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藏式智能餐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1839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组合床柜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隐藏式智能餐台,一种隐藏式智能餐台,包括柜体及可收纳于柜体的餐台;所述柜体设有用于收纳餐台的收纳腔,所述餐台的下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柜体;还包括用于驱动餐台转动的餐台驱动装置及智能控制系统;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包括用于收发无线信号的无线通信模块及用于控制餐台驱动装置的工作状态的CPU微处理器,无线通信模块与CPU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CPU微处理器与餐台驱动装置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柜体对餐台收纳隐藏,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并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对餐台的收纳和打开进行控制,其控制方便,便有助于推动智能家电的发展。

A kind of hidden intelligent dining 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隐藏式智能餐台
本技术涉及组合床柜
,尤其是指一种隐藏式智能餐台。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餐台,大多数直接安装摆设在家中,不使用餐台时,占用空间,特别对于小户型房屋,导致空间利用率低,不能满足使用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隐藏式智能餐台。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隐藏式智能餐台,包括柜体及可收纳于柜体的餐台;所述柜体设有用于收纳餐台的收纳腔,所述餐台的下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柜体;还包括用于驱动餐台转动的餐台驱动装置及智能控制系统;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包括用于收发无线信号的无线通信模块及用于控制餐台驱动装置的工作状态的CPU微处理器,无线通信模块与CPU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CPU微处理器与餐台驱动装置电连接。其中,所述餐台驱动装置包括传动杆、升降座及用于驱动升降座升降运动的升降驱动机构,所述传动杆的一端与升降座连接,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与餐台的下端连接,所述CPU微处理器与升降驱动机构电连接。其中,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用于滑动安装升降座的导轨、电机及与电机驱动连接的丝杆;所述丝杆与升降座螺纹连接,所述CPU微处理器与电机电连接。其中,隐藏式智能餐台还包括第一气压杆,所述第一气压杆的上端与收纳腔的内侧壁连接,所述第一气压杆的下端与餐台连接。其中,所述收纳腔的内侧壁连接有固定臂,所述第一气压杆的上端与固定臂连接,所述餐台通过轴承与固定臂连接。其中,所述传动杆的一端设置连接孔,所述升降座设置有与连接孔配合连接的连接柱;所述隐藏式智能餐台还包括传动杆与升降座分离的拔杆,所述拔杆中部与柜体铰接,所述拔杆的一端位于传动杆的下方。其中,所述餐台包括台架、设置于台架一面的面板层及设置于台架另一面的外板层。其中,所述餐台还包括与台架的端部铰接的脚板、以及分别与脚板和脚板连接第二气压杆;餐台收纳于收纳腔时,脚板自由端的端部与外板层的端部对接。其中,所述柜体设置有若干储物格及储物箱。其中,所述无线通信模块采用射频通信模块和/或WIFI控制模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一种隐藏式智能餐台,包括柜体及可收纳于柜体的餐台;所述柜体设有用于收纳餐台的收纳腔,所述餐台的下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柜体;还包括用于驱动餐台转动的餐台驱动装置及智能控制系统;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包括用于收发无线信号的无线通信模块及用于控制餐台驱动装置的工作状态的CPU微处理器,无线通信模块与CPU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CPU微处理器与餐台驱动装置电连接。实际应用时,当需要使用餐台时,通过外部无线通信控制器如遥控器、手机APP等发送打开餐台的指令给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将给指令传达给CPU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控制餐台驱动装置运作,餐台驱动装置驱动餐台转动,使餐台从收纳腔中打开;当不需要使用餐台时,通过外部无线通信控制器如遥控器、手机APP等发送收起餐台的指令给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将给指令传达给CPU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控制餐台驱动装置驱动餐台转动,将餐台收纳于收纳腔中。