抓药主要采用传统手段,用小称称量中药材后倒在纸上,再由药房工作人员包装后给病人。在这个抓药过程中存在着如下问题:抓药过程繁琐,费时且操作不方便;称量不够准确,抓药过程中药材的撒落会导致药材分量不足,从而影响药效;抓药过程中,中药材全程暴露在空气中,而且中药材过工作人员接触,发生污染的可能性较大。综上,目前中药房的抓药过程繁琐,中药材难以精确称量且易被污染,且现有技术中缺少能够广泛应用抓取用于自动抓取中药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自动取药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抓取中药不方便和不卫生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药自动取药装置,包括药柜,所述药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由若干横向设置的横隔板分隔若干层隔间;每层隔间由若干块竖直设置的竖隔板分隔成若干个储药间,所述储药间包括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右侧壁、底壁和顶壁;所述储药间的上部设有漏斗,所述漏斗与顶壁之间形成用于存放中药的储药层,所述漏斗下端设有出药口,所述出药口设有上设有完全覆盖所述出药口的挡板,所述挡板的右侧设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与挡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电机固定于所述储药间的右侧壁;所述挡板与所述储药间的底壁之间水平固定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挡板之间形成用于测量中药重量的称重层,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电子秤。进一步的,还包括出药装置,所述出药装置包括出药管道和引风机,所述出药管管道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管道和竖直设置的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前后设置水平设置,所述第一管道的后端与所述称重层的前侧壁连通,所述第一管道前端的下部与所述第二管道的下端连通,所述第二管道下端设有用于绑定袋子的弹力绳,所述袋子通过弹力绳固定于所述第二管道的下端口;所述引风机安装于第一管道的前端,所述引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一管道的前端连通,且引风机的进风口覆盖有滤网,所述引风机的出风口朝向所述第一管道的外侧。进一步的,所述储药层的前侧壁设有进药口,所述进药口处设有进药门。进一步的,所述称重层的前侧壁采用透明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称重层的前侧壁设有取药口,所述取药口上设有取药门。进一步的,各个所述储药间的前壁均设有用于标志中药名称的标签。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将不同中药放置于不同的储药间中的漏斗内,漏斗下端口由挡板覆盖,通过电动推杆控制打开和关闭,能够将中药传递至称重层中,称重层的电子秤能够对中药的重量进行称重,完成对中药的自动称取,该取药操作在密闭环境内进行,取药动作通过电子器件自动完成,因此本技术抓取中药的环境卫生,且操作效率高。2.本技术还包括自动出药装置,通过引风机使称取后的中药从出药管道内吸出到袋子中,方便打包,进一步提高本技术的工作效率。3.由于称重层的前侧壁采用透明材料制成,称重层的前侧壁设有取药口,取药口上设有取药门,使医护人员能够对称重层内的中药分量进行微调。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2是本技术储药间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左视图,图中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附图中,1-横隔板、2-柜体、3-称重层、4-进药门、5-取药门、6-竖杆、7-第一管道、8-引风机、9-第二管道、10-袋子、11-支撑板、12-电子秤、13-漏斗、14-挡板、15-电动推杆、16-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技术的具体实施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3所示,一种中药自动取药装置,包括药柜,药柜包括柜体2,柜体2由若干横向设置的横隔板1分隔若干层隔间;每层隔间由若干块竖直设置的竖隔板6分隔成若干个储药间,储药间包括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右侧壁、底壁和顶壁;储药间的上部设有漏斗13,漏斗13与顶壁之间形成用于存放中药的储药层,漏斗13下端设有出药口,出药口设有上设有完全覆盖出药口的挡板14,挡板14的右侧设有电动推杆15,电动推杆15的伸缩端与挡板14的右侧固定连接,电动推杆15的电机固定于储药间的右侧壁;挡板14与储药间的底壁之间水平固定设置有支撑板11,支撑板11与挡板14之间形成用于测量中药重量的称重层3,支撑板11上设有电子秤12。本技术还包括出药装置,出药装置包括出药管道和引风机8,出药管管道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管道7和竖直设置的第二管道9,第一管道7前后设置水平设置,第一管道7的后端与称重层3的前侧壁连通,第一管道7前端的下部与第二管道9的下端连通,第二管道9下端设有用于绑定袋子10的弹力绳,袋子10通过弹力绳固定于第二管道9的下端口;引风机8安装于第一管道7的前端,引风机8的进风口与第一管道7的前端连通,且引风机8的进风口覆盖有滤网16,引风机8的出风口朝向第一管道7的外侧。储药层的前侧壁设有进药口,进药口处设有进药门5,从而方便对储药层进行添药。称重层3的前侧壁采用透明材料制成,称重层3的前侧壁设有取药口,取药口上设有取药门,当需要对中药的分量进行微调时,可以通过取药门对称重层内的中药分量进行调整,而透明的前侧壁方便对称重层内的情况进行观察。各个储药间的前壁均设有用于标志中药名称的标签,从而方便对不同种类的中药进行区分。本技术还可以增加处理器、输入设备和显示器,处理器为现有单片机,输入设备为电脑,处理器为led显示屏,单片机和led显示屏分别安装在药柜上,单片机分别通过现有电路与电脑、led显示屏、各个储药间的电动推杆15、电子秤12和引风机8连接,通过对单片机输入现有程序,使其能够实现对各个储药层中电子元件的自动控制,同时室led显示器用于显示各种药的名称和对应的重量,输入设备用于输入中药名称和对应的重量。各个储药间的前侧壁均增设指示灯,各个所述指示灯均与单片机连接,当储药间进行自动取药时,指示灯打开。工作过程:当病人去取药时,医护人员输入所取的中药名称和分量,对应的储药间指示灯亮起,电动推杆15推动挡板14开始出药,电子秤12开始对落入的中药进行称量,当中药的重量到达预设值时,挡板14关闭,引风机8启动,将中药由出药管道吸出,完成取药。当中药的重量差距与预设值相差过大,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打开取药门,对中药分量进行手动微调。本技术的结构能够与现有的电子元件配合使用,使其能够完成对中药的自动抓取,从而提高抓取中药的效率和保持抓取中药环境的卫生。上述说明是针对本技术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技术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技术所涵盖专利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自动取药装置,包括药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由若干横向设置的横隔板分隔若干层隔间;每层隔间由若干块竖直设置的竖隔板分隔成若干个储药间,所述储药间包括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右侧壁、底壁和顶壁;/n所述储药间的上部设有漏斗,所述漏斗与顶壁之间形成用于存放中药的储药层,所述漏斗下端设有出药口,所述出药口设有上设有完全覆盖所述出药口的挡板,所述挡板的右侧设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与挡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电机固定于所述储药间的右侧壁;/n所述挡板与所述储药间的底壁之间水平固定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挡板之间形成用于测量中药重量的称重层,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电子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自动取药装置,包括药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由若干横向设置的横隔板分隔若干层隔间;每层隔间由若干块竖直设置的竖隔板分隔成若干个储药间,所述储药间包括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右侧壁、底壁和顶壁;
所述储药间的上部设有漏斗,所述漏斗与顶壁之间形成用于存放中药的储药层,所述漏斗下端设有出药口,所述出药口设有上设有完全覆盖所述出药口的挡板,所述挡板的右侧设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与挡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电机固定于所述储药间的右侧壁;
所述挡板与所述储药间的底壁之间水平固定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挡板之间形成用于测量中药重量的称重层,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电子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自动取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药装置,所述出药装置包括出药管道和引风机,所述出药管管道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管道和竖直设置的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前后设置水平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巍杨妮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