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云成专利>正文

一种鱼竿鱼线连接弹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1747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鱼竿鱼线连接弹簧,包括弹簧本体,所述的弹簧本体的两端均通过连接杆与连接环相连,所述的弹簧本体的中部为大径部,弹簧本体的两端为小径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改变了以往的传统鱼竿和鱼线直接连接,利用弹簧的物理特性,用一支任何普通没有调性的棍棒,加上这个特制弹簧,就会成为一支拥有调性的鱼竿,鱼竿的钓性用该特制弹簧来承担。

A connecting spring of fishing rod and fishing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竿鱼线连接弹簧
本技术涉及钓鱼用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鱼竿鱼线连接弹簧。
技术介绍
现在的鱼竿都是用玻璃钢或者碳纤维材料制成,鱼竿本身的弹性都是利用玻璃钢或者碳纤维材料来实现的,弹性是无法改变的,而且对于鱼竿的材料的选择很有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鱼竿鱼线连接弹簧,结构简单,改变了以往的传统鱼竿和鱼线直接连接,利用弹簧特性,与任何一支棍棒相连就是一支可以钓鱼的鱼竿,增强了鱼竿的使用范围。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鱼竿鱼线连接弹簧,包括弹簧本体,所述的弹簧本体的两端均通过连接杆与连接环相连,所述的弹簧本体的中部为大径部,弹簧本体的两端为小径部。作为一种补充,所述的连接环为双圈锁扣。进一步的,所述的大径部有10圈,小径部有5圈,也可以根据圈数来把握钓性的硬软程度。进一步的,所述的弹簧本体的长度为6cm。特制弹簧挂在任何材质的手柄上(包括金属类、非金属类或者木质等),再与鱼线相连,就会成为一支有钓性的鱼竿。也就是说,特制弹簧成为了钓性的承担者,而非传统意义上的鱼竿本体来承担。有益效果:本技术涉及一种鱼竿鱼线连接弹簧,结构简单,两端通过双圈锁扣来连接钓竿和钓线,改变了以往的传统鱼竿和鱼线直接连接,利用弹簧来代替了传统鱼竿本体才具有的钓性,可以使用在任何杆子上,解放了对鱼竿材料的限制,大大解放了鱼竿所使用特殊材料的局限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使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鱼竿鱼线连接弹簧,包括弹簧本体1,所述的弹簧本体1的两端均通过连接杆2与连接环3相连,所述的弹簧本体1的中部为大径部B,弹簧本体1的两端为小径部A。所述的连接环3为双圈锁扣,方便穿接钓线。所述的大径部B有10圈,小径部A有5圈。所述的弹簧本体1的长度为6cm。本技术结构简单,两端通过双圈锁扣来连接钓竿和钓线,改变了以往的传统鱼竿和鱼线直接连接,利用弹簧特性更好地表达了鱼竿的钓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竿鱼线连接弹簧,包括弹簧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本体(1)的两端均通过连接杆(2)与连接环(3)相连,所述的弹簧本体(1)的中部为大径部(B),弹簧本体(1)的两端为小径部(A)。/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竿鱼线连接弹簧,包括弹簧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本体(1)的两端均通过连接杆(2)与连接环(3)相连,所述的弹簧本体(1)的中部为大径部(B),弹簧本体(1)的两端为小径部(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竿鱼线连接弹簧,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云成
申请(专利权)人:吴云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