本技术采用柜体对餐台收纳隐藏,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并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对餐台的收纳和打开进行控制,其控制方便,便有助于推动智能家电的发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餐台处于收纳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餐台处于打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餐台处于打开状态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智能控制系统原理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隐藏式智能餐台,包括柜体1及可收纳于柜体1的餐台2;所述柜体1设有用于收纳餐台2的收纳腔3,所述餐台2的下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柜体1;还包括用于驱动餐台2转动的餐台驱动装置4及智能控制系统10;所述智能控制系统10包括用于收发无线信号的无线通信模块5及用于控制餐台驱动装置4的工作状态的CPU微处理器6,无线通信模块5与CPU微处理器6电连接,所述CPU微处理器6与餐台驱动装置4电连接。所述下端指的是餐台2被收纳于收纳腔3状态的下端,如图1所示。实际应用时,当需要使用餐台2时,通过外部无线通信控制器如遥控器、手机APP等发送打开餐台2的指令给无线通信模块5,无线通信模块5将给指令传达给CPU微处理器6,CPU微处理器6控制餐台驱动装置4运作,餐台驱动装置4驱动餐台2转动,使餐台2从收纳腔3中打开;当不需要使用餐台2时,通过外部无线通信控制器如遥控器、手机APP等发送收起餐台2的指令给无线通信模块5,无线通信模块5将给指令传达给CPU微处理器6,CPU微处理器6控制餐台驱动装置4驱动餐台2转动,将餐台2收纳于收纳腔3中。本技术采用柜体1对餐台2收纳隐藏,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并采用智能控制系统10对餐台2的收纳和打开进行控制,其控制方便,便有助于推动智能家电的发展。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无线通信模块采用射频通信模块61和/或WIFI控制模块62。当采用射频通信模块61时,通过射频遥控器发送指令给射频通信模块61,射频通信模块61传达指令给CPU微处理器6,从而使CPU微处理器6控制餐台驱动装置4的工作状态;当采用WIFI控制模块62时,通过手机APP等发送指令给WIFI控制模块62,WIFI控制模块62转达指令给CPU微处理器6,从而使CPU微处理器6控制餐台驱动装置4的工作状态;当然,本无线通信模块可以同时设置射频通信模块61和WIFI控制模块62。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餐台驱动装置4包括传动杆41、升降座42及用于驱动升降座42升降运动的升降驱动机构43,所述传动杆41的一端与升降座42连接,所述传动杆41的另一端与餐台2的下端连接,所述CPU微处理器6与升降驱动机构43电连接。打开餐台2时,升降驱动机构43驱动升降座42带着传动杆41上升,传动杆41拉着餐台2转动,从而将餐台2打开;收纳餐台2时,升降座42带着传动杆41下降,传动杆41抵接餐台2事餐台2转动,从而将餐台2收纳于收纳腔3中。所述升降驱动机构43可以采用采用气缸、同步带机构、电缸等机构均可实现。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43包括用于滑动安装升降座42的导轨40、电机431及与电机431驱动连接的丝杆;所述丝杆与升降座42螺纹连接,所述CPU微处理器6与电机431电连接。所述升降座42可以采用在升降座42设置螺纹孔的结构与丝杆直接螺接;也可以将丝杆与螺母连接,螺母与升降座42连接,即丝杆与升降座42间接的螺纹连接。本实施例中,隐藏式智能餐台还包括第一气压杆7,所述第一气压杆7的上端与收纳腔3的内侧壁连接,所述第一气压杆7的下端与餐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隐藏式智能餐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1)及可收纳于柜体(1)的餐台(2);所述柜体(1)设有用于收纳餐台(2)的收纳腔(3),所述餐台(2)的下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柜体(1);还包括用于驱动餐台(2)转动的餐台驱动装置(4)及智能控制系统(10);所述智能控制系统(10)包括用于收发无线信号的无线通信模块(5)及用于控制餐台驱动装置(4)的工作状态的CPU微处理器(6),无线通信模块(5)与CPU微处理器(6)电连接;所述CPU微处理器(6)与餐台驱动装置(4)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藏式智能餐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1)及可收纳于柜体(1)的餐台(2);所述柜体(1)设有用于收纳餐台(2)的收纳腔(3),所述餐台(2)的下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柜体(1);还包括用于驱动餐台(2)转动的餐台驱动装置(4)及智能控制系统(10);所述智能控制系统(10)包括用于收发无线信号的无线通信模块(5)及用于控制餐台驱动装置(4)的工作状态的CPU微处理器(6),无线通信模块(5)与CPU微处理器(6)电连接;所述CPU微处理器(6)与餐台驱动装置(4)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藏式智能餐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餐台驱动装置(4)包括传动杆(41)、升降座(42)及用于驱动升降座(42)升降运动的升降驱动机构(43),所述传动杆(41)的一端与升降座(42)连接,所述传动杆(41)的另一端与餐台(2)的下端连接,所述CPU微处理器(6)与升降驱动机构(43)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隐藏式智能餐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43)包括用于滑动安装升降座(42)的导轨(40)、电机(431)及与电机(431)驱动连接的丝杆;所述丝杆与升降座(42)螺纹连接,所述CPU微处理器(6)与电机(431)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隐藏式智能餐台,其特征在于:隐藏式智能餐台还包括第一气压杆(7),所述第一气压杆(7)的上端与收纳腔(3)的内侧壁连接,所述第一气压杆(7)的下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开献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和威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